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岳飞与王彦为何不睦

【371】岳飞与王彦为何不睦

00:00
09:59

说宋朝第三百七十一集


岳飞与王彦为何不睦


【提要】    


岳飞在从军的过程中从张所的麾下到了王彦手下,王彦性格豪爽,在当时是有名的抗金将领。岳飞来到了王彦手下,两个人是否有了一番作为?王彦本人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前边我们说到了王彦,金国军队经过和占领了一些地区。他组织当地的这种,以前我们说过,那些逃亡的军队,溃散的军队,组织这些一些人。还有当时民间一些自发的武装,王彦就非常有效的,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散兵游勇,就给组织起来,然后去和金国骑兵对抗。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王彦是一个,我们以前介绍过。他是一个胸怀大志,而且文武双全,的这么一个人。他的工作,应该说非常卓有成效。所以,就导致了金国人以为,宋朝的主力部队,就在王彦这儿。所以就准备一方面,就调集重兵,准备来和王彦决战。另一方面,就提出来了,赏额特别高的悬赏,就是要王彦的脑袋。


当时,正逢乱世,除了金国人的那种,有可能的这种,特种部队的这种偷袭,它所谓斩首行动以外。见利忘义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有。王彦很有可能,他对他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就包括他组织起来的,这些部队,他很有可能,都是有比较高的警戒心。所以,他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换几个地方。他周围的部队,有一批人,忠心耿耿的追随王彦的这批人。看到他们的领袖,就是这么如履薄冰,而且时时刻刻,都处于一种危机当中。那么这些人,他们就决定,做了一件事情,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每个人带自己的脸上,刻了两行金字,和今天的刺青,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在脸上刻上字。一边叫做赤心报国,另外一边叫做誓杀金贼。在脸上刻上了这样两行字的话,你就再也没有可能投靠金国人了,对吧。王彦周围的人,这么做完了之后,就是想告诉王彦,说您对我们尽可以放心,我们一定是誓死追随您,去做这个事情的。


随着他们做完了这件事情之后,据说当时在整个金国人,侵扰过的地区里边,据说有十几万人,都在这么做。就是表明要追随王彦,把这个抗金斗争进行到底。就所以当时这些人,就被称之为叫八字军。这个八字军当时影响非常大,而且那个人数迅速的在增加。很多人很多原来,占山为王的,都纷纷来跟王彦联系,就是愿意在他的统一指挥之下,来进行抗金斗争。在史书上,甚至有人说,就是愿意追随王彦,听从他领导的人,达到了百万人,这样的一种声势和规模。


我个人认为,里边肯定是一些夸张的成分。因为在过去,每逢这样乱世的时候,有那么三五十个破人,就敢称王称帝。号称十万,实则两百,这种事情很多的。它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有两百人,我号称我有十万人,就把那些有可能,打他们主意的人,就给吓退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可以增加自己的筹码。假如要和别人,别人要来吞并他,或者要和他谈判,或者怎么样的话,他就告诉,我有十万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是要和朝廷讨价还价。如果我接受你朝廷的领导的话,那么我这儿有十万人,在理论上讲,我有一百人的话,你给我一个连长的职位。我告诉你我有十万人,那你可能你就要给我一个师长、军长的职位才行。不仅仅是名义上边的,随着这个名义那还有,我归你领导,我为你效力,那你要给我粮草吧。两百人和十万人,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当时,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但是动不动就号称几万人,号称几十万人的,这种情况特别多。


【下节提示】


王彦在南宋的朝廷也属于主战派,他能征善战,是一个军事上的人才。王彦这位当时有名的将领他最终的命运又将如何?《说宋朝》正在播出。


【李亚平】


岳飞在王彦手下,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特别遗憾,岳飞和王彦两个,就死活弄不到一起去。他就对王彦的一些做法,他特别不赞成。他经常提出来,他自己的一些看法,王彦也不能接受,就关系越来越紧张。而且那个王彦是直接领导,在理论上讲,岳飞是必须服从他的。如果不服从他的话,王彦是可以拿岳飞军法从事。最后的一个结果,就是岳飞离开了王彦的部队。而且他离开了王彦部队,用今天的术语讲,就叫做擅自离队。如果想有人,找岳飞的麻烦的话,那岳飞就是逃兵。关于这一段历史,在不同的史书当,都有不同的记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说法,也有很多人为了替岳飞遮掩,完了就用了其他的那种描述。但是,我个人认为,按照岳飞的,一生行事的这种风格,和他的非常强烈的个性。真的是很少见的,这种军事天才的这样的一种,一种才能、个性、天赋。那我想,他经常对事情有他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看法,而他的这些看法,又得不到他的领导的赏识,这种情况,我到觉得是很正常的。


所以岳飞愤然出走,不愿意在这儿干了,也是挺正常的。这件事情,我觉得是一件挺令人遗憾的事情。因为这两个人,岳飞后来成长起来了之后,王彦也是一个名声非常显赫的一个人。但是这样两个坚决主张,一致抗金,政治主张上非常像的两个人,但是却谈不到一起去。后来,其实在李钢,岳飞和做了宰相的张俊。包括对这个王彦,就是这样一些抗金的这样一些坚定的人士。其中不乏有很高的统帅才能的人,但是他们互相之间,很难协调共事。那岳飞离开王彦之后,他就去了东京,就到开封去了。那我们现在再简单的把王彦的事情,给交代几句。王彦后来,他组成了这么大一支军队了以后,虽然这个军队,不是那种受过良好的训练,然后有特别严密的组织和指挥系统。虽然不是这样,但是它形成的声势是非常大的。引起了,不光是金国人,那方面的那种警觉,和那种高度的,对他的戒备。还有一个大家,想不到的一个方面,也对他高度的警觉和戒备。那就是谁,那就是朝廷。朝廷也特别害怕,这支军队变得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强。犯了历朝历代的皇家的忌讳,就叫做什么,叫尾大不掉。所以后来王彦,他曾经去见皇帝,去见完了皇帝之后,他就对皇帝身边的,那几个主和派的那几个,他就特别不满意。他就曾经跟那些人激烈的争论。然后皇帝显然是,不太赞成王彦这个的想法,当时王彦,在阐述他的这些想法了之后。皇帝居然就下令把他在,就是在河南、河北地区,主持就是招抚各路人马,然后对抗金兵的职位,就给他解除了。


把他调回到中央政府,来做一个文官。做一个文官,后来又把他派到外地,去做文官。这是王彦,当时的整个的形势造成的。后来,他做一个方面大员的时候,曾经和岳飞有过短暂的这种交集。就是岳飞也在那个地方驻军,就是岳飞的一路大军驻在那儿,然后王彦是那个地方一个,就是这种方面大员,是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


他坚决要求离开,他就跟中央政府打报告,就坚决要求,他不愿意跟岳飞在一个地方工作。他的情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此人在历史上口碑极好,对他的记载也非常好。那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岳飞的情形。岳飞的情形是怎么样子的,我们下边再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康健康1

    啰嗦,重复太多

  • 阿郎的样子

    满金庭都是汉人,女真人不知道王彦为何?是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