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17《陌上桑》:喜剧与叙事诗

【秦汉魏晋南北朝】17《陌上桑》:喜剧与叙事诗

00:00
20:29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⑵,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⑶,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⑷,桂枝为笼钩⑸。头上倭堕髻⑹,耳中明月珠。缃绮⑺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⑼见罗敷,脱帽着帩头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⑽观罗敷。

使君⑾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⑿?“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⒀罗敷:“宁可共载不⒁?”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⒂。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⒃,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⒄,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⒅,鬑鬑颇有须。盈盈⒆公府步,冉冉⒇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释

⑴ 陌:田间的路。桑:桑林。

⑵ 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⑶ 喜蚕桑:喜欢采桑。喜,有的本子作“善”,善于、擅长。

⑷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⑸ 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⑹ 倭(wō)堕髻(jì):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

⑺ 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⑻ 帩头: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⑼ 少年:古义十至二十岁的男子。

⑽ 但:只是。坐:因为,由于。

⑾ 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⑿ 姝(shū):美丽的女子。

⒀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⒁ 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

⒂ 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⒃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宝剑,荆轲刺秦王 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⒄ 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⒅ 晰:同“皙”。

⒆ 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⒇ 冉冉:走路缓慢。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

 

“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赏析

汉乐府出现之前,中国古代的诗歌较少有叙事长诗。由此,这篇《陌上桑》作为一首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汉乐府叙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写作手法方面,《陌上桑》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手法。作者写秦罗敷的美貌,并非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写环境美和器物之美来衬托她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无论是行者还是少年,无论是耕者还是锄者,都倾慕她的美丽,激起读者的想象。

 

此外,《陌上桑》的叙事方式也极富喜剧性。如第二段的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以及最后一段对丈夫的夸赞,可以看出秦罗敷不仅口齿伶俐,还暗带调皮,使得那位盛气凌人的太守浑身不自在,羞愧难状。这种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风格之中的乐府诗篇,体现出一种智慧和乐观。与《孔雀东南飞》《东门行》等体现的悲慨和亢烈相比,《陌上桑》代表着汉乐府又一种重要的艺术精神,这种喜剧表现形式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月朗星稀c

    沧溟先生,生日快乐🎂🌹这些天我在想,文学于我们普通听众有何用?欣赏它的文学艺术之美和从中窥见历史?我想最重要的是它对生命的叙述,唤起了我们对人生的认识,我们不仅是在读文学作品,更是在审视自己的人生,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点亮生命🍀这使君较之《汉广》里暗恋的小伙子,未免相形见绌。“倾慕有度”,想起先生说,“受到圣人的教化而有度,而有分寸,既质朴又善良,既热烈又不失分寸。儒家在思想上标举‘仁者爱人’,是肯定所有的致良知,人类所有善良的情感;在方法论上是讲求‘中庸’的,中庸是一种大智慧,关键就在于度和分寸的把握,过犹不及”,深以为然!人体会世间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到一个度的根本上,得乎中道🍵

    小土雨 回复 @月朗星稀c: 写的真好!学以致用最好的诠释。学习!

  • 徐徐山里风

    罗敷独白幽默风趣,像个小孩纸展示自己宝贝般夸耀夫婿,使君面子无处安放,算了,她老公那么优秀,我还是别丢人现眼了~

  • 小才能

    从唯美情诗,最美诗词,语文启蒙课,再到中华诗史,从先生这儿汲取了太多知识,不仅仅是诗词方面的,拜服先生的博学!特别喜欢听先生讲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感觉更有意思,因为这些字里藏着我们民族的基因密码,掌握好了,能更好的传承我们的文化,跟随着先生也让自己想成为更努力更好的人!

  • 定明于心

    先生安好

  • 阿鱼xiyu

    学一些感兴趣的,虽然现实世界没有啥用,但是对自己的精神提升是潜移默化的。一枚主妇,也要诗意生活的。致谢老师o(^o^)o感恩遇见

    独抱幽芳qsyyxbyscl 回复 @阿鱼xiyu: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 葳蕤830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 石一宁近视防控体系

    17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⑵,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⑶,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⑷,桂枝为笼钩⑸。头上倭堕髻⑹,耳中明月珠。缃绮⑺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⑼见罗敷,脱帽着帩头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⑽观罗敷。 使君⑾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⑿?“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⒀罗敷:“宁可共载不⒁?”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⒂。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⒃,可值千

  • 菡萏泪

    陌上桑,中学课本的名篇,如今听郦师再解读陌上桑,感觉又回到中学时代

    阿鱼xiyu 回复 @菡萏泪: 微博里的你也来到这里

  • 我是筱悠

    听老师的诗词课会上瘾。听的多了,我决定先从老师的最美情诗开始,一篇一篇整理出来,加上故事,做个专辑。

    小径红稀205 回复 @我是筱悠: 我二年前就这样做了,收获满满。

  • 小鹿纯子eve

    我的为什么今天才更新?好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