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康河没有青荇,徐志摩为何“撒谎” | 窦昕

《再别康桥》| 康河没有青荇,徐志摩为何“撒谎” | 窦昕

00:00
16:4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窦昕。上一期我们提到了中国现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流派——新月派。新月派有哪些代表诗人还记得吗?对,有胡适、梁实秋、闻一多、陈源、徐志摩等等。


今天,咱们要讲讲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是梁启超先生的关门弟子,也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忘年交,是胡适最要好的朋友。这个人才华横溢,又充满争议。有人说他痴情,有人说他薄情。他虽然只活了35岁,江湖上却一直都有他关于的传说。


你猜到是谁了吗?对,他就是徐志摩。我们今天会一起来品读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读诗之前呢,我们得先读懂这位诗人。




徐志摩原名叫徐章垿。据说他小时候,有个叫志恢的和尚,摸过他的头顶,这一动作叫做摩,摩是达摩的摩。他预言说“此子将来必成大器”。他爸爸从此就记在了心上,后来把他名字改成了“徐志摩”。


他从小家境优渥,过着舒适的公子哥儿生活。徐志摩的家族也很有意思,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比如咱们熟悉的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没想到吧?这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竟然是亲戚……


那徐志摩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说他痴情还薄情呢?那是因为,徐志摩天生热爱自由,不愿意被任何人、任何事所拘束,因此也很任性。这种性格,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一直左右着他的选择和生活轨迹。


也因为这种性格,徐志摩的感情之路十分坎坷。他19岁跟张幼仪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在那个时代,19岁结婚是不算很早的,跟咱们现在很不一样。不过,徐志摩对这桩包办婚姻一直心怀不满,甚至难以忍受。6年后,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结识了心中的女神林徽因,一心想要追求自由的恋爱,不久便跟张幼仪离婚了。


然而,林徽因因为徐志摩有妻子、儿子,没有接受徐志摩的爱,最终不辞而别。


虽然情场失意,但在英国和剑桥大学的时光,给了徐志摩极大的影响,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1921年他离开过剑桥大学,写下了《康桥,再会吧》。1928年,徐志摩再次离开剑桥大学,在回国的船上,他思绪万千、心潮澎湃,于是把心中的怀念与热爱,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

说到这,你可能有点晕。到底是剑桥还是康桥?其实,这只是翻译的不同而已,Cambridge School,可以翻译成康桥,不过我们现在一般都翻译成剑桥。

 


为什么徐志摩对康桥有这么深的执念呢?因为正是在这里,徐志摩作为诗人的灵性被开启,被唤醒了。就像徐志摩自己说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康桥)虽然只是一所大学,但对于徐志摩来说,却是一位极为重要的良师益友。也正是因为诗人的天性被启发,徐志摩之后写作、出版了一系列的诗集,比如《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等。


那徐志摩跟康桥之间到底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徐志摩24岁的时候,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当时他了解到剑桥大学有一位哲学家——罗素教授。徐志摩认为他的思想“冷静、锐利、千变万化”,一下子就被罗素老师圈粉了。于是他马上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业,毅然来到了英国。

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放在今天都非常难得,但徐志摩只为了自己对一个人的向往,就毫不犹豫地抛掉,你看,他是不是很追求自我?


不巧的是,等徐志摩赶到英国时,罗素已经远走他乡,离开了剑桥大学,徐志摩与他擦肩而过。后来,徐志摩在朋友的帮助下,留在了剑桥大学读书,也跟那个地方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那徐志摩心目中的康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诗里,透过徐志摩的双眼,走进康桥,去看一看当时的风景。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开头第一节这四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写出了离别时那种淡淡的忧伤。说起写离别的诗,你肯定读过不少,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再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那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诗跟《再别康桥》好像有点不太一样?


李白跟汪伦告别,王勃送别杜少府,王昌龄送走了辛渐。而徐志摩呢,招招手,告别了谁,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而是转向了自然景物,不落俗套,给人清新飘逸的感觉。


我们接着往下读第二小节: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这几句写的很美,就像一副风景画。你看,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纤细的枝条随风轻轻地摇摆,像身姿婀娜的新娘子。柳树的身影映在水中,微微荡漾,也在诗人心上激起千愁万绪,无限的欢喜,夹杂着无限的眷恋。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意象,柳树和夕阳。




我们先说说柳树,柳树的“柳”和留下的“留”谐音,在汉代时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柳树常常被赋予离别的含义。比如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可以看出,徐志摩也沿用了柳树的送别含义。


