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富不过三代

79.富不过三代

00:00
30:27

第七十九集  富不过三代

 

公元252年,吴帝孙权病逝。太傅诸葛恪,立太子孙亮为帝,自己独揽大权,导致朝政大乱,此后历代丞相专政,吴国逐渐走上衰亡的道路。


孙权一生统领东吴,功绩辉煌,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美名。可是为什么他死后,子孙却软弱无能,朝政大乱了呢?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在吴国宫廷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公元252年,吴主孙权病逝,太子孙亮即位。孙权活得很久,但再久也终究是要死的。孙权死时,继承人孙亮只有十岁,这又是一个很可悲的小皇帝。


孙亮当然没有能力主持朝政,所以孙权临终时让太傅诸葛恪帮助孙亮,辅佐朝政。可见历史是不断重演的,只不过每一次的人物和事件不太一样而已。


司马师听说孙权已死,认为这是个大好的机会,于是派其弟司马昭领兵十万,三路进发前去攻打东吴。


而东吴这边,诸葛恪自然要负起责任。可此事重大,他又不能一个人擅自做主,于是找来老将丁奉商量应战之事。丁奉当然愿意前往,因为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魏将胡遵是司马昭派出去的大将,他来到东吴,远远看到丁奉率一支小小的船队出来,觉得不过就三十艘船而已,再看看丁奉的布阵,又嘲笑说丁奉的本领也不过如此。


我们从开头看到现在,可以发现一个将领只要讲出这种轻敌的话,通常是要失败的,因为骄兵必败。


胡遵见丁奉兵少,以为他不敢靠岸,所以未加提防,其实丁奉在船舱中,埋伏了大量士兵,船刚一靠岸,丁奉光着上身率领吴军将士,奋勇杀敌。


人要不要穿衣服,穿什么衣服,穿多少衣服,这完全是习惯问题。有些人从小到大都光着上身,冬天不穿衣服照样可以过。


但丁奉并非太热才光着上身,因为当时天寒地冻,正下着大雪,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表示自己必死的决心和奋战的勇气,并以此来鼓舞士兵们的士气:既然来了,死也要死得光荣,这一仗一定要拼命取胜!


当然,丁奉的这种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的,况且将领光着上身也不见得一定会打胜仗,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如何激励士气,相信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要根据自己的本钱和当时的需求来做一些密切的配合。如果发现某种方法很有效,就全都学来,那是行不通的。


诸葛恪见丁奉成功地抵抗了魏军的来攻,打得司马昭不得不兵败北还,因此想乘胜追击,联合姜维一起乘势进取中原。


这时蒋延站出来表示反对,因为入春以来久旱不雨,农作物的收成也不好,此时北伐不太合适。


其实蒋延所言不无道理,可诸葛恪就是听不进去,反而责怪蒋延居然在他要出兵的时候讲这种不吉利的话,因此叫人将蒋延拖出去斩了。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好像人就是不能讲真话一样。你一讲真话,如果上级听得进去,即使不接受也还会饶你一命,可一旦他听不进去,一句“拖出去斩了”,你就没命了,蒋延此时就面临着这样的危险。


好在有其他大臣都为蒋延求情,诸葛恪才将他贬为庶民。诸葛恪又是一个骄横跋扈之人,为什么每次都找这样的人来辅佐朝政呢?这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那么,蒋延自己有没有错呢?他当然也有错,因为部属是不宜公开反对领导的,有意见也应该私底下交流,不能不顾及领导的面子。


想说真话也要衡量当时的情况,尤其是要看听话的人是什么个性。以诸葛恪的个性,他是无法接受手下当众提出异议的。


如果大家都七嘴八舌,他还在那儿犹豫不定,那不就成了曹爽吗?可见,主帅听手下的话不对,不听手下的话也不对,听来听去搞不清楚还是不对,这当中的确有他们的为难之处。


诸葛恪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率军北伐,二十万大军直逼合淝新城。大家翻开中国的地图,就会发现在这个偌大的版图里,虽然城镇无数,可位置真正险要的地方就那么几个。


因此那些地方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每次大的战争都在那些地方发生。


孔明六次北伐,每一次都要经过祁山,现在诸葛恪指定要攻新城,就是因为新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北伐的一个要道。


如果一个地方位置险要,那它就会很惨,因为大家打来打去都是在那里,当地的老百姓也会跟着倒霉。同样,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好,往往就会成为大家的目标。


