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伯纳德·赫尔曼:让希区柯克的电影拥有灵魂

9.伯纳德·赫尔曼:让希区柯克的电影拥有灵魂

00:00
14:32

Bernard Herrmann作品推荐:

《惊魂记》(Psycho)

历史价值:4星

聆听指数:2.5星

《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

聆听指数:3星

伯纳德·赫尔曼:让希区柯克的电影拥有灵魂



1941年,奥逊·威尔斯前往好莱坞拍摄《公民凯恩》,他邀请自己在水星剧场的伙伴伯纳德·赫尔曼为该片配乐,两人从30年代起便结下了友谊。此时的威尔斯刚通过广播剧积累起一些名声,而赫尔曼则长年为电台和剧场音乐服务。


这是两人首次有机会在好莱坞的大银幕上施展才华。谁也没想到,这样两个年轻人竟然创作出了好莱坞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奥逊·威尔斯因该片一炮而红,但伯纳德·赫尔曼的音乐却没有引起轰动。


同年,赫尔曼还为另一部影片谱写了音乐:威廉·迪亚特尔(William Dieterle)导演的《黑夜煞星》(AllThat Money Can Buy)。该片的光芒完全被《公民凯恩》所掩盖,但赫尔曼却凭借这部配乐赢得了他职业生涯中唯一一座奥斯卡奖杯。


不过,当人们提到赫尔曼的代表作时,大多忽略了《黑夜煞星》的存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赫尔曼也曾谱写出一些优秀的配乐作品,比如:《简爱》(Jane Eyre)、《醉汉广场》(HangoverSquare)、《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和《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等等,但直到他遇见希区柯克,才真正迎来了事业的高峰。


1955年,希区柯克邀请赫尔曼为其执导的黑色喜剧片《哈里的麻烦》(Trouble with Harry)配乐,从此开启了两人的合作序幕。很快,这对组合便迎来了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赫尔曼也一举奠定了好莱坞电影配乐大师的地位。


1958年,已名声大振的希区柯克开始拍摄电影《迷魂记》(Vertigo),一部关于爱情、欺骗和疯狂的电影,由詹姆斯·斯图亚特和金·诺瓦克出演,影片的结局不再是好莱坞式的“大团圆”,而是主人公的激情最终毁灭了彼此。


赫尔曼从瓦格纳的音乐中汲取灵感,用小提琴和长号构筑了极富浪漫气息的狂躁氛围,影片中每一处暗示都与音乐动机同步。赫尔曼用迷幻的管弦乐来渲染主人公的精神迷恋。影片结尾处,弦乐又摇身一变,演绎出浪漫典雅的抒情与感伤,用渐进式的音效慢慢将影片的气氛推到顶点。《迷魂记》是希区柯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赫尔曼发行的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原声带。


第二年,他与希区柯克再次为观众奉献了一部经典之作:《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有人认为,《西北偏北》是希区柯克最出名的影片,或者与《后窗》不相上下。可以肯定的是,该片是希区柯克电影里外景拍摄最出色的一部。众所周知,希区柯克擅长拍摄封闭的室内戏,对外景并不热衷,《西北偏北》则展现了少有的宽广视野。片中,加利·格兰特从英国的山顶开始穿越整个国家,警察与谋杀电话之间的追逐,惊险的大爆炸等场面频繁刺激着观众的眼球。


为了烘托惊险刺激的画面,赫尔曼在序曲中即展现出狂乱不定的节奏与暗藏杀机的和声,瞬间营造出经典的悬疑片氛围,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为了配合影片的情节展开和场景变化,赫尔曼还谱写了一支较为明亮的主题旋律和一些悠长的管弦乐片段。整部配乐体现出十分丰富的情绪变化。


1960年,希区柯克拍摄了又一部经典影片:《惊魂记》(Psycho)。在创作过程中,希区柯克要求赫尔曼不要在浴室谋杀那场戏里加任何音乐。然而,赫尔曼却坚持认为音乐在那场戏中是必须的。他很快为这段浴室谋杀写了一段音乐。希区柯克听后大为赞赏,随即改变了想法。


