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惠能作偈众人惊

10. 惠能作偈众人惊

00:00
17:3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耳熟能详的的一首偈语,让六祖成为了六祖,因此有了五祖半夜袈裟遮围口传真法。这首偈语和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听起来同样精彩,为什么说一则见性一则未见性?听完讲师的讲解,顿觉豁然开朗、喜不自禁,一起来体味开悟的真义…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今天,我们就来解释这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先看“菩提本无树”。他这个是对应神秀的偈语而来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他说:“菩提本无树”。这个菩提树,神秀是把它拿来比喻清净的身。那么六祖说,清净的身,没有一定的样子,没有说要建立起一定的什么形象。“树”有树立的意思。真正的清净的身,它不挑境遇,在任何境遇下都可以浅尝到清净。不挑感受,身中任何感受的升起不妨碍它的清净。不挑气机的形态,任何气机怎么转变,能量如何转变,不会妨碍到它的身的清净。在各种外在境遇、内在境遇之下,对它都没有妨碍的。但这一点显然读起来比较容易,但我们的身中感受升起的时候,或者是外在环境改变事件挑战的时候,那我们要保持我们的清净就非常困难。因为这里有很大的误解,菩提不是不能跑不能跳的,不是不能喜不能怒的。


《中庸》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对不对?它一样可以得到菩提的。觉者即使是在抡刀上阵的境遇下,也不失身的本来清净。就是在任何境遇下,身中感受是会变,能量会转变,但觉观它的能量也只是转变,也不代表别的意义。明镜亦非台。现在呢,神秀是把这个明镜台比喻成清净的心,那六祖呢就用“明镜亦非台”来跟这句相对,说:清净的心并非不能思、不能想。若以不思不想为清净者,这个佛家呢,有一个名词,叫作“顽空”,此非本心之智慧所在。当一个佛他发现他的智慧的时候,他是必须思索的,必须思考的。


我们现在的学者,误解了“无念”这两个字的意思,所以多数都堕入“顽空”的陷阱里面。“明镜亦非台”,一尘不染的,一点点念头都没有的,这并非本心的形貌。我们看《六祖坛经》里面的这一小段,他说:“迷人空心静坐。”静坐的时候呢,很多人在静坐的迷失,就是不断地去创造在静坐中,一个念头都没有,一个感受没有,忽然间眼睛睁开两三个小时,每天都在找这种感觉。“百无所思,自称为大。”以这个为功力。“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说我刚才讲什么呢?都听不下去,为什么?因为对于“无念”两个字的误解,而造成的整个修行的方向的全面的偏失。无念是无邪念,并非无正念,这一点我们在经典里谈过非常非常多次了。


再看这一段,六祖说,什么是无念?这个很重要啦,因为如果我们把“无念”两个字的意念给解错了的话,那智慧就不见了,那个动态的妙用就不见了。“知见一切法”,一切法是什么?外在的一些变化,内在的一些感受,脑中的一些思想,这一些都叫做一切法。“心不染著”,在知见这一切法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领域,对于内内外外所有的一切变化,没有一点点对待的知见去攀附,叫做“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所以这个无念,是无妄念,无邪见,不是没有知没有觉,不是没有想,不是的。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叫做旁门左道的边见,如果我们一直以为静坐的时候,百物不思,把这个心弄成跟明镜一样,一点点的动态、一点点的波浪都不可以有,以这个为道行功力的话,可见很多很多人是有这样的误解的,这个叫做“边见”。所以,六祖的见解是说,依他所观照到的本性的面貌,心啦,心是在本性上,好比台北市是在台湾省里面,对不对?台湾省有这么大,台北市只是它一小块。“性”,我把它比喻成有台湾这么大,那个心呢,就是台湾里面的核心,只是代表它的一小部分。那么六祖根据他观照自性的样貌,他发现,如果你认为,心中不能有感受,脑中不能有思考,以这个为本性的见解的话,这是一项非常大的错误。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为身心有物使你不得安宁者,一定会堕入时时勤拂拭的那种奔忙。而这个物,实际上乃是对心头一点气机分别知见在作祟而已。所谓的物,就是三心四相,七情六欲。一个人的欲望在心中升起,一个人的愤怒在心中升起,一个人的挂碍在心中升起,那个就是所谓的物。本来无一物的物不是指外面的物,指的是心内的物,这个跟《大学》所谓格物致知的那个物,是完全一样的意思。


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诚意,诚意而后心正。可见得,心正之前要先诚意,那这个意是心的一小部分,诚意之前呢?要先致知,那知呢?也是心的一小部分,那致知之前要先格物,可见那个物根本就是心中的物。如果你要格外面的物,跟内心的清净是毫无关系的。看我们现在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对外面的物,格得是非常非常仔细了,对不对?但对于内心的清净呢实际是毫无帮助的。有哪一位敢保证说,哪一位一等一的科学家、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就一定是内心非常清净的,有这个吗?这两者是毫无关联的。


