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之死

潘金莲之死

00:00
22:18

大家好,我是马瑞芳,欢迎听马瑞芳品读金瓶梅,我们今天讲潘金莲之死。


西门庆死了没有多久,他的两个心爱的女人潘金莲和春梅都被吴月娘处理,潘金莲被吴月娘下令卖掉,结果卖到了武松的刀下。


潘金莲是西门庆致死的直接责任人之一,其实这事早就有预示。潘金莲跟西门庆第一次幽会,就发生在她假装给王婆裁寿衣的时候,王婆向西门庆介绍她是“阎王爷的妹子”。又是寿衣又是阎王,跟“死亡”离得太近了!在《金瓶梅》中凡是跟潘金莲有过肌肤之亲的男人都没好下场,张大户纵欲而死;武大被毒死;西门庆几乎死在潘金莲的身上。潘金莲对西门庆之死,有愧疚之心吗?一点儿也没有;西门庆死了,她心疼吗?好像也没有。


西门庆曾大哭李瓶儿,恨不能跟李瓶儿一起死了。西门庆死了,却没有任何一个女人给他痛痛快快、惊天动地大哭一场,漂漂亮亮、边哭边诉大哭一场,即使他临终拉着手不舍得、口舌伶俐的潘金莲,也没有漂漂亮亮大哭一场。潘金莲在西门庆活着、她千方百计争宠,已“开发”出陈经济这个备用淫乐对象。


西门庆一死,潘金莲和陈经济无一日不互相嘲戏,“或在灵前溜眼,帐子后调笑”。就在西门庆的灵枢前。庶岳母和俏女婿找个绝妙调情取乐地方:潘金莲的丈夫、陈经济岳父灵柩前。西门庆倘若有灵,会不会尴尬的一笑:姐夫真乃不是亲儿胜似亲儿、和岳父惟妙惟肖,对岳父亦步亦趋,寻花问柳不分场合、不分时机,寻欢作乐不分对象,像冯妈当年形容你的岳父:“缝(逢)着的就上”!


潘金莲是个女版西门庆。西门庆给李瓶儿守灵,把如意儿守到床上,潘金莲给西门庆守灵,把陈经济约到床上。他们守灵,“赶人散一乱......潘金莲赶眼错,捏了经济一把,说道:‘我儿,你娘今日成就了你罢。趁大姐在后边,咱就往你屋里去吧。’......妇人黑影里,抽身钻入他房内,更不答话,解开裤子,仰卧于床上......”潘金莲现在的偷欢模式都是模仿西门庆,不要语言只要动作。西门庆死了,潘金莲倒变本加厉咂摸起她的“性福”生活了。




潘金莲必须死到武松刀下,那也才能把《金瓶梅》和《水浒传》连接起来。潘金莲处心积虑害死官哥儿,西门府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孙雪娥对李瓶儿说:“这里墙有缝,壁有眼,......他使心用心,反累己身,他将你孩子害了,教他一还一报,问他要命。”李瓶儿临终果然把实话说出来,嘱咐吴月娘:您生下孩子,千万小心!不要像我这样粗心!吴月娘为保护儿子孝哥,必须要把谋杀官哥儿的潘金莲扫地出门。潘金莲和陈经济情的事情被发现,吴月娘有了处理潘金莲的理由。而她斩草除根,先卖掉春梅,再轰走陈经济,最后把眼中钉肉中刺潘金莲请出西门府。


吴月娘这个时候凶相毕露,当面把潘金莲劈头盖脸训斥一顿:“你休稀里打哄,做哑装聋。自古蛇钻窟窿蛇知道,各人干的事儿,各人心里明。金莲,你休呆里撒奸,说长道短,我手里使不的巧语花言,帮闲钻懒。......你休把养汉当饭,我如今要打发你上阳关。”潘金莲并非西门庆花钱买来的,吴月娘却指示王婆把她卖掉。王婆认定一定要卖一百两银子,当然大部分她留下,拿一部分向吴月娘交差。有几家买主,包括春梅后来被卖到周守备那儿,她撺掇周守备派来的人,都没出到一百两,这时,武松来了。


