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97期: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吹快乐教育!

2019-697期: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吹快乐教育!

00:00
14:47




教育中,最怕的就是“孩子高兴就行”。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很难坚持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阻碍,最终无法做成任何事。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因为出彩的表演,易烊千玺圈了一众妈妈粉。


易烊千玺,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真是个宝藏男孩:

中国舞、民族舞、街舞、拉丁舞都不在话下;
钢琴、架子鼓、笛子、吉他,更是样样精通;
书法、国画、跆拳道,也都能hold住; 更重要的是,演技还在线......

马伊琍曾发微博说:易烊千玺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演员,处处透出成熟和稳定。




这个集颜值与才华于一体的男孩,少年得志,风光无限。


然而,只有他和他的父母知道,这台上的三分钟,却是台下十年功的坚持啊!


有记者曾问他:“18岁当天最想做什么事?”


他回答说:“特别放肆地玩一把。”


自从出道后,易烊千玺的人生模式就只有这样:学习、工作、吃饭、睡觉。


易烊千玺的母亲曾说:


“应该没有几个人可能经历过,我跟千玺之间的这些东西,真的很辛苦。”


让妈妈欣慰的是,易烊千玺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在《熟悉的味道》这档节目中,他曾经向母亲吐露心声:


“北京的大太阳晒得人又热又困,小时候那段最辛苦的时候您一直陪在我身边,鼓励我。”

“我也记得您那时候对我说的话: 现在辛苦一点,以后一定就能很幸福。”

“谢谢你,我亲爱的妈妈。”


哪里有什么横空出世?


少年成名的背后,是自己“头悬梁锥刺股”的百炼成钢,是父母的“绝情”奋力托举。


好的父母,对孩子都有点“绝情”,因为他们知道,对孩子“绝情”,才是真的对孩子负责,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绝情”的父母,舍得历练孩子

 

早上七点半,熙熙攘攘的哈尔滨街头,一个盲童女孩手持盲杖,敲敲打打,小心探路,一步步前行。


她的身旁,年轻的妈妈一直默默跟着,不远离,也不贴近……


母女之间,始终保持着三四米的距离。近了,妈妈怕女孩听到自己走路的声音,知道自己在旁边;远了,妈妈又担心不能一个箭步赶上……


这就是曾经感动全国的11岁盲童女孩高雅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提起让女儿“独自”上学的初衷,高雅妈妈很是感慨。


她说,刚开始时自己每天会牵着女儿的手,送她上学,但考虑到总有一天,自己和孩子爸爸都要离开她,所以妈妈下定决心,要让她独自上学。


为了让女儿“独立”上学,高雅妈妈做了很多功课:路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建筑物和路标,怎么识别自行车,找不到路了怎么办……


从家到学校,这条路,女孩走的艰难,妈妈爱的更艰辛。


因为,她就像个影子一样,始终伴随在女儿身侧,目视着她,走过96级台阶,368米路程,数千次敲打路面……


“总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希望那时,她可以独自面对。”


动画片《鹬》中,鹬妈妈不但当着鹬宝宝的面自己吃掉了美食,还狠心把鹬宝宝赶到海边,让它自己去觅食。


觅食的路上,险象环生,鹬宝宝一次次想要求助妈妈,妈妈却狠心地拒绝了。


鹬宝宝看着转身离去的妈妈,再次鼓足勇气,去和海浪搏击,一番努力下,它终于觅食成功。


高雅妈妈、鹬妈妈,这些狠心的妈妈,有多“绝情”,对孩子就有多深情。


因为他们明白,现在狠心推孩子一把,让孩子去历练,将来他才能行更远、飞更高。


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有点“绝情”,舍得放手,把孩子推出去,历练孩子,让他自己长出翅膀,独立飞翔。

 



“绝情”的父母,舍得管孩子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过一个“熊孩子”的故事。


亲戚家上4年级的熊孩子,猝不及防伸出手,想要推自己怀孕的嫂子,幸亏自己就在身边,一下子扶住了嫂子。


而这个孩子,之所以用力去推孕妇,只是因为“看到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流产。”


令网友更气愤的是,亲戚的态度,亲戚不但没有纠正孩子的错误,还护短说“他还是个孩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虽小,但若不加管教,不懂规则,总有一天会长成熊大人,漠视规则。 


《伊索寓言》中,那个被判了死刑的小偷,如果在他小时候开始小偷小摸,把偷的东西带回家时,妈妈告诉他“偷盗是可耻的”;


而不是笑着提醒他“别让人看见”,他也许不会一步步踏进罪恶的深渊。


一年前的那辆重庆公交车上,那个错过站下车的大姐,如果能遵守乘车规则,耐心等到下一站,也不会因为她一人错过一站,让14人错过了一生。


李玫瑾教授说,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趁早。


商场里,一个男孩把粥撒在了地上,母亲让孩子自己跪地打扫,一个小小举动,让孩子学会了承担后果;


地铁站口,一个小男孩问妈妈,地上的“小脚丫”是什么,爸爸妈妈奶奶,三个大人排起队,给孩子做了一次示范,把规则的“种子”深埋进了孩子的内心。




教育学家洛克曾说: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


而后,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绝情”的父母,舍得管教孩子,让孩子从小懂规则、知礼节,更会在孩子犯错时,不包庇不纵容,懂得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

 


“绝情”的父母,舍得“逼”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知乎网友手不软说,自己5岁开始学习钢琴,这一路的坚持,绝非说说那么简单。


这中间,练不好琴会挨打,上不好课爸爸会让她一路跑回家,多少个日夜自己对着钢琴痛哭流涕……


而她这一坚持,就是20年。


“我还是很感谢爸妈逼我至此的,艺术确实是很美好的事物,让你一生不孤独,如今,我也能靠弹钢琴这门技艺自食其力。


学一个领域,不是简单学习掌握它,而是从中感受到坚持的力量,而这份坚持,是你做成任何事都要具备的。


还有,我觉得我学钢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受是,很多事情,我可以拨开云雾,看清它的真实。


这些事,不只是艺术上的,更多是对我生活的指导。


至今,感恩。”


蔡康永曾说过一段话:


15岁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喜欢你的人约你去游泳,你说不会;


到了18岁觉得学英语很难,放弃学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父母“绝情”一点,孩子长大后的遗憾才能少一点,选择面才会宽一些。

 

有人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好父母,都“绝情”,他们会适当逼孩子一把,鼓励他再坚持一下下,不让孩子的第一次放弃来得那么早。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蝴蝶正在艰难地从那个小口里一点一点挣扎出来。


有个好心人看见了,他决定帮助蝴蝶。


他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了。


但是,这只蝴蝶在以后的时间,都只能很可怜地带着臃肿的身子和瘪塌的翅膀爬行,它永远也没可能飞起来了。


这个好心人并不知道,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这是上天的安排。


它要通过这一挤压过程,将体液从身体压到翅膀,翅膀才能获得力量,才能在破茧而出后振翅飞翔。


我们的孩子,就是那只准备破茧而出的蝴蝶,在他的成长路上,有些苦,有些难,有些经历,必须他亲自去经历。


如果父母不舍得放手,事事包办,怕孩子吃苦,不给他成长的机会,长大后,他也会如同断了翅膀的蝴蝶,永远飞不起来。


请告诉孩子,成长没有捷径。


未来,是和自己死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而成长的路上,父母唯一能为孩子做的,就是提供机会,让他亲自参与到自己的人生建设中来。


也许,孩子小时候,体会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但终有一天,他会微笑着,感谢父母当年的“绝情”。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私信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28883xfgt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