可见得,格物的物就是心物。这一边,所谓本来无一物的物也是指心物,从来没有指外面的东西,因为外面的东西,你不管它的时候,静观万物本来是自得的,对不对?万物呢,在山里面,在水里面,那一些本来就已经自得的,唯一不自得的是谁呀?就人的心。所以这边所谓本来无一物的物是指心中的物。心中的物有什么呢?三心四相,七情六欲,我们的贪嗔痴爱,我们的烦恼妄想,这一些呢就是所谓的物。那这个七情六欲、烦恼妄想是从哪里发呢?心头,就在我们的黄庭处,一丁点气机的动,而我们产生了分别,什么分别呢?这一种动态叫做好,那一种动态叫做不好,这种我喜欢,那一种我不喜欢,看一场电影感觉很好,那个心头的感觉。这个呢就是从心头上所生出的知见。


然而,在心头处永远是一个能量,本无这个意义的。所谓无物,指的是没有分别知见的挂碍而已,而不是身中没有感觉,或是脑中没有想法,那更不是连心性都不存在。心性固然它是存在的,宇宙间永恒不灭的呢就是这个东西,怎么说它无物呢?所以我们要把这个“物”的意义,要把它给厘清,不能够一概地把外面的所有的物,你所看到、所感受的全部打掉,不是这个意思,若是这样的话,那个智慧跟生趣,也都没了。人们的心性,都是一股气的造化作用而已。气的动荡,如果在心头,那个就是代表一个人啦,他的心的动荡,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动荡,都是从心头一股能量的动荡所产生的。


所以,心是一股气,它的造化作用。而性也是一样,性本来也是气所造化,而里面有奇妙的造化规律,这个叫做性。气是流动,道的流动显现,道是讲它的体。可是我们如何去觉知道呢?它会流动。好像我们如何觉知水,水的性,水的道理,你要先接触谁?先接触水,水会流动,你看到水会流动,那么我们如何接触道呢?我们先接触气,因为道隐藏在气里边,气会流动,或动或静,或快或缓。它确实存在于三界十方之间,它正在不停流动,不停造化,你怎么知道呢?往身中感觉。身中所有感觉的变化,就是气的变化,也正是性造化的显现。


然而气毕竟只是气,就像水一样,它本无意义,里面没有第一,没有第二,什么样的流动叫第一?什么样的流动叫第二?什么样的流动叫尊叫卑呢?哪一种形态?我们无法分别,那个叫做真知。但是在你的内心里,什么样叫尊,什么样叫卑呢?你非常清楚。当你感觉到自卑的时候什么感觉?当你感觉到自豪的时候什么感觉?那个感觉由谁来营造呢?由本无意义的一股能量。在哪里营造呢?就在你的胸口。


所以,当那一个刹那,那个气,对于我们,是很有很有意义的。然而气里的真相是没有意义,它没有高级也没有次级,它无尊无卑,它无荣无辱,它的真相呢只是不断地感应跟变化。这个是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感应。因感应你的看,因感应你的听,感应你心中的想,而它会产生很多变化。天气变热了,它也会变化。你告诉自己说:不热,不热。然后它内心里会告诉你:真的是很热的,非常热,对吧?它会感应的。很冷的时候,你故做坚强说,不冷不冷,你的内心呢?真是很冷的,对吧?它就是负责感应,它非常的忠诚,非常非常忠诚。它不断地造化,不断地运行,不断地流转。道就是一种能量,不断地流转。它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也永远不代表什么价值、分别等等意义,特别是高下荣辱好坏、你我等等这些意义,是丝毫不存在的。那里面还有什么呢?只剩下一股充沛的浩然正气,这个气就是本性的代言人,性中奇妙造化就隐藏在这一股不断运行的气里面,气一涌动就造化。


好比血液,我们的血液一流动,就在造化,对不对?就在带进氧气,就在排除毒素。它只要一流动,它就自自然然就这样了,不必谁来安排,本性内所具足的。内观心性的实相,最后呢就是体验到身心之中只剩下一股能量,它的感觉,流动的感觉,各种感觉。只做能量观察它,不做其他,贪嗔痴爱,你你我我,这种想法,这个便是身心性命中唯一的真相。只有气的运行,只有气的造化,它不代表任何文字,不代表任何语言,不代表人我的分别,不代表三心四相,不代表贪嗔烦恼,这一切所攀附上去的妄知妄见,分别知见都空了,只剩下畅然与自在,叫做“本来无一物”,这是它本来没有意义。不是本来没有气,也不是本来没有性,也不是本来不感应,也不是不可以思考,也不是不能感受,而是攀附上去的那一重意义,从心头卸下来。


