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无智亦无得

108. 无智亦无得

00:00
16:12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我们上一讲具体地以布施为例介绍分析六波罗蜜,旨在说明六波罗蜜是以智慧为眼目,体现了空有不二的中道,并且,开始讨论六波罗蜜中的持戒波罗蜜,持戒波罗蜜是着重在大乘菩萨的严持净戒,但是大乘菩萨戒和声闻戒非常的不一样,小乘的严持净戒,有时候从大乘戒律的角度看,却是大破戒,但是大乘的严持净戒,有时候从小乘的戒律角度看,也是大破戒。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原因就在于声闻和大乘菩萨的修行目标太不一样了!


声闻持戒的愿望,就是要如同挽救燃眉之急一样地断除烦恼,他所有的目的,就是寻求自我的涅槃,而大乘菩萨,他所向往的,就是要生生世世为了救度众生,而不断地来到五浊恶世,如此地历五欲幻化之事而超越于红尘世界,游戏自在,当然,最根本的就是不能舍离菩提之心。所以,他们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多的事情,处理方式就不一样了,比如,一般讲出家人是要持手不捉银戒,但是,如果承担着要帮助寺院僧众修行责任的菩萨僧,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再如,在《大宝积经》《大日经疏》等经论中,都有一些例子来说明大小乘戒律的不同,比如讲到有一位出家人,他多少生都是持戒清净的比丘,但是这一生的因缘有些特别,有一个女孩子对他产生了极为深重的贪爱和执着之心,并且声称如果这个比丘不娶她,她就立即在这个比丘面前自杀。像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一个持声闻戒的比丘,那他可能就是宁死不从也要严持净戒。我多年前曾经在现实生活,就曾经听说有人是以这样的原则劝说想要出家的朋友。但是如果是菩萨持戒,情况就不一样了,经论中就说,这一位比丘,虽然非常不愿意,但是他不忍心这个女孩子在他面前丧失生命,所以,他就选择舍戒,和这个女孩子结婚了,一边每天做着世俗的工作,一边默默地修行,这个女孩子慢慢地也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信佛、学佛、修行了,最后,这个女孩子去世了,他重新回到了僧团。在大乘经论中说,这个比丘这样做,是有着巨大的功德,其功德之大,远远超过了他简单地保持自己比丘的戒行和身份。这其间所体现的,就是大乘菩提心的精神、菩萨戒律的宗旨,所以,声闻、缘觉的持戒和大乘菩萨的持戒,各自的侧重非常的不同。对于大乘菩萨来说,为了随顺众生、成熟众生,对不少问题,就会有一些开遮的方便。


而且作为菩萨戒的守持,相对声闻戒来说,更重视心行,所以,作为一个自称是菩萨的行者,也是非常需要时时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是口上说的菩萨呢?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菩萨,到底有没有发起真正的大乘菩提心?


前两天有朋友问,哪里可以找到比丘比丘尼的戒律来看一看?我建议如果不是你的导师允许你看,或者是要做什么特别的学术研究,还是不要随便看的好,因为戒律有小乘戒,也有菩萨戒,甚至还有三昧耶戒,他们的立足点不同,显现的相也非常不同,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并且理解,不能明白三戒圆融的道理,只是偏面的认识,又缺乏敬畏之心的话,非常容易随意地执此斥彼,执彼斥此,造业了尚不自知。


而大乘佛法究竟的毗尼,则是一切法本来清净,一切法毕竟寂灭。这样的圣言量,在佛经中比比皆是,我这里顺手撷取一段,是出自《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经卷第五》:


“菩萨持重戒者。于净识性实无所得。于实无所得之心菩萨持戒。不见于相不见颠倒。不见菩提不见实性。名为最胜实性毘尼。”


这是密教的经典。显教的经典也有不少这样的教诲,比如《大宝积经•富楼那品》: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语优波离言。一切诸法毕竟寂灭。心寂灭故。名究竟毘尼。一切诸法我不可得。无染着故。名不悔毘尼。一切诸法本性清净。无颠倒故。名最胜毘尼。……优波离。是为法界究竟毘尼。诸佛世尊依此成道。若善男子。于是法中不善观察。则为远离如来净戒。”


我们看到这里面都说到了“无所得”、“不可得”,之所以如此,就是我们在以前曾经阐述过的,其实所谓大乘菩萨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法尔清净的自心。我们以前都说过了,这个清净恒存的法尔本来,也叫真如,住于离戏的大平等,当然对应的也就是三轮体空。所以既然是自已本来就有的清净本性,也就不存在一个得与不得的问题,甚至我们一直说智慧,六波罗蜜要以智慧为前导,但是,我们都已经了解般若智慧的境界,其实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本身就是空之又空,空之不空的真空,所以,自然也同样不存在智与不智的问题,一切,只不过是恢复我们的本来、安住于我们的本来,如此而已。