在《水浒传》里,武松杀嫂跟斗杀男人几无二致。《金瓶梅》武松杀嫂,跟《水浒传》完全不一样,这时的武松也不是《水浒传》的武松。试想,《水浒传》的武松能冒娶嫂恶名吗?《金瓶梅》的武松就敢,兰陵笑笑生把武松歪曲得不成样子,施耐庵应该起诉他。


小说写到第八十七回,西门庆已死,武松遇赦回清河县仍做都头,知道潘金莲在王婆处待嫁或待卖,他来求婚。说:侄女长大了,要把嫂嫂娶回家看承侄女,招个女婿上门,我们过起日子来。潘金莲“旧心不改”,看到比往日更壮健、更会说话的武松,以为梦寐以求的人生幸福终于姗姗来迟啦!她欢天喜地想:“这段姻缘还落在他家手里。”不等王婆招呼,因为王婆在怀疑武松没什么好打算,自己跑出来答应了武松,亲手给武松捧茶,说:叔叔,你这事抓紧办。


武松把潘金莲骗回家,先“旋剥净了”再审案。问清鸩杀武大过程后,武松宣布为哥哥报仇,两只脚踏住潘金莲的胳膊,说“淫妇,自说你伶俐,不知你心怎么生着,我试看一看。”武松“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妇人就星眸半闪......手到处,青春丧命,刀落时,红粉亡身......好似初春大雪压折金线柳,腊月狂风吹折玉梅花。”


潘金莲被杀的镜头,以假乱真跟《水浒传》重叠到一起,就像西门庆跟潘金莲最后“恩爱”镜头,跟武大被杀重叠到一起,中国小说史上这个圆圈画好了。


潘金莲为武松所杀,曝尸街头好长时间,应了中国古代诅咒人最毒的话,死了没人埋,最后总算被春梅葬埋。




潘金莲这个色情狂,她被吴月娘发到王婆家待卖时,竟然就在王婆的眼皮子底下,跟王婆的不过是刚成年的儿子王潮搞到一起,王婆不知是真没发现,还是假装没发现。武松杀了潘金莲之后,又杀了王婆,武大的女儿迎儿说:“叔叔,我害怕。”武松说:“我顾不得你了。”看到这个地方,我就想,这来 能是仁义的、敬兄如父的武松吗?不是,这是人情小说《金瓶梅》的武松。武松还要杀王婆的儿子,王潮逃走没有杀成。王婆终于被儿子安葬,穿上了当年潘金莲给她做的寿衣。这就是人情小说家兰陵笑笑生小说的笔墨。


怎么样评价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是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特别是金学界争论最多的话题。王汝梅教授在解读金瓶梅一书中,把这些不同观点总结为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潘金莲是天下第一淫妇、坏女人。她性格的核心是淫荡、嫉妒、狠毒,谋害人命,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第二种意见,认为潘金莲反映了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她是害人精,毒杀武大,害宋惠莲、官哥、李瓶儿,她又是受害者,两次被卖,被迫嫁给武大,受西门庆引诱做妾,给剪头发,打马鞭子,是罪恶的社会毁灭了她。


第三种意见,在看到潘金莲的淫荡、嫉妒、狠毒性格之外,也看到潘金莲体现出女性少见的主动追求与抗争,争生存,求私欲,精力旺盛,有心机。她狂热地赤祼祼地展示情欲,不受道德束缚,冲破贞操观念、伦理纲常,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客观上灌注了个性解放的精神。


其实,这三种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兰陵笑笑生创造《金瓶梅》小说女一号的艺术成就。潘金莲是个丰满的艺术典型,她总想把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在黑暗时世当中越来越沉沦。她的身上体现了人生欲望的膨胀和人性的衰变,或者我们把它叫作人性的癌变。


