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97期:妈妈生完二胎,老大“瞎”了:真相让9000万父母心酸

2020-997期:妈妈生完二胎,老大“瞎”了:真相让9000万父母心酸

00:00
12:44




这几天,有粉丝在后台问:


“有二胎后,我看大宝越来越不顺眼怎么办?
我家大宝4岁,小的1岁多,刚怀二宝时,我不止一次想着不能亏待大宝,要更考虑大宝的情绪。
但现在看到大宝就烦躁,完全不能做到心平气和。
我刚把小的哄睡,大宝一嗓子,就吵醒,这边给孩子喂奶,那边大宝非让讲故事,不讲就哭。
而且现在养成了坏毛病,一哭就没完没了,撕心裂肺,听着实在是烦躁。
现在我看着大宝每天哭哭啼啼,叛逆嚎叫,再看着小的乖巧软糯,可爱贴心,就发现连好脸色也给不了大宝了。
我和老公,其实都真心更喜欢小的,你说,这该怎么调整呢?”

生了二胎后,父母无法一碗水端平,是非常普遍的事。


在这一点上,我的建议是: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二胎难题,从一开始就要‘偏爱’大宝!”




为什么刚开始要刻意“偏心”老大


记得姐姐二胎孕期时,小外甥跟jasper一样。


兴高采烈地期待弟弟妹妹到来。


老大这么表现,说明父母的教育合格,给了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


他们相信,就算有了弟弟妹妹,自己还是一样被宠爱,所以才能做到接纳。


但,等二宝出生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陈小春与应采儿去医院后,jasper看爸爸妈妈都去迎接小宝宝,就不是那么开心了。


他仿佛有些“抑郁”,并打电话问爸爸,什么是jealous,而且等爸妈回家后,他变得话很少。




这也与我家小外甥的表现一致。


二宝出生后回家的第一天,他就不开心。


那天,所有人都围着看小宝,夸小宝可爱。


小外甥自己走到角落里坐着,不时地看向卧室。


我过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趴到我耳边问:

“我是不是没有她可爱?”


我说你也一样的可爱,但我口中说出的话,显然并不顶用,孩子在意的是爸爸妈妈是不是这样认为。


从那天开始,本来很懂事的他,变得作了起来。


早已经分床的他,非要跟爸爸妈妈睡,不让就哭,每天晚上都要折腾一番才能睡。


说妹妹丑,又臭,真是讨厌。


开心时对妹妹视而不见,不开心当头就是一巴掌。


而且打完不后悔,越骂越嘴硬,说最讨厌妹妹。


当时我姐姐特别不理解,说这生二胎前说得好好的,怎么生出来他就反悔了?


其实,在刚生二胎时,我们应该更偏爱大宝。


因为大宝是无法理解给他找个伴这种话的,他更记不得自己还是小宝宝时,也是得到了爸爸妈妈这么细心的照顾。


他只看到,以前所有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现在没人理他了,大家只关心小宝。


爸爸妈妈看到小宝哭,就赶紧去看,而自己哭不再及时有人来查看。


以前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现在给小宝买了一堆东西,自己却啥也没有。


更过分的是,因为小宝这个扮猪吃老虎的家伙,自己都不能大声说话了。


在大宝眼中,父母生一个二胎回来的感觉。


就相当于你老公说,我真的很爱你,什么人都无法改变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所以现在我再娶一个媳妇回来,我们三个要相亲相爱的一起生活哦。


这能相亲相爱就怪了!


梅婷带着刚出生的二儿子回家后,姐姐的的反应就很典型。




我曾看到一条新闻,简直把二胎问题推上了极端。




这女孩因为觉得被父母长期忽视,得了癔症性眼盲......


如果看不到东西,会不会就能得到父母更多关注?


医生表示,开放二胎之后,得癔症性眼盲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我的同事也正在经历类似的问题,有了二胎后短短一年,老大就出现了一堆问题。


比如机械性抖动,神经性的眨眼睛,特别用力。


带女儿去看医生,医生也说眼睛没有问题,可是孩子的抽搐症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可能是长期缺乏关注,和被经常性训斥责骂引起的。


大宝不接受二宝,是应该的。


我们无法要求有了弟弟妹妹后,大宝就突然变得温良恭俭让,因为他也只是个孩子!


反而应该刻意提醒自己,我今天忽视大宝了吗?


刻意的把精力从小宝身上移开一会儿,去关注大宝的情绪。




养二胎的捷径,是给大宝足够的爱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这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因为老二太小了,他天然占据了父母绝大部分的精力,再加上,孩子是越小越可爱的,这是人类进化使然。


婴儿太过脆弱,离开保护就没办法存活,所以他们有着天真可爱的面孔,让父母看到就心生怜爱,并关注他们的需求。


但我们应该知道,看到老二,觉得自己一天的疲劳都散尽了,很是开心时。


也不要忘了,去看看那个,让你觉得不省心的,不听话的,头疼的老大。


如果一个孩子,无法给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爱,那说明,他本身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他是匮乏的。


如果一个孩子手中有一百颗糖,那他不会介意分享。


但如果他只有一颗,没有人有资格让他分享,不然这孩子就太惨了,本就匮乏,还被勒索付出。


当初我姐姐苦恼小外甥的突然变蛮不讲理的状态时,我就跟她说:“要不,你试试依了他?”


