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 | 109. 我有一个平等梦,此梦已经二百年(上)

美国史 | 109. 我有一个平等梦,此梦已经二百年(上)

00:00
12:00

本期内容:

1. 杜鲁门支持率持续走低,艾森豪威尔接替成为美国总统。

2. 艾森豪威尔任期内,美国人经历了战后安定,繁华和高速发展时期。

3. 美国种族歧视严重,美国黑人是如何努力为自己争取权利的?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说从美国的利益出发,虽然朝鲜战争它没有取得绝对胜利,还损失了一些国际声望,但它也不是一无所获,它的收获就是名正言顺地重新把南朝鲜和台湾加到了它的防御圈里,阻止了朝鲜半岛彻底倒向苏联阵营,这一点相当重要。

 

否则的话,苏联如果取得朝鲜半岛和南朝鲜的不冻港,日本很危险自然不必说,也会诱使斯大林的苏联极力发展海军,以朝鲜半岛为依托,和美国争夺太平洋,对美国来说,这样的局面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无论如何,随着朝鲜半岛上的硝烟渐渐平息,我们的杜鲁门同学也耷拉着脑袋,黯然离开了白宫,在1952年的大选中,杜鲁门的支持率仅仅是22%,是有史以来,在任的美国总统所得到的最低支持率。

 

接替杜鲁门的,就是二战期间,指挥了美军北非登陆和诺曼底登陆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他是在1948年脱下军装退役的,但一直到1952年他参加大选之前,这哥们都没有找到党组织。

 

换句话说,他一直犹豫不决,是加入民主党呢,还是进入共和党,据说1951年的时候,杜鲁门甚至也曾经向他抛出橄榄枝,劝艾森豪威尔加入民主党,而且杜鲁门主动放下身段,说老艾啊,你来当总统,我给你当副总统,咱哥俩一起参加1952年的总统竞选,但是被这个老艾给拒绝了。

(艾森豪威尔)

 

 (尼克松)


艾森豪威尔最终选定的是共和党,他的副手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37任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这俩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反共,而且是极端的反共,俩人合体之后,立刻火力全开,全力攻击民主党的小罗斯福和杜鲁门,指责他们在雅尔塔协议和朝鲜战争中,先后对苏联和中国妥协,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实话实说,和今天的特朗普差不多,都是在美国国外树立一个靶子,然后指着民主党的鼻子说,你们对外妥协,不是好银。这套把戏,到今天为止,美国人差不多玩了90年。

 

以美国选民的智慧,选举结果自然是不必说,以442对89选举人票这样压倒性的胜利,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哥俩走进了白宫。

 

 

 

 

在艾森豪威尔随后的八年任期之内,只要是反苏联或者反对共产党的外国政权,他全都支持,客观上,这自然是加剧了美苏冷战的紧张气氛。

 

不过虽然反共,但是他们更反对的是美国人自己拎着刀上去砍人,作为二战时候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本人自然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他更知道,美国国内对于连续的战争已经达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所以,1952年他竞选的一张主打牌就是结束朝鲜战争,果然,上台之后,在半年内,就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彭德怀元帅在朝鲜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

 

但想要对付一个满身都是肌肉的苏联和人家的一群小弟,而你自己还不想上去打打杀杀,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提供金钱,枪炮和物资,给自己的小弟们,让他们出去拼命。

 

这正是我们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做法,小弟们之间的战争呢,也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代理人战争”,这也是随后美苏冷战时期的一大特色。

 

为了确保小弟们的忠诚,有时候呢,也要亲自出手,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小弟,杀鸡给猴看,比如1958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向黎巴嫩派出了数千名海军陆战队员,以确保那里的亲美政权不会被革命推翻,当然,同时也是为了在这块丰富的产油区保持军事存在。

 

在他的任期,艾森豪威尔和许多亲美的国家开始签署区域性防御条约,只要签个字,你就是我的小弟了,你可以获得美国的大把美元援助,而美国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在当地驻军,这对于美国和签约国家,是一个双赢的政策。

 

不过呢,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那都是随时变化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你想象不到的是,那时候拼命赞同这些条约,并且获得美国大量援助的国家里面,就包括后来美国的死对头伊朗和伊拉克这样的国家。

 

实际上,在历史学里,有一个专有的词汇,叫做“艾森豪威尔主义”,指的就是这哥们以金钱为开路先锋,明目张胆地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的做法。

 

总的来说,在艾森豪威尔在任期间,就是1953年到1961年这段时间,美国人经历了战后安定,繁华和高速发展的时间,国内外相对来说,也比较平静,当然,这里面不包括那些天天吵吵嚷嚷,不让人睡个好觉的美国黑人们。

 

 

 

 

我们说自从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就没有了奴隶制,但是对黑人们的普遍歧视其实是一点也没有减少。

 

比如说选举权,1866年之后,法律上是规定了黑人和白人一样都有选举权,但实际上,几乎所有州都设立了一些条条框框去限制黑人们去投票,你要是想去投票,你首先要交人头税,刚获得解放的奴隶根本就交不起,那好,对不起了,你这次不能投票。

 

有的州还规定凡是1866年之后获得选举权的,都要通过文化考试,那就是难为人了,当时大部分黑人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

 

这样的法律看起来很公平,实际上,等于间接地剥夺了黑人的选举权,有史料可以表明,一直到了1910年,在黑人占绝大部分居民人口的路易斯安那州,有资格注册的黑人选民才是700多人,不到整个黑人人口的0.5%。

 

