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经典推理(一):归纳推理 5.7

逻辑学的经典推理(一):归纳推理 5.7

00:00
07:26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Ben博士,欢迎来到我的课程。

 

上一讲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逻辑,逻辑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运用。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逻辑逻辑学的推理方式有哪些

 

逻辑学中的推理方式一共有x种,最常见的就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节课先来说说常见的逻辑推理之一,归纳推理。

 

首先,什么是归纳推理呢。根据字面意思,我想应该能猜到。归纳推理,就是对事物或事情进行总结,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了让你了解得更清楚,我先给你举一个例子。

 

某班英语老师针对自己的英语教学方式,在同学间做了一个调研。全班共54个同学,因此一共发放了54份调查问卷。当然,比较幸运,问卷最后全数收回。在问卷中,针对老师课堂重点知识的讲解,全班同学都给予了非常优秀的评价。然而针对相关课外知识拓展方面,基本全部学生的打分在中等,以及中等以下。因此这个老师得出结论,对于相关课外知识的扩展,还有很大方面的提升。

 

这就是归纳推理。由于这个例子是对某类对象的全部,注意啊是全部个体进行考察,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因此,我们又把它称之为完全归纳推理。


对于完全归纳推理,若:对于该类对象的所有个体的判断都是真的,那么结论必然是真的。

 

这时,你可能会问,既然有完全归纳推理,那一定也有不完全归纳推理了。答对了,那什么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呢?好,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1742年,德国知名数学家哥德巴赫给好友,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任何一个≥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比如8=3+512=5+7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后来,人们将从6到3亿3千的所有偶数进行了验算,发现哥德巴赫的猜想都是对的。那对于更大更大的数目呢,应该也是对的。

 

你都知道,数字是无穷无尽的,人们不可能对所有数进行验证,所以歌德巴赫的这个猜想,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

 

在中国古代,科技远没有现代发达。因此人们做事,绝大部分是凭经验总结。比如古时候,人们生了病,只好各类草本植物都尝试一下。吃了有毒的,可能就会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吃了不相干的就没什么效用,运气好吃到对症的药,尽好起来了,于是知道这类可以治这类病症,长久积累,便有了相应的典籍,如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便是由此而来。

 

这,其实也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一种。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不完全归纳推理,即是对某类对象的部分个体对象进行考察,发现他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于是推导出该类对象具有或不具有这种性质。比如我们生活里常见的经典谚语,其实也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今日鱼鳞云,明日打晴天;

●   蚂蚁搬家蛇过道;

●   大雨不到小雨到;

 

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只是对某类对象的部分个体对象进行考究所以得出的结对,肯定是存在概率偏差的。中国有句古话,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经常看到的乌鸦,确实都有一身乌黑的羽毛。乌鸦真的全是黑的吗?不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全身白色或身体部分是白色的乌鸦,例如,非洲的坦桑尼亚就有一种叫做乌鸦叫斑驳鸦,身长40多厘米,颈项上有白色的圈,胸部是白色的羽毛;另一种叫白颈大渡鸦,颈部和背部都生长着月牙形的白毛,非常好看。

还有一种情况,即身体发生病变,全身呈通体呈白色的乌鸦。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这句谚语是错误的不完全归纳推理,也就是说,天下乌鸦也并非一般黑啊。

 

针对不完全归纳推理,我们不能直接根据考察,以及实际生活里没有遇到相反或其他的情况就直接得出结论。而是要进一步对结论进行验证,特别一些典型的对象。要进一步探究他们拥有或不拥有某种性质背后的原因,是否还存在其他或相反的现象。这样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也更合理。不然,就很容易犯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好了,今天我们的课程就到这儿,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归纳推理;以及归纳推理的两大类,分别是完全归纳推理,以及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作为我们更常用的一种推理方式,常会存在概率偏差,导致结论不可靠,所以一定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多方求证。下节课,我们会一起学习逻辑推理的另一种常见推理,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在我们的学习中应用广泛。今天,我就留了两道思考题,一道语文作文题,一道数学推理题,你可任选其一,也可两道都做:

 

第一道题:

太平洋已经被污染,大西洋已经被污染,印度洋已经被污染,北冰洋已经被污染,所以,地球上的所有大洋都已被污染。请问这个例子运用了哪一种归纳推理?以及该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


第二道题:

A学校学生的英文考试成绩很好,数学考试成绩很好,语文考试成绩很好,这个学校的所有学科考试成绩都很好。这段话运用了哪一种归纳推理?以及该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


好了,谢谢你的收听,下节课将一起学习演绎推理,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