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0:00
05: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巍巍的长安城,雄踞三秦之地,着实是个好地方,可是杜兄,你却偏偏要去往蜀地,西南方也是风光旖旎的好地方,可是真得太远了,我望穿了双眼,也只能看到一片风云烟雾。


你我的命运太相仿,远离家乡,为仕途奔波,同在宦海中沉浮。


在这分别之际,我们不要儿女情长,泪洒衣裳。因为既然我们互为知己,天涯海角都不觉得远,知心的朋友不管在哪里,心都是在一起的。


王勃是个渴望功名,希望济世的才子,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他还是一位傲者,身秉傲骨,鄙世傲物,蔑视尘俗。


他的文学主张表现为“立言见志”的创作思想、 “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教化功能,作品则呈现出“高情壮思”与“雄笔奇才”相结合的雄壮美、“气凌云汉,字挟风霜”的风格取向及其“感序缘情,登离寄赏”的表现方式。


所以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像杜少府一样,成为王勃的知己,也可见在杜少府要远赴蜀州的时候,王勃的心中有多么不舍。

但是他却说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纵观中国历史,有很多惺惺相惜伙伴都相距很远,但是对他们来说,天涯也在咫尺间。


白居易和元稹就是如此。元稹因为直言劝谏,惹恼了宦官贵族,在3月份被贬到了通州当司马。同一年的8月份,白居易也因为追查宦官犯的命案而被权臣迫害,被贬到了江州当司马,他们相似的命运,使他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一次白居易写书信寄给元稹,元稹还没看到信,就知道是白居易写的,在拆开时就已经泪眼朦胧。元稹很少这样伤感,只有在白居易写信来的时候才会这样。元白二人彼此互通书信,表达自己的境遇和对好友的关心,其中很多是用诗词的方式来表达,内容感人肺腑。


自唐代以来,人们喜欢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并论,对他们进行比较,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情谊、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的默契也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前,现存约十首的诗中几乎都是五律,可见杜甫早期的作品原是以五律为主的。而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后,受到李白七古的影响,后来又从七古中获得全新的解放,因而又创造了他自己所独有的五古。

但是据说,杜甫和李白只见过三次面。


历史总会重演,千年后的我们也许会碰巧有和古人一样的境遇,一个人漂泊在外,朋友也都散布在全国各地,一不小心就成了空巢青年,我们越来越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但是总会有至少一个人,让你想到就不会觉得孤单,就像杜少府之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管是相聚还是别离,距离近还是远,常见还是难得一见,都不会影响到彼此的感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68502zuti

    这么精彩!

  • 背包客1

    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