除了限制选举权,很多州还都颁布了所谓的“隔离法案”,就是在使用社会或者公司的公共设施上,把黑人和白人分离开来。当然,推动这些法案的一些绅士们说,白人和黑人共同使用公共设施会让黑人们“持续承受不舒服的感觉和意见”,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是为了黑人好,不希望他们有“不舒服”的感觉,中国有一句成语,叫“道貌岸然”,我现在把这个成语和“胡说八道”一起打包送给这些绅士们。

 

和这些虚伪的道学士比起来,一战时期的威尔逊总统的财政部长威廉麦卡杜先生比较直白,他看见有些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在一间办公室工作时,直接说道,“我肯定这侵犯了白人妇女的权益。白人妇女在办公的机器上工作时,不应该是白人妇女作为同伴吗?”。

 

有人说了,美国不是有“人人生而平等”的宪法吗?这玩意儿就是扯淡了,如果宪法好用,美国也不会有那么长时间的奴隶制了。实际上,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所谓的法治,在很多时候实际上还是人治,为啥?因为法律是由来法官来解释的,而法官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在1875年,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个《人权法案》,规定每个人,无论种族、肤色、职业,都可以在公共场所,例如酒店、公共汽车、戏院和其它娱乐场所享有同等权利。

 

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场所执行这条法律,后来有些黑人就去告状,说你看看国家都有法令了,隔壁老王家的电影院不执行,还是不让我进去看电影,这样的案子,基本上在各级法院都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原因就是所有的法官最后都接受了老王家电影院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来搪塞黑人,比如说满员了,票卖多了等等。

 

这还不算,八年之后,就是1883年,法官们可能是感觉实在告状的太多,最高法院干脆直接废除了这部《人权法案》,那理由是非常的“正大光明”,因为根据最高法院法官们的解释,这部《人权法案》意图控制私人以及私人的公司,所以,违反了美国的宪法,只好加以废止。

 

如果你不服气,再搬出更大的法律宪法,说这玩意规定我和白人平等,但是火车上的一些座位却不让我坐,为什么?

 

那我再用一个案例告诉你当时的法官是如何解释的,在1892年,一个只有1/8黑人血统,外表上看不出来是黑人的,叫普莱西的家伙买了一张头等座车票,上车之后,他告诉了列车员自己的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然后在头等座坐下来。

 

当时的铁路法律规定,黑人是不能坐头等座的,随后,列车员告诉他必须离开座位,去“有色人种”处坐着。

 

这位普莱西同学拒绝之后,被立即逮捕。这个官司一直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1896年,普莱西败诉,被判有罪。对于黑人必须坐在专门的“有色人种”座位这件事,联邦最高法院是这样解释的,根据宪法,白人和黑人是平等的,这没错,但是现在铁路公司的做法叫隔离,并不是歧视黑人,所以,这是一种“隔离但平等”的情况,而这完全合乎宪法的规定。

 

我只能这么说,如果奥运会有扯淡比赛,全世界的冠军绝对是美国的法官们。

 

有一句话说得好,“权力从来都不是别人恩赐的,都是自己争取来的”,这句话可以作为美国黑人抗争的诠释。

 

为了消除这些明显的,外在的不平等,黑人从南北战争之后,一直在不断地抗争。

 

到了二战的时候,因为黑人们在战场上的勇猛表现,事情有了转机,1948年杜鲁门同学颁布了第9981号总统令,在军队里解除种族隔离的政策,也就是黑人士兵在军营里可以和白人士兵用一个厕所了。

 

到了1954年,在艾森豪威尔当总统的时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了一个迟到了将近两百年的判决,这就是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中,最高法院终于说了,“不让黑人和白人的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是违反宪法的”,这就等于推翻了60年前“隔离但平等”这类的荒谬说法,从此之后,黑人们的反“隔离”抗争就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依据。

 

在这个判决发生之后的一年,一位微不足道的中年妇女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全美黑人反歧视的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件事是什么?二十世纪美国最牛掰的黑人是谁?我是枫落白衣,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学习文明

    朝鲜战争结束,和斯大林死了以后,苏联后面的领导人不想打仗了有关系。斯大林是1953年3月15日死的,朝鲜战争是1953年7月结束的。 也就是说朝鲜战争结束,和苏联换领导人也有关系。疯裸白蚁,你的观点真是非常片面,我们听听就好。

    Garfield_xy 回复 @学习文明: 这一段与沈志华老师的观点比较一致,估计是参考了沈老师的研究结果。不过,作者的观点有点偏激,对于史实,自己有一个自己的解释,然后采用的全是支持自己论点的材料,对其他材料基本不提,确实是听听就好,

  • 杏林扶光

    这几集太精彩了!

  • 阳光风雨宋平

    很精彩,简单几句就把历史说明白了!

  • 1388308cchy

    怎么听着听着感觉味道不太对?作者不在中国籍了吗?

    舒小蕾7 回复 @1388308cchy: 能听出不是中国籍,但讲课还算客观。

  • 1367546nkrs

    中苏友好协议签订后,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而不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进驻台湾的。

    海军建造处 回复 @1367546nkrs: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中苏条约的签订是2月14日。

  • 1355007eexl

    主播为什么要离开气候宜人的祖国,到遥远的极寒的加拿大生活?

  • 西庐闲云_fs

    杜鲁门就是被麦克阿瑟拉下水的。麦克阿瑟就是典型的一个搅屎棒。

  • 印钞机_55

    喜欢!

  • 唐山大老虎

    喜欢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