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篇·二:伴侣与奴才

和珅篇·二:伴侣与奴才

00:00
55:49

更正 

乾隆踢永璜的事件发生在孝贤纯皇后,而非某妃子葬礼上。



和珅的自称问题 

评论区很多人说只有汉臣自称“臣”,满人一律自称“奴才”。然而音频中和珅不称臣而称奴才之来源为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第10卷,正宗9年3月,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762页:

“惟和珅、福长安辈数人,俱以大臣常在御前,言不称臣,必曰奴才,随旨使令,殆同皂隶。”

和珅、福长安均为满臣,由此说明其本有称臣之权利,而故意称奴才。再如,雍正也曾下过一道诏书要求:

“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概书写臣字。”

故而,雍正的偏好是所有人均称“臣”。然而,整个清朝前期,大臣的自称一向十分混乱。每位皇帝的偏好又都不同,所以许多满汉大臣均因自称“臣”或自称“奴才”而被皇帝斥责过。乾隆因厌倦了此种混乱而也下过诏书称:

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著传谕,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

可见,清代大臣的自称问题并非只是“汉人称臣、满人称奴才”这般简单。而和珅无论何种场合均称“奴才”可以说明其是在乾隆面前自降身段,而非本人空穴来风。


少小温诗礼

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为人爱才,好游历四方、结交天下英才。袁枚曾因听闻和珅“书蠹”之名而前往咸安宫寻见。见到和珅后,袁枚大为惊喜,当场作赞诗一首:

少小温诗礼,通侯及冠军。

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


下五旗 

满洲八旗亦有高低之分。正黄、镶黄、正蓝三旗最初为皇太极亲率,称为“上三旗”。正红、镶红、正白、镶白、镶蓝则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子、贝勒统领。顺治年间,正白与正蓝二旗易位。和珅所属之正红旗属于下五旗,故其进入紫禁城后仅能从事轿夫之类等级较低的工作。


季氏将伐颛臾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禾Ema

    精神层面的契合是最难得的,王子,你分析的太透彻啦,你的所有作品我都听过啦,你的价值观我非常认可。 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解读

  • 天道酬勤_qmu

    奴才是满族大臣的专称,汉族官员不允许使用奴才自称,汉族官员只能称臣。

  • 爱拉琴的袋鼠先生

    王子,那我觉得你的朋友可以在你的这帮粉丝里找了。特别是和你的价值观有共鸣的。

    1397888krfk 回复 @爱拉琴的袋鼠先生: 请喜欢历史的美女主动联系王子😎

  • OAALeiaGuo

    其实挺庆幸我爸妈和朋友总是认真听我讲自己的爱好啥的,他们也很支持,虽然我和朋友通常见面也就还是吃喝玩乐,但是也会分享彼此感兴趣的坑,聊一些情感问题,我觉得还是挺好的。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那种对于我像和珅对于乾隆的人(除了主仆关系),真的无法想象那种畅快有多带感

  • 六柳_Eamon

    主播,有个错提一下:在满清,称臣不是权利,称奴才才是权利。汉人若自称奴才,会被皇帝堵回去,只有满官才可以自称奴才。

  • 1775897lkdo

    那时候自称奴才的朝臣或官员首先你要是满人,汉人官员只能称臣。

  • 方木讲书

    喜欢听和珅的故事

  • 烟尽同存

    主播精神很寂寞,但听主播讲历史和客观评价很有意义,内容很精彩。支持

  • 翰nnn

    近几百年的历史人物里我最喜欢李鸿章啦 有人说曾国藩会识人左宗棠会打仗李鸿章会做官 想听听你的李鸿章诶

    1661523ruhm 回复 @翰nnn: 同求啦

  • 水姑娘8

    每天来看两三遍,咦!…又没更新,在想~王子在忙什么呢

    听书乐呵呵 回复 @水姑娘8: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