当他要求一起睡时,你们夫妻就抽出一个陪他睡,当他觉得妹妹吵时,就带他出去玩,


当他想听故事时,就讲给他听,不因为妹妹数落他,也不因为妹妹打他。


因为,他所有的作妖,都只是为了确认爸爸妈妈爱他。


等他确认了这一点,也就不会对妹妹有那么多敌意。


果然,自此之后,我姐姐一反常态,当他要讲故事时,不是不耐烦地让他等一等,而是边给妹妹喂奶,边讲给他听。


等讲完后,跟他说,妈妈真的很喜欢给你讲故事,可是我们以后能不能在妹妹睡着后再给你讲,别让她耽误我们的事儿。


当他不想练琴,嫌妹妹吵时,不是训斥他自己不专心还怪别人,而是抱着妹妹出去转一会儿,等他练好了再回来。


想起以前大宝有说过,整天快递都是妹妹的东西,没有我的。


于是再给二宝添置东西时,就会提前跟大宝说:

“妹妹刚出生没多久,需要的东西太多了,你要是有想要的衣服,我们周末一起出去逛街买好不好?”


之后的日子,一切以大宝的感受为主,吃东西让大宝分配,买玩具让大宝分配,做选择征求大宝意见。


这样一年都不到,大宝就爱妹妹爱得不行了。


整天放学回家就找妹妹,好吃的留着给妹妹,被妹妹推倒积木也不生气,只是无奈地叹口气,把妹妹抱出去。


其实,孩子想要的,不是独占父母的爱。


而是确认,自己是被爱的。


当大宝得到了足够的爱,才有余力爱二宝。




父母,可以做到不偏心吗


在二胎家庭,偏心是个敏感词汇。


大家想一碗水端平。


但或许,偏心才是常态。


加州大学有研究表明:65%的母亲和79%的父亲,都会无意识中对某个孩子特别偏爱。


这可能不以父母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比如《请回答1988》中。


二女儿德善,经常被忽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给姐姐和弟弟一人一个荷包蛋。


给德善吃腌豆子,买一整只炸鸡,姐姐和弟弟一人一只鸡腿,德善没有。


从小到大没过过属于自己的生日,都是给姐姐唱完生日歌后,拔掉三根蜡烛,再给德善唱一遍。


她失落,难过,但是一直隐忍,偶尔爆发一次,父母还特别惊讶,说自己不知道,请求她的谅解。


然而,道过歉,还是继续被忽视。


家里的暖煤气泄露,夫妻俩把姐姐弟弟背出去后就松了一口气,完全不记得屋子里还有个二女儿,她自己爬出去。


这种现象,在多子女家庭中,一定不陌生。


总有孩子被偏爱,总有孩子心里会受委屈。


父母虽然想要避免,但却极难做到。




好的父母,会给每个孩子独属的爱


其实,德善在长久的忽视中,还没有长歪,是因为她也有被特殊偏爱的时候。


父母虽然有时候偏心,但绝对是好的父母。


遇到关于她的事,也会竭尽全力,给足了偏爱。


比如她想要考大学,妈妈就帮她算命,听说改名字能考上大学,就马上改名,并且纠正所有人的口误。


知道她学习不好,也不强求,而是能看到她的优点,并从不吝啬夸奖。


正如梁启超,一生9个子女,个个成就不凡。


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


他根本无法做到给每个孩子一模一样,不偏不斜的爱。


也完全没必要给的一模一样。


因为他给每个孩子,都有偏爱。


他给每个孩子,都有爱称。


对大女儿梁思顺叫“娴儿”和我的宝贝“思顺”,给大女儿写信时,都是以宝贝相称,他会说:


“宝贝思顺,我现在回家看到许多小宝贝,忘记了还有你这个大宝贝,就把三张好玩的小照寄给你的三个小宝贝吧。”


这三个小宝贝,是指女儿的孩子,同时,女儿在他心里,也永远是宝贝。


大儿子结婚时,他说:“如果你们在教堂成婚,思成的名字便用我的全名,表示你以长子资格继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誉。”


对次女梁思庄说:

“小宝贝庄庄,我想你想得很,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小巧玲珑的精美手卷寄给你。”


对五儿子梁思礼叫老北鼻(英语old baby)。


以此类推,对每个孩子,他都给予最特殊的爱,给他独属于自己的昵称,并且根据他们的性格与特色,去为他们提供未来建议。


他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爸爸的唯一,自己得到了唯一的爱。


虽然梁启超很忙,孩子又多,必然给每个孩子的陪伴都不多,但他给每个孩子的陪伴都特别,都是独属于一个人的。


我们在育儿中,并不一定太纠结一碗水端平,我们也端不平。


只要能做到,刚生二胎时,多偏爱和关注老大,让老大有足够的安全感,去爱弟弟妹妹。


然后,小宝大一些,开始争宠了,就注意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色,给到独属于他的时光与关爱。


其实就够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上善若水之随缘随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