潘金莲一开始追求的是跟武松那样的打虎英雄过郎才女貌、一家一计的日子,最终被武松用“一家一计过日子”的美好幻境骗回武大家,她终于跟打虎英雄完成了零距离接触,却是被旋剥净了,开膛挖心,纵然因为她谋杀武大罪有应得,确实也太悲惨。


潘金莲艳丽美貌,聪明机智,多才多艺,争强不伏弱,她的语言总是一针见血,生动形象有趣,她经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些性格特点,后来对曹雪芹塑造王熙凤的艺术形象,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


国外汉学界对《金瓶梅》的研究,早于新时期中国研究,他们对潘金莲这个人物,也提出跟中国学者不完全相同的看法,徐朔方先生编辑过西方学者论金瓶梅,吉林大学出版社出过外国学者论金瓶梅的论文集《金瓶梅的艺术世界》,有的文章对潘金莲提出这样的看法:“潘金莲这一人物活化了一个封建社会里可怜又可恨的,被损害与被侮辱的畸形的妇女形象。这一文学形象凝聚着小说作者深沉的历史意识:还人性的真实,同时贬斥违人性的败德


而导致西门庆淫乱脱阳而死的是两个“六儿”。“潘六儿”的人生由武松画上句号。王六儿的人生仍然在热闹前行,她还借西门庆之死发了财。这也是小说家兰陵笑笑生写小说的诀窍:他不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处理所有人物,王六儿恶报就没写。


王六儿靠吃西门庆“皮肉之苦”,韩道国靠当“明王八”,早就变成小康之家,有房子、有丫鬟、有经商分成。这个紫膛色摔瓜脸妇人既市侩且粗俗,从不懂花前月下,从不讲卿卿我我,从不搞浪漫情调,她就搞了一次“浪漫情调”,就送了西门庆的命。


西门庆因为搞淫乱活动,身体已经很差的时候,王六儿派兄弟王经给西门庆送来包东西。“西门庆打开纸包儿,却是老婆剪下的一柳黑臻臻、光油油的青丝,用五色绒缠就了一个同心托儿,用两根锦带儿拴着,做的十分细巧。”评点家说“不如此,不足以送死。”在吴月娘眼中“恁没精神”的西门庆,观玩罢王六儿“情丝”,立刻随王经找阎罗殿兼职勾魂使者王六儿去了......


王六儿无耻老辣,她和西门庆的事已是公开秘密。头七刚过,吴月娘已把因王六儿关系进西门府做小厮的王经轰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六儿居然还好意思备了祭桌,乔素打扮,坐轿子来给西门庆烧纸。她在西门庆的灵前站了半天,西门府没有一个女眷出面接待。小厮不敢汇报。来安不知就理,告诉吴月娘“韩大婶来与爹上纸”。


月娘破口大骂:“还来甚么韩大婶、P大婶,贼狗攮的养汉淫妇,把人家弄的家败人亡,父南子北,夫逃妻散的,还来上甚么P纸!”来安回到灵前,告诉吴大舅“娘稍出四马儿来了”。(----肆行谩骂)吴大舅连忙跑进去劝吴月娘:“自古人恶礼不恶。他男子汉领着咱们偌多的本钱,你如何这等待人?”吴大舅既讲“礼”又讲“利”。估计是“利(益)”暂时封住了吴月娘的嘴。“


良久,孟玉楼出来,还了礼,陪她在灵前坐的,只吃一钟茶”,王六儿就讪讪的走了。吴月娘不识时务、骄人任性,痛快爽口大骂“养汉淫妇”,想不到受伤害的毒妇会像恶狼一样报复,调唆韩道国劫夺西门府的财物。


韩道国和来保拿着西门庆四千两银子从杭州办来绸缎,正沿运河北上。到临清闸口,一个熟人从对面船跟韩道国打招呼:“你家老爹从正月间没了。”来保跟韩道国是亲戚,韩道国却对来保隐瞒消息,借口北方布价大涨,卖货可马上得三成利息,就在临清卖掉一千两银子的货,说他从陆路先赶回西门府“报与老爹知道”,他知道西门庆死了,来保不知道,报与老爹知道,真是报于鬼知道了。


