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风论】风为百病之长

090.【风论】风为百病之长

00:00
18:39


大家好!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一个人为什么会得病?宋代名医陈无择依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将一个人得病的原因,归结为三种,也就是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就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就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不内外因就是除了七情内因和六淫外因以外的原因,包括饮食、劳倦、仆伤、虫毒等。其中外因中排第一位的就是“风”。什么是风呢?是不是我们平常感受到自然界刮风的风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素问》第四十二篇《风论》。


先听黄帝的发问: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风邪损伤人体,有时发病为寒热,有时发病为热中,有时发病为寒中,有时发病为疠风,有时发病为偏枯,有时发病为其他风证,发病各有不同,病名也不同,有时内侵到五脏六腑,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希望听听您的高见。——黄帝一连说了感受风邪的六种情况: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其他风证。


岐伯一一作了解释:


什么是“寒热”?为什么会“寒热”?岐伯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邪侵犯人体后潜藏在皮肤间,向内不能进一步侵入,向外也不能宣泄排出,风邪善于行动变化多端,使腠理开泄就会感觉寒冷,使腠理闭塞就会身体发热烦闷,寒冷就会引起饮食衰减,发热也会引起肌肉消瘦,所以使人寒战不能进食,病名叫寒热病。


什么是热中?什么是寒中呢?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邪从足阳明胃经侵入胃,沿着经脉向上到内眼角,如果病人形体肥胖,毛孔紧密,风邪不能外泄,留滞体内郁久化热,就会发病为热中,出现眼珠发黄;如果病人形体消瘦,毛孔疏松,阳气外泄就会感觉寒冷,发病为寒中,出现双目流泪。


什么是“偏枯”?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䐜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风邪从太阳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侵入,行走到所有经脉的穴位,散布在肌肉之中,与卫气结合在一起,经脉不通畅,因此使肌肉肿胀高起形成疮疡,卫气凝滞不能运行,因此肌肉麻木不仁。有的导致半身不遂,就是偏枯。如果从寒热的角度说,偏枯就是身体半边热半边寒。


什么是“疠风”?


“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


 “疠风”即我们今天说的麻风病,是风邪化热郁阻荣气,日久血脉溃乱不清所致,因此会使鼻柱败坏面色枯槁,皮肤疮疡溃烂,主要病因是风寒侵犯经脉滞留不去,病名叫疠风。


在解释完这风邪导致的五种病证以后,岐伯又讲了风邪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日期会损伤不同的脏腑。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已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春季和甲乙日感受风邪发病为肝风——因为春天在五行为木,甲乙也为木,春天和甲乙日被风邪所伤害,自然就影响到肝木,形成肝风。夏季丙丁日感受风邪发病为心风,长夏戊己日感受风邪发病为脾风,秋季庚辛日感受风邪发病为肺风,冬季壬癸日感受风邪发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人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风邪中伤五脏六腑的俞穴,也发病为脏腑风,俞穴是进入机体的门户,各经俞穴被风邪中伤,就会发病为偏风——就是偏枯,半身不遂。风邪循行风府穴向上入侵脑部,就发病为脑风。风邪侵入头部联系双目,就发病为目风,出现眼眼畏寒。饮酒后感受风邪,就发病为漏风。行房汗出时感受风邪,就发病为内风——内通“纳”,指交媾。刚洗头后感受风邪,就发病为首风。风邪留滞人体中日久,内犯肠胃,就发病为肠风飧泄。风邪停留在体外腠理毛孔,就发病为泄风。这里又列举了八种不同的风邪。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风者百病之长”这句话非常重要,《黄帝内经》多次提到。风邪是引发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至于风邪侵入人体后产生的变化,能引发其他的疾病,就没有常规了,然而致病因素都有风邪。为什么“风为百病之长”?这是由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所决定的。风性主动,变化最快,风邪致病不仅导致疾病变化多端,而且导致疾病没有一定的部位。


听了岐伯对各种风邪的介绍后,黄帝进一步发问:“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五脏风的症状有何不同?希望听您说说对五脏风的诊断要点以及病态表现。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岐伯回答说:肺风的症状,出汗多厌恶风,面色淡白,时常咳嗽气短,白天减轻,晚上加重,诊察时注意两眉间,颜色发白。心风的症状,出汗多厌恶风,口干舌燥,容易发怒,易受惊吓,面色发红,病情严重就会言语不利,诊察时注意舌部,舌质颜色发红。肝风的症状,出汗多厌恶风,容易悲伤,面色轻微发青,咽喉干燥,容易发怒,有时憎恶女子,诊察时注意目下方,颜色发青。脾风的症状,出汗多厌恶风,身体倦怠沉重,四肢不想运动,面色微黄,不想进食,诊察时注意鼻部,颜色发黄。肾风的症状,出汗多厌恶风,面部浮肿,腰脊疼痛不能立正,面色发黑如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注意两颧,颜色发黑色。


在讲完五脏风以后,岐伯接着还讲了胃风、首风、漏风、泄风的病态表现。虽然不同风证表现千差万别,但均有恶风汗出的共同特点,这对风证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一下,“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可以在各个时间,侵入人体各个部位,从而产生各种疾病。但风邪毕竟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把身体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身体的组织结构、器官这些“硬件”,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但由于每台计算机所安装的软件不一样,所以同样输入的信息但输出的结果却大不相同。一个人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好比软件出了问题,程序设置有疏漏,邪气就会成从疏漏的地方进入,就会导致人生病;如果正气足,软件没有问题,那么邪不可干,风邪就进入不到人体,也就形成不了疾病。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注意自身体质要增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震旦梓豪

    强烈建议讲一讲减肥之道,这是当下所有人关注的热点问题,谢谢

    听友415164317 回复 @震旦梓豪:

  • 冬之雪_d0

    宋代名医陈无择依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将一个人得病的原因,归结为三种,也就是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就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就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不内外因就是除了七情内因和六淫外因以外的原因,包括饮食、劳倦、仆伤、虫毒等。

  • 沧海明珠日出东方

    风为百病之长

  • 高藏虎

    有句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避风如避刀。

  • 离七七77

    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而数变。五脏风的现代临床意义值得挖掘。

  • 和_vvv

    风者百病之长。

  • 知非lyu梦菲

    从这篇的关键词可以看出,风与腠理、汗出、恶风密切相关,古人依此象认为是风引发的疾病。其他的相关变证也是由此演变

  • 陈皮_bc

    风分为内风与外风,那么怎么去用针灸去泄除内风呢?

  • 水木森_ux

    讲得真棒

  • 1392292muho

    听大师讲课,心中只是开心和敬畏。从一点点讲课可以看出大师真的是善和之人,确实让我获益匪浅,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