本来就无一物,哪里有尘埃可以擦拭?而如果你看到它的真相,它是本来就没有这些贪嗔痴爱的意义,为什么神秀你要急着忙着要一直擦拭呢?那可见是你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的贪嗔痴爱,对不对?所以才要堕入不断地去转移。本性中既然没有尘埃,尘埃是比喻烦恼,而静观万物也都自得。那么众生那么多的尘埃烦恼是由哪来的呢?这个烦恼尘埃便是从心头的分别知见所制造出来的假象而已。因此,要体验本来无一物的清真,必须要单刀直入,直指自己的心头,一窍之处,方寸之地,来做深度的观照,才能够有所见地。这个便是如来佛直指人心的用意所在。


如来佛的教法里面最直接的法门,就叫做直指人心。先从人心里面把所有的贪嗔痴爱都给放下来,而后本性呢才得以重新的启动。六祖呢就写完了这一首偈语,它是对应神秀的偈语。他发现神秀所观照的自性的清净是有出入的,那么他呈心所见,直接写一首他所看到的。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这个偈语写完之后呢,大家读一遍非常地惊讶;说:奇怪呀!真是不得以貌取人,才没多久的时间,他已经证入了无上菩提、肉身菩萨啦!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五祖看到大家在那评头论足,慢慢地会生出别种的心,怕人对六祖有不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顾虑呢?因为达摩初祖传衣钵给二祖,然后呢,二祖传衣钵给三祖,这样一代一代承传之后,大家已经有一种误解,误解那个拿到衣钵的人就会法力无边,以为这一切的道行都是从那一件衣服,跟那个钵而来的。


实际上并非如此,是这个人的修为已有相当程度,可以作为下一任祖师的承传。为了表这个信,所以呢就取个衣,取个钵,给他做一个信用,久而久之,这个已经产生误解。所以,传到三祖,传到四祖的时候,开始已经有人眼中在注意那个衣钵。什么时候可以抢?在思考这个问题。那当然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是四祖,知道他是五祖,要去抢这个衣钵,就算你抢来,是不是也落个千世的骂名嘛。那等什么时候最有机会呢?如果四祖归空的时候交给五祖,能够抢得到,那是不是趁乱也可以,来赚点什么好处啊,或五祖归空要交给六祖,从中可以谋一点什么好处呢?会有这些想法,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神秀为教授师,教授师在几千人的道院里面,除了五祖以外,他就是职务上真正在领导这些徒弟的一个领导人物,那么领导久了会不会有人对他非常的效忠呢?那是自然会是有的,在任何道场也都是这样的。可是现在却有一个人写的偈语,却比一般大众所效忠的那一个领袖却还要杰出,那这个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六祖真是很杰出,没想到比神秀还杰出,衷心地祝福他,可是另外也有一些人可能也会有别的想法。那个想法可能是说他怎么可以盖过我的大哥?对吧?这是我的领导人,怎么你们可以来支持他,不来支持他?那种心中的嫌隙就会发生。还有另外一些想要妄求祖位的呢,也可能会想要有一些不利于六祖的想法。所以,五祖这样子做是非常务实的看法。他把这个用鞋子擦了。用鞋子去擦,是表示极其轻蔑的意思。就是说让你们看到我对他的轻蔑,他也不会说拿一个布来擦,对吧,还没有吐一口痰就已经不错了。他就是要表示轻蔑。说:哎,这没有见性。


众以为然。所以,一任道统祖师讲的话一定都是真的吗?未必。在众人面前讲的一定都对吗?未必。因为他有很多想法,因为徒弟里面有很多种人,不一定哪一种人。这个我们就要来细细地体验,任何一代的明师,他有很多很多的顾虑。历任的祖师,为平众愤,多因时制宜,私相授受,这个实际上是不得已的。历来道场中,师兄弟总喜欢说,师父当众说了什么,其中真真假假,实际上是不得不查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987810vael

    加强普通话。 就好了

  • 十曰十三

    神秀扫除的是烦恼挂碍,留的那一股平和真气在。

    1869315uvgq 回复 @十曰十三: 南方北方的差别

  • 劉哲術

    見一切法,心不染者,視為無念。可以有念頭,但却無礙心的自在,僅如空中飄過的雲,看着它,任其變化,就只是不斷的流動變化,不干預,也不助長。

  • 司玥

    闻道无前后

  • 花Hua_6j

    谢谢老师讲解!感恩!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102

  • 锦绣中华_ej

    自性是肉眼看不到的量子力场

  • 剑仙MOL

    感恩讲师明道

  • 木己先生

    感恩讲师!

  • 白云悠悠22

    感恩老师,讲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