这时韩道国还没打算全部吞没银子,回家跟王六儿商量:“咱留下些,把一半与他如何?”被王六儿骂“傻奴才料”,“咱和他有甚瓜葛?”教唆韩道国拐走全部银子,两人去东京投靠翟管家。韩道国虽坏,居然说“争奈我受大官人好处,怎好变心的,没天理了?”王六儿说:“自古有天理到没饭吃哩!他占用着老娘,使他这几两银子不差甚么!”然后说吴月娘如何骂她,“只想着他这个情儿,我也该使他这几两银子。”


假如吴月娘多少有点儿修养,或者看在金钱分上假装有点儿修养,不那么骂王六儿。王六儿也许不至于如此绝情。西门庆正妻的任性,和他外室的无耻联到一起,无怪乎西门府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李瓶儿早就死了,潘金莲又按照《水浒传》的模式,晚了七年也死了,金瓶梅是三个女人的名字组成书名,春梅怎么样了?我们下次讲,今天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递一口绿玉斗

    施耐庵起诉兰陵 再到山东提刑所审理...

    马瑞芳 回复 @一递一口绿玉斗: 笑倒

  • YolandaJiang

    人不能把所有堕落的原因归结给社会和环境。不能因为曾经是受害者所以就有理由摇身一变成为加害者。否则那些报复社会的人渣,不都可以赦免了么。潘金莲变成恶毒妇人的原因,是自身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但她做下恶事的后果,需要她自己承担,不值得同情。至于个性解放,我以为真正的个性解放是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而不是原始的低级趣味的性欲。个性解放应该建立在人性的自我觉醒上,而不是被仅仅原始的动物欲望驱动。用不择手段的获取性爱来对抗三纲五常,难道不是用一种糟粕对抗另一种糟粕?

    马瑞芳 回复 @YolandaJiang: 考虑挺深

  • 四通八达11

    根据潘金莲的个性,潘金莲如果嫁给张提刑官,又会不会祸害一家?幸亏张提刑官目光长远,为自己的儿子着想; 如果嫁给周守备又会是什么样呢?周守备长期在外。 如果嫁给陈经济,陈经济还会败家吗?

    马瑞芳 回复 @四通八达11: 嫁谁谁倒霉

  • 珍惜生命_sb

    又来听了!有关《金瓶梅》的解读、品赏,最爱听马老师的。

    马瑞芳 回复 @珍惜生命_sb: 老友重逢

  • 美丽人生_s0e

    很多人不理解王六儿最后竟能善终,原因就在这里:毕竟此人图的是钱财,没有杀人害命。比起潘金莲毒蝎心肠害人性命最后不得好死,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马瑞芳 回复 @美丽人生_s0e: 有理

  • 小晔_

    也倒是觉得小五挺好的,除了有时候爱是非这个以外,其它的行为都是敢作敢当,敢打敢拼,没啥藏着掖着的,很多人把她骂的体无完肤,难道,做李瓶儿就好了嘛,吴月娘又如何,还不如金莲,死了也无怨无悔~没什么可牵挂的!被骂了400多年了,再骂有什么意义吗?不如就多着眼于小说创作框架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上,更有助于后人模仿写作技巧!

    马瑞芳 回复 @小晔_: 对红楼梦影响深广

  • nijita

    突然想到如果小潘的孩子生下来应该管西门庆叫什么啊

    马瑞芳 回复 @nijita: 外公

  • 锥芒_

    王六儿其实就是在做皮肉生意而已,也谈不上坏,没有存心害人,但是潘金莲可是处心积虑的害死了多条人命

    马瑞芳 回复 @锥芒_: 说得对

  • 1867982yvla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已经不能再为她洗地了,这是个中国小说中千古贱人、恶毒夫人。再怎么样的社会,这种人就是恶人,社会再黑暗,也不是她那么恶毒的原因。

    马瑞芳 回复 @1867982yvla: 现在这种人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