68何以魏氏之魏舒方阵

68何以魏氏之魏舒方阵

00:00
13:42

魏绛也不少军功。据《左传》襄公9年(前564年),魏绛与赵武率师斩行禀。10年(前563年),与士鲂戍梧及制。13年(前560年),佐栾魇将下军救寺。18年(前555年),与栾盈以下军克寺。《左传》襄公九年记及率军作战时即有“魏绛多功”之语,可见他在多年率军作战中,战功颇多。可惜因史料阙佚,不能知其指挥军队的详细情形。

魏绛因功改封在安邑(今属山西运城市夏县)。卒后谥为昭子。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即今禹王城。这样魏氏的土地从最初的魏(今芮城县境内),迁到魏悼子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到了魏绛,始居安邑。直到到战国时,魏惠王31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00多年。

太行山区,山峦重叠,道路崎岖,地形险狭。魏舒感到戎狄是是步兵,己方是兵车,在山地作战,兵车机动困难,难以取胜。于是出谋“毁车为行”,把兵车改造为步兵,改车战为步战。即把5乘兵车的甲士(每乘甲士3人,5乘共15人),改变为5人为1伍,共编为3个伍的肩甲步兵,与原有轻装步兵合编,作为战斗的基本单位,使原来以两、伍、专、参、偏为编组的战车阵形,变成以前锋、后卫、左翼、右翼、前拒为编组的互相配合的步战阵形。

魏舒去世后,孙子魏侈魏曼多魏襄子继位为魏氏宗主,并接任下军佐,六卿中的最后一位,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魏氏从此牢牢占据了六卿之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观大潮

    士鞅对待魏舒,那是格局没打开啊

    平说平论 回复 @静观大潮:

  • 少懂LY

    感觉晋国还是蛮讲究老资格的,,谁活得久,家族就有强大的资格

    平说平论 回复 @少懂LY: 所以,现在的中国是是过去的继续,晋楚齐秦等都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

  • 百事不避

    造化弄人,时势造英雄

    平说平论 回复 @百事不避:

  • 少懂LY

    ,终于学会一个历史经验,一个大改革成功之前,必有先行者。如,商鞅变法之前有先例,张居正变法之前有试验,就像这一集的魏纾方阵,就是后来魏武卒的先驱吧。果然,春天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来到,人容易后知后觉。

    平说平论 回复 @少懂LY: 有道理

  • 1x831038m云淡风轻

    谢谢老师🙏

    平说平论 回复 @1x831038m云淡风轻:

  • 游客家

    越贪人家越讨厌你,廉洁奉公的人,才能得到人心。

  • nearyz

    古音,大与太通。 现在韩国语以及某些中国地名“大”仍读“Dae”。 【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

  • nearyz

    所以“大原”即是“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