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大收官》1

《温庭筠大收官》1

00:00
11:58

或许是因为祖籍没有带给温庭筠一丁点实际的好处,或许温庭筠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人,喜新忘旧,后来他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结果又自称为“杜陵游客”,把杜陵当作了家乡,在《商山早行》中说“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样一个感性的诗人,没有想到终有一天会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也就没有白居易那种自觉性,用诗歌来认真地记录下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结果等到他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大家赫然发现诗人已经长到二十三岁了。至于他出生的时间,包括青少年的事迹,几乎是一片空白。

  《旧唐书》介绍说,温庭筠相貌比较引人注目,当时有“温钟馗”的雅号,有人因此想象他可能是大耳,肉鼻,阔嘴。盛唐时期的那些才子,个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望之如仙人。李商隐有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读者说这里所写的就是晚唐的衰飒。晚唐布满阴霾,荷叶枯萎,连才子的相貌也今非昔比,想想真让人叹息。相貌不堪入目的才子,往往命运坎坷,温庭筠也没有例外。《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更重要的是,温庭筠的“八叉”总是在考试时出现,而不是在游戏休闲的时候。他押的是“官韵”,也就是说,温庭筠具有考试的天赋,这是其他才子所无法比拟的。许多才华横溢的大文人,私下里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可一到考场就双腿发软,甚至连基本的八句诗都凑不出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温庭筠都应该在考场上顺风顺水,可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温庭筠的轶事,大多是描述他在考场上的失利。二十八岁时,他赴京应试,铩羽而归;三十六岁时,又名落孙山;四十四岁,被撵出考场。为什么温庭筠在考场上一再受挫呢?

公众号:秋语荷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茗茶轩主

    感觉拱手礼说反了吧?

    秋语荷塘 回复 @茗茶轩主: 没有啊

  • sizhong110

    时间长

    秋语荷塘 回复 @sizhong110: 是啊

  • 1533680mugu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秋语荷塘 回复 @1533680mugu: 是啊

  • 随遇而安8985

    老师辛苦了,哈哈哈我也知道了我们女性恭迎摆放的手势我从头开始学吧

    秋语荷塘 回复 @随遇而安8985: 好嘞

  • 天地一马万物一指

    😄估计快到李商隐了

    秋语荷塘 回复 @天地一马万物一指: 快啦

  • 月影西窗琼阁主

    哎呀,更新了呀,温八叉终于完了啊,还是喜欢李商隐。

    秋语荷塘 回复 @月影西窗琼阁主: 好吧

  • 1523197ylhz

    老师辛苦了!!温庭筠的诗感觉还是差一点!!

    秋语荷塘 回复 @1523197ylhz: 哈。会说他的词的。过两天

  • 再生缘_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