老将丁奉虽然抱病在身,仍坚守在前线攻城。一个人的行为是根据他的信念产生的。


如果丁奉认为自己是老将,对东吴的贡献已经足够了,这一次应该让年轻人上前去打,他只需在后面跟着看,必要时先溜回家去,那他就不会这样做了。


或者他也完全可以选择袖手旁观:反正是你诸葛恪在主持,又不是我,你讲你的,我爱听不听,因为我比你资格老。


可是丁奉完全没有这样想,他跟赵云的想法一样:我既然是将领,战死沙场才是一生的光荣。


如果怕死的话,那就不要当军人。丁奉是一员老将,对他而言,只要是战死的,那就死而无憾,因此他比谁都勇敢,这是很可敬的一种态度。


诸葛恪围攻新城三个月,眼看破城在即,新城守将张特却使出一计,假装投降以做缓兵之计,张特也是从司马昭那里学来的一种计谋,他想诸葛恪老远来打仗,最怕的就是粮食耗尽,到时就不得不退兵了。


所以现在暂时不必请求援兵,只要想办法拖延时间,到时候诸葛恪就自然不战而退了。


使者向诸葛恪呈现新城的册籍,表示数日后投降,诸葛恪不相信是对的。就算诸葛恪再专横霸道,可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他认为要投降只要开门投降就好了,干吗还要呈上册籍呢?


按照魏国法度,敌兵围城,守城将士若能坚守百日,而无救兵,出城降敌,家族亲眷皆不问罪,而现在吴军围城已九十余日,如果再过十天投降,守城将士的家人就不会受到处罚;如果现在就投降的话,所有的家人都要受害。


可是一般来讲,我们中国人听到某件事情,都是先说不相信,然后再看看情况,直到确定可以相信了之后才相信,也就是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


诸葛恪虽不清楚内情,但直觉告诉他这其中有诈。但是在使者的再三劝说下,诸葛恪心有所动,决定暂缓攻城。


丁奉得知诸葛恪停止攻城,抱病前来劝阻。丁奉年事已高,平时又穿惯了衣服,突然在雪天脱了上衣,显然有些不自量力,因此很快就生病了。可他坚持在前线作战,并没有回家养病,这种精神倒是值得我们敬佩。


丁奉苦劝诸葛恪,让他不要上当,说北城虽然难攻,但也胜利在望,只要一鼓作气,继续攻城,城破之日就指日可待了,但一旦停下来给敌人休整的机会,到时再攻就会死伤惨重。


可诸葛恪认为张特说的那一套虽不可信,但也有可能是真投降,现在只需把来使关在牢里,十天之后就可知晓真相,根本不必着急,因此他对丁奉的劝告也不相信。


任何将领多少都要读一些兵法,而中国最了不起的《孙子兵法》是主张不战的,可是孙子本人却也一辈子都在战。


可见所谓的不战就是要战,即站在不战的立场来找出战的最佳时机,然后才战。能够不战是上策,实在不行的话也要尽量少战,而且一定要看准时机后才可以出手。


“不战而屈人之兵”向来就被兵家奉为最高的策略,诸葛恪当然也想这样做。可是张特后面还有个司马昭,司马昭旁边还有很多谋士,那么多人帮着出点子,绝不是诸葛恪想怎么样就可以如愿的。


果然,张特利用诸葛恪暂缓攻城的十天时间,整修好城墙,加强了装备。诸葛恪发现受骗后,决定继续攻城,但丁奉阻止说士兵因水土不服,多有生病,且此时城墙坚牢,不易攻破,不可强为。


但他这种先劝攻城后又反对的做法,却让诸葛恪觉得他是神经错乱,出尔反尔,所以他不耐烦地说丁将军大概是病得太重了,并让人将丁奉送回江东调养。


诸葛恪刚愎自用,大败而回,恼羞成怒。我想大多数人在失败后都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很少有人会勇于承认错误,自己承担责任。


曹操大败之后给手下很大的难堪,现在诸葛恪也一样,失败了就把责任推给了其他人,重的斩,轻的贬,引起了众人的不服,从而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不要以为随便杀几个人无所谓,这笔账迟早会算到杀人者的身上,诸葛恪这样做,完全是跟自己过不去。


我们常说杀一可以儆百,所以诸葛恪就杀了几百个人,想以此封住大家的口,让大家不再批评他。可是凡事有阳就有阴,一件事情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


诸葛恪杀了那么多人,激发了那些没有被杀的人的恐慌心理,他们心想:诸葛恪一出手就杀了那么多人,下次会不会轮到我呢?


