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6

枪炮、病菌与钢铁6

00:00
09:28

枪炮,病菌与钢铁6:病菌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枪炮,病菌与钢铁。昨天我们说到了,驯化的动物和植物,可以在同纬度快速的东西向传播,但是很少能够南北纵向传播,因为气候会阻隔,让很多作物和动物难以适应。比如墨西哥的火鸡和美国的向日葵,就被热带气候阻隔了,作者说仅仅1000多公里的距离,有时候几千年都传递不过去。比如玉米最早是墨西哥驯化的,但是几千年之后,也就是到了到公元后,才终于出现在美国东部,而且还只是个次要作物。公元900年,在培育出能适应北方气候的耐寒玉米后,才在北美广泛种植。


 


作者说纬度很重要,但他也不是唯一的因素,比如美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就在同一纬度上,但是却传播的相对缓慢,这其中还有地形地貌上的原因,德克萨斯和南部大平原,很大一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的也不适合农业种植。在欧亚大陆也是如此,新月沃地,向西很快传播到欧洲,向东传播到印度,但是再向东,就传不过去了,主要是因为冬季降雨,改成了夏季降雨,让之前的作物很不适应。然后还有沙漠和高原,甚至还有喜马拉雅山阻隔。这一下就把欧亚大陆给分割开了。直到我们打通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才开始快速交流。


 


讲完了粮食和动物的积累,我们接下来看本书的重点,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在之前我们解释了欧亚大陆更有利于农业发展,所以这个地方也就从狩猎转农业更迅速也更加彻底。粮食生产,又激增了人口,作者说,如果你单把农民和猎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单挑,那么显然农民不是对手。但是如果10几个农民一起上,猎人估计就应付不过来了, 而且农业在大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分工,出现了职业军人,也产生了精良的武器,这些加在一起,农业社会的战斗力,肯定要比狩猎的部落更强。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动物的接触就越来越紧密,而一些动物身上的疾病,也开始慢慢传递到人的身上。比如我们熟悉的天花,肺结核,流感,疟疾,麻疹,霍乱都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最近的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更是令我们印象深刻,也损失惨重。有些病毒在动物身上没问题,但是到人类这里就是灾难,比如蝙蝠与新冠病毒可以长期共存,那是因为蝙蝠本身温度就高,他可以长期封印这种病毒,但是人类达不到这么高的体温,所以就会造成极强的传染性。而这些传染病也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即便是战场上,死于传染病的,也远比死于战争的人数要多。作者说,病毒这种生化武器,要远比所有的武器都更令人恐惧。比如哥伦布到达美洲,虽然西班牙人杀人不眨眼,但病毒杀死的印第安人显然要多得多。


 


病菌的演化,和其他的物种演化没什么不同,病菌也需要找的适合自己的宿主,并且改变性状,适者生存,有的病菌甚至等待他的宿主被下一个宿主吃掉,比如新冠病毒,在蝙蝠身上,结果被人类吃掉之后,就成功的转移到了人类身上,在人的身上,他有更强烈的传播能力,也更容易感染其他人。另外,病菌也会通过一些昆虫搭便车,从而形成传播,比如蚊虫多的地方,就很容易传播疟疾。还有的病菌会造成反应,比如天花会出现皮肤受损,然后通过这种接触,进行传播。当然我们最熟悉的还是飞沫传播,打个喷嚏,病毒就跑到别人身上去了。也就是说,我们越是生病,对于病菌来说,就越是有利。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生病,而获得更加广泛的传播。


 


而我们的身体,自身也是有免疫系统的,随时随地在跟病菌作斗争,最普遍的反应就是发烧,这其实就是对抗病菌的一种方式,希望提高身体温度,来杀死病毒。还有就是白细胞快速集结,来集中搜索这种病菌,从而形成抗体。一般我们在得过一种病之后,就会自发的产生抗体,从而再次受到这种病毒攻击的时候,就会产生免疫力。甚至对于一些病毒,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感染,而获得终身免疫,这就是疫苗的原理。调动身体的识别机制,提前干掉这些病毒。于是一些病毒逐渐消失了,比如天花病毒,就在疫苗的广泛应用下几乎绝迹。


