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听课】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宫廷音乐

93.1【听课】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宫廷音乐

00:00
09:26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刘雪枫。欢迎收听我的节目《古典音乐轻松听》。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歌剧《奥菲欧》,主要讲讲当时意大利宫廷歌剧的风格以及欣赏方法。


《奥菲欧》代表了十七世纪早期的意大利歌剧。在十七世纪早期,意大利半岛在地理上很明晰地划分成许多地区,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货币、计量单位和它们自己的首都城市,使节和政府。


在蒙特威尔第的时代,曼图亚城是一个重要公爵领地的中心,文艺复兴城邦的首府,和一个伟大的亲王及其家族的住处。这个城市座落于波河平原,被明奇奥河两翼所形成的湖泊包围。


从十四世纪起,这座城市及其领土就被贡察加家族统治;他们壮丽的公爵府邸,住宅和城堡的结合体,可谓宏大富丽到了极致,它本身也是这个家族同艺术关系的历史见证。


当时上层宫廷的音乐,基本可以分为宗教和世俗两条主线,世俗的音乐,包括宫廷的歌曲、重唱、舞蹈的音乐、室内乐等,宗教的音乐则主要在教堂里演奏,虽然音乐家们大多数时候是同一批人。


曼图亚城的宫廷有不同的职业分类,每个人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声乐、弹奏琉特琴或其他乐器、学习欣赏音乐——这些都是一个皇室家族成员应该具备的技巧。


像舞蹈、剑术和骑术一样,音乐技巧也被认为是构建优雅和谐的统治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在表演者和欣赏者的灵魂之间建立了一种愉悦,这被认为是社会交流的一种幸福。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孔夫子倡导的“六艺”也是异曲同工,意大利古代和中国古代精英有着同样的趣味,只是欧洲比我们晚了两千年。


当时有一个贵族叫巴尔达萨尔·卡斯提里奥内,他写了一本书《宫廷成员手册》,书里描述了一个贵族成员应如何接受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参考为意大利宫廷的一个典范:“我不会对我的成员感到满意,除非他也是一个音乐家,并且他除了能理解和欣赏音乐之外,还能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奥菲欧》的选曲“离开高山!离开涌泉!”(Laschiate I monti


(听听音乐)


这段歌词大意是:

离开高山!离开涌泉!

快乐女仙引诱着!


在这片草地上

你美丽的双足跳起传统舞蹈!


欣赏这段美妙的音乐时,我们要注意人声及合唱的风格。这段音乐,有独唱演员的重唱,有水仙女和牧羊人的合唱,也有器乐的段落,属于非常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


这段音乐,也能够代表当时宫廷知识分子阶层熟悉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元素,普及性较高的演唱技巧和难度,田园牧歌风格的题材。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欣赏歌剧《奥菲欧》的大部分贵族都具有音乐才能,并能理解声乐、抒情歌曲和各种舞曲。


但《奥菲欧》中的某些地方非常专业,变成了专业人士的音乐:例如奥菲欧的独唱,少数器乐章节和一些非常感人的二重唱和三重唱,如仙女和牧羊人的那一段。


所以,虽然音乐是流行的消遣手段,我们仍需要专业的音乐家。我们对宫廷音乐生活的所知,大部分来源于蒙特威尔第和其他曼图亚音乐家已发表的音乐。


它给我们带来研究那些人们实际上听到的音乐,如室内乐、抒情歌曲、独唱、三重唱和谐谑音乐也就是“音乐玩笑”的机会,并且展示了宫廷歌手的功力。宫廷乐队的组建包括大约十五个歌唱家,八个弦乐手,几个键盘手,琉特琴手和吉他手,还有一小队风琴乐手。


他们的工作就是为所有需要音乐的场合提供服务,如宫廷庆典,娱乐,祈祷,和其他要求音乐的特殊场景。


我们在读我们的古代文学经典《诗经》的时候,常常醉心于古代人朴素、雅致、扑面而来的比兴。在理解当时最曲高和寡的知识分子创作出的最具品味的娱乐活动时,我们要注意意大利古代的知识分子也同样具备这样的本领。


我们拿地狱里的精灵们的合唱来做一个例子。在第三幕的结束部分,前面有一小段器乐合奏的序曲,随后作为一幕的尾声,地狱的精灵们唱出对于奥菲欧拯救妻子的颂扬和感动。


耕种/种子之类的比喻,富有田园牧歌式的情调,音乐上,这段合唱也非常美,低声部营造出通奏低音的效果。


(听听音乐)


歌词大意是:

没有一项事业会是徒劳的,

就连大自然也保护着他。


他耕种了这不平整贫瘠的土地 洒下种子,他将得到珍贵的收获。

他的荣耀必将流传

人民不由自主地述说着事迹

诉说着他征服了这片海洋虚弱的咆哮、笑看南风与北风的狂怒。


(听听音乐)


感谢您的收听,我是刘雪枫,这里是古典音乐轻松听,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艺术之犬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