希区柯克为这场浴室谋杀留下了惊悚片历史上的一个经典镜头,赫尔曼用小提琴制造出的咄咄逼人的杀气则在电影音乐史上留下了同样不可磨灭的印记。它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画面带来的冲击感。“观众能听到,每一次刀子刺在女演员的肌肤上时,小提琴就变换一个音调,这确实相当吸引人。”赫尔曼后来这样回忆道。


这三年,是这对黄金组合携手“狂飙突进”的三年。他们的巅峰期正好遇上一个复杂多变的年代。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电视行业的崛起打破了电影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电影音乐中运用大型管弦乐队的作品越来越少,战后成长起来的观众偏向于更流行化的听觉趣味,并且,由于电影题材的多样化,爵士乐、摇滚乐和电子合成器开始大量出现在电影音乐中。


作为一名严谨的管弦乐大师,赫尔曼并不为潮流所动,而是专注于挖掘传统管弦乐在和声与配器方面的表现力;同时,他又与当时的主流风格保持着距离,他不喜爱大编制的交响化配乐,也不喜欢排山倒海的华丽曲调。他更偏爱使用规模较小的乐队,并善于谱写现代风格的乐段。


与希区柯克为数众多的经典影片相比,1964年的《玛尔妮》(Marnie)显得寂寂无名。赫尔曼为该片谱写的配乐依旧充满了张力与矛盾:既有生机勃勃的号角,也有小提琴杂乱无章的狂舞,同时也包含有舒缓平和的曲调,某些乐段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辉。这部作品,也成为了他与希区柯克最后的狂欢。


事实上,赫尔曼与希区柯克的合作时间只有11年,当人们谈到赫尔曼时,往往只对这11年里的作品津津乐道,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位作曲家拥有长达35年的配乐生涯。


好莱坞电影音乐史上再难找出第二个人像他那样,对一名导演如此“忠贞”。在与希区柯克合作的11年里,他只与少数几位导演合作过,几乎将自己最旺盛的创作生命全部奉献给了希区柯克。


纵观赫尔曼的配乐生涯,他从来都不是高产的创作者,从未一年谱写过十几部配乐。并且,赫尔曼显然不属于八面玲珑的配乐家,人们很难想象他为科幻片或者史诗片配乐。


他的作品数量虽然有限,但留下的大多是佳作,其艺术成就也主要集中在悬疑片和惊悚片领域。赫尔曼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该作同样成为了被后人铭记的经典。


在希区柯克电影盛行的年代里,伯纳德·赫尔曼绝对是好莱坞悬疑惊悚片的首席配乐家,他在这一领域做出的开创性成就几乎无人能及。


大卫·拉辛(David Raksin)对赫尔曼曾有这样的评价:


所有为电影创作过音乐的作曲家中,大概最引人注目的名人是我的朋友和同事伯纳德·赫尔曼……他用音乐给予电影多么丰富的价值,试着想象《惊魂记》的淋浴场景如果没有赫尔曼的音乐会是什么样子,或者在《出租车司机》中,他在地球上唤起的苦痛境况,还有他注入到《幽灵与未亡人》里美好的伤感色彩。像这样的音乐不会来自一个在灵魂上对刺耳的调子唠唠叨叨抱怨的人。


与他的好莱坞同行相比,赫尔曼显然更富有现代精神。当黄金时代的配乐家们还沉迷于高度戏剧性的华彩乐章时,赫尔曼已经开始运用更加尖锐的乐句刻画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他从来不靠电子合成器来制造氛围,他对管弦乐音效孜孜不倦的探索令人钦佩,并且总能让某个乐段自然融入到电影情节中,但又能独立于电影之外,成为少数非常耐听的悬疑惊悚类原声音乐。


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得赫尔曼的作品几乎从各个方面超越了经典电影音乐的谱系。他的旋律总是显得极为克制,极少使用华丽的煽情乐段;整部原声的结构则通常是模块化的;和声织体已经与晚期浪漫派风格渐行渐远(尽管在一些抒情性乐段里,依旧能够隐约辨识出19世纪末的遗风),虽然没有脱离调性规则,但模糊了大调与小调的界限,使音乐呈现出中性化的气质。