 


但是也有些病毒特别的聪明,每次他都会产生变异,从而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比如流感就总在不断的更新。还有的病毒凶残,比如艾滋病,他进入人的体内,自己就能发生新的演化,生出新的抗原,然后破坏掉整个免疫系统,所以艾滋病直到今天都没什么好办法。就是他变化太快。


 


病毒为了得到更有效的传播,他会表现出各种症状,这些症状出现,病毒的传播力就大增。我们长期在与病毒做着斗争,以竞赛的一方死亡为代价,而裁判就是自然选择。所幸的是,站在人类这个群体上,我们之前的战斗全都赢了,但是如果个体来说,谁输谁赢就不好说了,太多的人被病毒夺走了生命。基本上现在每隔几年,就会有一场大的瘟疫蔓延,这几年我们就听到过很多了,什么SARS,甲流,禽流感,猪流感,埃博拉,新型冠状病毒等等。


 


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流行病,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流行性感冒,当时杀死了2100万人,此外还有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发生在1346-1352年之间,杀死了欧洲四分之一的人口,一些城市的死亡率甚至高达70%19世纪80年代初,很多印第安人被白人带来的肺结核传染,每年死掉总人口的9%


 


病毒总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传播,这个也很好理解,人口稀疏的狩猎部落,几乎很难传播病毒, 就几十个人,病毒传着传着,这个小部落也就都死绝了,然后病毒也就都死掉了。所以很多人都说,如果新冠肺炎发生在古代会怎么样,发生在古代基本不会传播,你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就至少得十天半个月,还没等你接触到新的人,自己就死掉了,所以很难形成这么大的传播规模。当然古代的瘟疫也很惨烈,经常就是一个村子死绝作为代价的。我们看大明劫这部电影就是,当时的传染病一来,村子基本就没了,军队里那些传统军医也根本治不了,最后只能隔离出来,然后统一烧死。所以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人口越是稀少,传染病就越是流行不起来,人口越密集,传播力就越大。所以至少是农业社会,才会产生这种传染病。传染病也是农业社会开始,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致命威胁。但这还不算完,随着城市的发展,病菌的命运越来越好,早期城市里的卫生状况更加堪忧,人口密度更大,交流更加频繁,所以简直就是传染病最佳的土壤。


 


然后人类还有了世界贸易,通过这些路线,病毒就传播的更远,随着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让病毒的覆盖越来越广,一架飞机,就能把好几个新冠肺炎患者从欧洲送到国内。要没有飞机火车,基本上一场瘟疫是不可能在全球蔓延的。


 


这种疾病几乎防不胜防,因为我们天天都离不开动物,一些动物身上的病毒,对他们没什么损伤,但是却可以通过粪便呼吸等方式传递给人。然后就会在人群中广泛传播。比如麻疹和牛瘟基本就是亲缘关系,牛瘟改变性状后,传递给人。变成了麻疹病毒。还有肺结核,天花,这些都是最早在牛身上发现的,流感基本出现在猪和鸭身上,百日咳是猪和狗,疟疾则是从禽类身上传过来的。


 


病毒和病毒也不一样,有的病毒弱,所以就没造成什么恶性影响,比如1959年非洲出现了一种不明热病,从猴子身上引起的,通过蚊子传给了几百万人,但是很多人生病后,很快就康复了,而且还产生了抗体,所以这个病,没过多久也就自己消失了。


 


还有的病是因为一些不良习俗产生的,比如新几内亚地区的库鲁病,这种病主要是因为吃人肉的习俗造成的,一度感染了2万人,后来澳大利亚政府,规定不许再吃人肉,于是就结束了这个病的传播。这个病毒也就消失了。但尽管消灭了这些病菌,却不能说我们取得了胜利,甚至还有更大的麻烦,更大的威胁等待着我们。那么这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人类屡战屡胜,科学也越来越发达,但是传染病的威胁却越来越大了呢?我们明天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