我为什么不想办法先把他干掉呢?我们应该吸取他的教训,考虑事情一定要从正反两面去考虑。


诸葛恪回到东吴后,独霸朝权,为所欲为,众将恐日后要被诸葛恪所摆布,于是怂恿御林军统领孙峻,设计杀死了诸葛恪。


孙峻杀死诸葛恪后,被孙亮封为丞相。其实这个职位也是他自己封的,皇帝能做什么主?可是他当上丞相后很快就病逝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天要他死,他就无法多活些时日。


就算你千方百计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可如果那不是你该得的,老天也会收拾你。老天觉得孙峻不应该再做丞相,所以马上让他病死了。


我们也可以说孙峻之所以这么快病逝,就是老天要给他弟弟孙綝一个专政的机会。因为孙峻死后,孙綝就会顺理成章地登上丞相的宝座。


可他性格残暴,登上那样的高位,自然会利用手中的大权胡作非为,这样老天爷才有机会将他一起收拾掉。


其实很少有人会在那样的高位不蛮横,不独断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强调平常的个人修养。而修养要修在没有大权之前,有了大权之后才能继续注重品德,否则就晚了。


孙綝当上丞相不久就废了吴主孙亮,另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并将自己的弟弟全封侯,以致他们一家出了五个侯。


孙休兄弟虽愤怒不堪,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朝廷的大权掌握在孙綝的手上,就算孙休是皇帝,也拿他没办法。


孙休恐孙綝造反,找老将丁奉商议。丁奉想做的事情只有三个字,叫做“清君侧”,就是帮助皇帝把身边那些横行霸道的人清除掉,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丁奉见孙氏兄弟太过分,决定自告奋勇将他们除掉。他在孙氏兄弟统领的禁军营中擂鼓,孙氏兄弟不知是何事情,于是前去查看,结果当场被丁奉擒获。


丁奉抓住孙氏兄弟的时候,孙綝还在上朝。一会儿,左将军张布持剑带领数十人冲上殿来,口中喊着:“逆贼孙綝何在。”


孙綝见势不妙,马上绑架了小皇帝孙休,和张布等人对峙了起来。就在这时,丁奉赶到了,他反应敏捷,知道这时候蛮干,孙休的命就真要没了,所以他夺下张布手中的剑,装作跟孙綝站在一边的样子,以让孙綝冷静下来。


孙綝决定劫持孙休出宫,丁奉趁机为他们准备马车。孙綝还不知道自己兄弟被绑的情况,以为丁奉是真的站在他这边的,等到了外面,丁奉趁机把他按倒在地,孙綝才知道自己中了丁奉的计,却为时已晚。


一个人平常就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遇到危险的时候才能快速扭转局面。丁奉智勇双全,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不仅能不伤害到小皇帝,还能顺利地抓获孙綝,实在令人佩服!


孙綝五兄弟尽被斩首,夷灭三族。孙权在位24年,为什么死后会乱成这个样子?


实际上,孙权从十九岁就已开始掌握江东大权,主持政务长达半个多世纪。说他在位二十四年,是从他称帝以后才开始算的。


但是他一死,整个东吴就乱成了一团,这就告诉我们:不管一个皇帝执政多长时间,仍有很多问题是他无法防备的。


如果皇帝命太长,太子等久了,可能会不耐烦,从而弑父叛变;皇帝老年得子,遗传基因就不太好,皇帝死后太子懦弱无能,这也很麻烦;皇帝太老,太子先死了,又会搞得青黄不接,这些情况都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


古代传位要传给直系的人,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直系亲属有血缘亲情的限制,较之其他人,不易做出出格的事情。


我们现在批评直系继承,其实是不理智的,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在这里唱高调没有用,如果我们是古人,很可能也会那么做。


对于未来的继承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好好培养,做好预防的措施,否则很容易引起叛乱,搅得社会不安宁。


就算孙权能预先看到这些乱象,他也毫无办法。《三国演义》看到这里,有一点我们应该很清楚,那就是完全靠制度是靠不住的。


几千年来,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一套所有人都认可的制度,因为十全十美的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我们至今还是太过依赖制度,认为制度之下,怎么做都可以,这很容易出问题。


我们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大家的道德修养上,只要每个人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好,有权的人不会弄权,没权的人也不会造反,天下才可能长治久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763855qwrg

    这是我十多年前听书喜欢听的节目,所以我听过我也付费了,现在偶尔想起来还听听

    曾仕强学堂 回复 @1763855qwrg: 亲爱的易友,感恩多年以来的关注,支持和陪伴,虽未曾谋面,但心存感恩,往后的日子里,愿所有的美好都与您相随。祝元亨利贞!

  • 默尧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哪怕是合理的收费,我也愿意给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