黄金时代的作曲家们善于谱写长篇幅、高度戏剧化的乐章,并依据“音画同步”的法则将音乐精确调整到与每一个场景相匹配,乐句的行进与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以及情节的发展时刻保持同步。赫尔曼打破了这一刻板的规则,他认为音乐不应该一五一十地反映画面内容,倘若音乐对叙事表现得太多,反而会削弱电影的整体表现力。


赫尔曼的理念与电影艺术后来的发展趋势是吻合的。他将音乐作为一种与情节和画面相呼应的艺术载体,主要功能是渲染和升华,而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



下面,我们将以赫尔曼早期、中期和晚期各一部代表作为例,来探寻这位伟大作曲家的创作历程。


早期代表作:《公民凯恩》


初出茅庐的赫尔曼在他的这部电影配乐处女作中借鉴了马克斯·斯坦纳式的古典小品风格。原声音乐总共有40个乐段。其中包括端庄纯正的古典小品,紧张低沉的弦乐吟奏,气势磅礴的铜管轰鸣,还有一首古典美声唱段,是一部风格涵盖很广的作品。


虽然此时的赫尔曼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但音乐中已经流露出对管弦乐紧张音效的偏爱。原声带中最吸引人的仍是那些浅吟低唱中暗含紧张情绪的片段,大量的管弦乐弱奏为影片营造出肃杀之气。虽然仍有明亮欢快的乐段点缀其中,整部配乐依然被巨大的不安感笼罩着。


这些音乐已经有了后来赫尔曼式音效的雏形。在管弦乐音效的实验上,青年时代的赫尔曼已经开始注重对节奏和强弱音的处理,少有平铺直叙式的悠扬婉转,尤其是铜管组突如其来的释放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尝试也为他成熟期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中期代表作:《惊魂记》


处于创作生涯巅峰期的赫尔曼在这部配乐里将自我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与早期作品相比,《惊魂记》体现出更加收放自如的旋律雕琢和更加游刃有余的音效控制。


开场的一阵喧嚣后,是数段极为安静的弱奏,仿佛在酝酿下一次爆发。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谋杀案发生了,弦乐组突然发力,用一连串不和谐高音把气氛推向高潮。随后,乐队又回到暗流涌动的状态。


与《公民凯恩》不同,这次赫尔曼在旋律上下足了功夫,同时也令观众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加上弦乐组的狂躁乱舞,使音乐呈现出摄人心魄的诡谲风格。


乐队即便在弱奏部分也有着跌荡起伏的戏剧效果,其表现力明显比《公民凯恩》有了长足进步,不再只是满足于单调得有些沉闷的音效铺陈。而弦乐的间歇性发作则是配乐中的点睛之笔,与频繁的弱奏部分相映成趣。


晚期代表作:《出租车司机》


这是赫尔曼的天鹅之歌。他不再拘泥于管弦乐,而是加入了萨克斯和架子鼓等流行元素,打击乐的运用和流行化曲调使整部配乐带有浓厚的都市气质,可听度很高。


与此同时,赫尔曼那标志性的紧张音效仍得以充分展现。尤其开场主题中,由缓而急的架子鼓节奏引导乐队由弱到强的声音变化,迅速将影片的总体氛围烘托出来。这种独具一格的配器手法体现出赫尔曼晚年对悬疑惊悚类配乐登峰造极的驾驭能力。随后萨克斯奏出一段悠扬的爵士旋律,与架子鼓和乐队营造出的渐强的不协和音效交替进行,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这支爵士旋律在后面的某个乐段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并在结尾处再次重现了架子鼓和乐队的不协和音效。


整部配乐在流行与尖锐、舒缓与紧张间不断转换;乐段与乐段间充满了矛盾与对立,很多乐器在不同乐段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在旋律和音效的组合方面,赫尔曼再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而那支充满都市韵律的略带感伤情调的爵士旋律,可以看作是这位悬疑惊悚配乐大师最后的告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榛果糖

    《惊魂记》那段配乐确实很好……配合那段剧情

    何垣 回复 @榛果糖: 是的,我也非常喜欢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