实际上,不只是咱们中国人给柳树赋予了人的情感,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西方艺术中,柳树下垂的枝条,被认为是悲哀的。英国文化中,人们看到柳树垂到水面上,泛起点点涟漪,就称之为“哭泣的柳树”;在英国文学中,柳树还有遗弃的意思。


徐志摩常年留学国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有学者也认为,这几句诗除了蕴含离别的愁绪,诗人还借助西方视角下的柳树,表达了爱情中被遗弃的心碎。


我们继续看夕阳这个意象。你知道吗?在古代,婚礼一般是在黄昏时候举行的,这也是为什么婚礼的婚字,右边是一个黄昏的昏。因此,“夕阳中的新娘”,也沿用了这个意思,寄托了爱情,也寄托了相思。


我们继续下一小节。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河的感情如此深厚,甘心与它融为一体。这里的核心意象是“青荇”。


还记得《诗经》里那首著名的《关雎》吗?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所以,这里的青荇,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把康桥比喻成爱慕的女孩子,内心充满了难舍难分的感情。不过,有学者考证过,康河里其实是没有青荇这种植物的。这也许是诗人希望用咱们比较熟悉的意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的情感继续涌动着,眼前的水已经不是水,变成了天上的彩虹;水藻里飘着的,是五彩斑斓的梦。彩虹你肯定见过,是不是非常绚烂,非常美好,但是却十分的短暂,就像诗人在康桥大学遇到的稍纵即逝的美好爱情。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感情继续发酵,整个人仿佛飞到了天空,在银河里撑起了一叶扁舟,船上载的不是人、不是货物,而是熠熠生辉的星星。你看,徐志摩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别致。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康河的美景让诗人沉醉,情不自禁地想唱歌,但马上又意识到,自己将要离开,跟这个美好的地方阔别,于是他的心顿时沉了下来。


我们读到这里,也不由自主的跟着伤感起来。这里看似情感要喷发,却又及时的收住了,拿捏地恰到好处。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全诗的结尾,句式和内容都回应了开头第一节。只不过,这几句传递出的情感,已经没有了开头的清新和灵动,而是充满了忧伤。诗人的感情在最高昂的部分,戛然而止。最后,悄然离去。


品读完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在徐志摩的眼中,康桥像美丽动人的女子,让他割舍不下。除了丰富的想象,和咱们刚刚提到的独特的意象,柳树、夕阳、青荇,等等,这首诗还有哪些特点呢?


那么,我们就借用另一位新月派诗人闻一多的说法,来看看《再别康桥》的别致之处。


闻一多曾经对现代诗提出了“三美”的要求。美学有五种美——“建筑美”、“雕塑美”、“绘画美”、“音乐美”、“文学美”。而我们所说的“三美”其实是其中三个,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那《再别康桥》这首诗里有没有体现这三美呢?


“音乐美”是指节奏舒畅、合辙押韵,读起来就像音乐一般悦耳。在这首诗里的最后一节,“来”、“彩”,都是押韵的,符合音乐美。


“绘画美”是指景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如同在眼前,你看,我们读“软泥上的青荇”,“榆荫里的一潭”,画面感是不是很强,符合画面美呢?再加上他使用了很多色彩明快的词眼,就更加点缀了这个画面。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结构规整,语句长短有规矩。这首诗单句字数在6到8个字之间,长短穿插,错落有致,也符合建筑美。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天生热爱自由,不受拘束。他也是一位天生的诗人,留下了很多佳作,比如说《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通过柳树、夕阳、青荇等意象,描绘出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也暗含着诗人爱情失意的伤感。到底是为了哪一段爱情,还是为了哪一种爱情而伤感,留给我们的猜测,才是最有意思的。那么此时正在听着我们节目的你是怎么想的呢?你可以翻开他的诗集读一读,去看看徐志摩那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在评论区里留下你对志摩的印象。


我是窦昕,下期再见,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紫羽轻风

    窦大神的声音超棒,不仅gat到了知识,耳朵也是享受

  • 奕奕爱听

    讲的真的很好,拓展知识。

    1896366erzm 回复 @奕奕爱听:

  • 秋天的美玉

    窦老师哈哈哈

  • 港湾路琴弦

    名著是精点,就是精点到比中国银行的钱还多,我们中国银行的钱的只有186.50元,而这本名著不是我们一线员工能承受的起的。👌👌

  • 小狐狸000盼雪

    轻轻的我来了,我们正如同轻轻的我走了

  • 1390731soym

    徐志摩: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 空无幽静

    听窦神讲解,学好大语文。

  • Shawn轩轩

    窦神真有播音员的潜质,讲的好声音还好,就是太辛苦了,好好保护嗓子

  • 听友86596215

    窦老师真棒!

  • 港湾路琴弦

    谢谢主播讲时精讲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