六波罗蜜,不仅仅是持戒波罗蜜如此,布施波罗蜜如此,每一项波罗蜜都是如此。这就是无智亦无得。


所以,在《六祖坛经》的记载中就说,禅宗六祖初见五祖大师的时候,六祖大师就曾经非常自信地向五祖汇报说:“我的心里啊,经常智慧勃发”,智慧怎么样具体地体现呢?六祖说:“不离自性。即是福田”。然后,五祖大师就安排当时的慧能大师去后院破柴踏碓。现在一到某个佛教节日,有很多老人家都去寺院当义工,他们有着最朴素的概念,我去做点好事,家里会平安,儿女有出息……这当然都是非常之好,但是,很显然和六祖大师的认识相去甚远。佛法是希望每一个修行人都能够成佛作祖,如果能够更进一层,那显然也就更好了。


所以我们平时都说要种福田,以前我们介绍《了凡四训》的时候也曾经说过这个问题,并且讲到了最后,袁了凡对于改造命运,已经是抱了一种无相无愿无住的心态,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其实这样的三轮体空,空有不二,就是“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是真正的种福田。


据说,在藏地有一个很流行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僧人,一个是非常非常穷地修行,他从来不接受任何的供养,自己也不留存任何的财物,但是另外一位僧人,则接受所有的供养,过着让所有人看起来是非常非常富有的生活。于是,那个穷比丘心里就很看不起这个过着富有生活的比丘,觉得这样的比丘,过着这样的生活,哪里像个出家人哪!还是我比较好啊,我的生活这样简朴!有一天他专门去找到这个过着富有生活的比丘,严肃地批评他说,你怎么能过这样贪着的生活呢?应该像我一样贫穷,那才是真正的修行!那么这个过着富有生活的比丘,听了这位贫穷比丘的批评后就说,我原来想,接受供养是可以利益众生(因为比丘是福田嘛)。但是你现在这样说,我也觉得也是正确的,我接受你的建议。于是,这位过着富有生活的比丘就立即把他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全部都做了上供下施,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比丘。这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比丘,看到这位富比丘不假思索地放下了所有的财产,这时候他才明白,其实这个富比丘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执着过,相反,倒是自己的心里真正有某种执着。他执着什么呢?大家能够想得出来吗?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思考。


总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充分地体现了大乘菩萨行的某些特点。


所以,“不离自性”,也是很不容易的。


要做到这样的无得无证,理论上讲,就是这样,但是真正要做到,却非常的具体而微。像《妙法莲花经》里五千四众在听 大圣佛祖要讲新的更进一步的教法的时候,他们当场退席,原因不为别的,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原来所学的已经非常高了,已经达到相当的成就了,所以就像一杯水,没办法再倒进水了,也就是,他们已经有一个“得到”的概念,所以,也就自己为自己划了一个句号。但是,真如实际上是一切现象的实性,是超越了所有差别相的无穷大。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我们前面一直主要是在讨论大乘的智与菩提,但也并不是只有大乘的菩提才是无所得的。都是无所得,所以在《大般若经》里就是这样说,“无得。无现观。无预流。无预流果。无一来。无一来果。无不还。无不还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独觉。无独觉菩提。无菩萨。无菩萨行。无佛。无佛菩提。”


《金刚经》里也反复在说:


“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厚德载物_1a0y

    第一遍听得吃力

    师红长老 回复 @厚德载物_1a0y: 可以多听两遍。

  • 般若波罗蜜多911

    师红长老是大学者,修行者,布施者。 学风严谨,实修亲证,娓娓善言,成就善缘。

    师红长老 回复 @般若波罗蜜多911: 谢谢鼓励,你说的是我努力的方向。

  • 溪林轩

    听了好多遍了,听了还想听,每天的精神食粮。

  • 读书有益123

    听了三遍了,受益匪浅!

    师红长老 回复 @读书有益123:

  • jgcl

    感恩长老!

  • 1388804jaqe

    “像《妙法莲花经》里五千四众在听 大圣佛祖要讲新的更进一步的教法的时候,”应该是《妙法莲华经》,就是《法华经》。打字的问题。我开始不懂,一直想找《莲花经》怎么也搜不到,后来才知道应该是“华”不是“花”。

    师红长老 回复 @1388804jaqe: 指正得非常正确应该是“华”。因为莲华就是莲花,古代华同花,所以总是误写成妙法莲花经。应该严谨点,接受批评

  • 大祥天下

    学习

  • 意境映相

    我们上一讲具体地以布施为例介绍分析六波罗蜜,旨在说明六波罗蜜是以智慧为眼目,体现了空有不二的中道,并且,开始讨论六波罗蜜中的持戒波罗蜜,持戒波罗蜜是着重在大乘菩萨的严持净戒,但是大乘菩萨戒和声闻戒非常的不一样,小乘的严持净戒,有时候从大乘戒律的角度看,却是大破戒,但是大乘的严持净戒,有时候从小乘的戒律角度看,也是大破戒。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原因就在于声闻和大乘菩萨的修行目标太不一样了!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 香草牛粪

    持戒不持戒都自在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