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文化篇-“礼治”与“德化”的变奏

51. 文化篇-“礼治”与“德化”的变奏

00:00
16:34

一.思维导图


二.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今天我们讲“礼治”与“德化”的变奏,这是儒家内部的故事。


“礼治”,规矩礼法的“礼”,治理的“治”,“礼治”就是“以礼为治”,用规矩礼法治理天下。“礼治”所强调的是规矩礼法对于社会秩序的规范作用,汉代儒法合流之后,儒家的规矩礼法之中,也包含了源自法家的法令制度,只不过,这里的法令制度被赋予了儒家的仁义初衷。“德化”,“道德”的“德”,“感化”的“化”,“德化”就是“以德化民”,(君主、官僚,一切在上位的人)用道德来感化老百姓,带动社会风气向良好的方向转化,从而臻于和谐美好的状态。“德化”所强调的是道德对人心、上对下的示范教育作用。


“礼治”与“德化”同出儒家,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荀子·王霸篇》说:“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 君主没有不爱老百姓的,所以要用礼来约束他们。“政令制度,所以接下之人,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国家的法令制度,只要是跟老百姓有关的,哪怕让他们有一丁点儿不舒服的,也不要;即使是最下层最无助的鳏寡孤独,也不能用这样的法令制度来欺负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整个社会的秩序井然、和谐美好。“以礼为治”,重视法令制度的建设与维护,始终以仁义之心审视法令制度,让法令制度体现公平公正;“以德化民”,重视君主与官僚的思想教育,加强社会风气建设,引导人民追求高尚而有德性的生活。“德”、“礼”并重,允执其中,“小康”可致,“大同”不远。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说说而已。


当我们回到历史事实本身,就会发现,把政治理想诉诸实践实在是一项太过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长期滞留在政治舞台边缘、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的儒家来说。作为一名政治史研究者,我对那些始终抱持社会改良理想、积极投身政治实践的人怀抱着由衷的敬意。政治是一个极端强调实操性的行当,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权力斗争波谲云诡,对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经验要求太高。我当过最大的“官儿”是班主任,而大学的班主任是什么都不管的,所以,我的政治实践经验基本为零。但是我看我的研究对象,比如司马光,真的是扎扎实实地跌在了政治的实操性上。司马光的故事,我们后面讲,这里还是先回到汉代,看“礼治”与“德化”的变奏。


最早一批成功进入政治舞台中央的儒家官僚,都给人一种强烈的疏离感——人是进去了,混的也不错,但就是让人觉得还是像外人,骨子里没有“融”进去。比如倪宽,官至御史大夫,同时代人司马迁对他的批评是:“以和良承意,从容得久,然无有所匡谏;于官,官属易之,不为尽力。”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说的是倪宽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他态度温和良顺,善于逢迎汉武帝的心意,跟皇帝混得很融洽,官也当得牢靠,但是对于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没有起到应有的批评作用。苛刻点说,就是丧失了儒者的操守。第二层说的是倪宽和下属之间的关系,他那些下属都不太看得起他,不为他尽力。上面一层批评,可以视为是一种儒者的生存策略,在汉武帝这样自以为是的皇帝手下混,不这样恐怕连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推行理想?!下面一层批评真实地揭示了儒者在现实政治中的尴尬——倪宽是儒者,是儒家经典方面的专家,有学问,有理想;可是,在当时,治理国家实际依靠的制度规范都来自法家;倪宽肯定是努力学了,但是他再努力也不如那些长期战斗在法制一线的下属。外行领导内行,内行瞧不起外行,正常。(类似的事情,后世官吏分途之后不断上演。)倪宽也只能忍。只能忍吗?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倪宽的心中,憋着一股更为崇高的劲头——我就是不用我的权势来压制你们,我要用我的学养来“德化”你们这些无知的文法吏,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儒者气象!


这种可能是我的猜想,司马迁没这么写——他对这些同时代的儒者政治家的感情,要比我复杂得多。我这样想的依据是班固的记载。班固在《汉书·倪宽传》中记载了倪宽治理地方的状态:倪宽担任地方长官,鼓励农业,放宽刑罚,清理监狱,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下属,努力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敬服;他选拔任用仁厚之士,有功劳都推给下属,不求名声,于是官吏和老百姓都信服他、爱戴他。这些都是儒者气象,所以说,倪宽要的是比法家更高级“以德化民”。那么,“德化”的效果如何呢?按时按量地缴纳租税,是老百姓对帝制国家的重要义务,收租也是帝制时期地方长官一项最重要的职责。在倪宽之前,老百姓按照法令的约束交租,无论收成如何。倪宽放松了约束,“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结果怎么样了呢?“租多不入”,收不上来了。


当然,如果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不是班固要讲的故事了。班固有心强调的,是下面的内容:后来,遇到国家要打仗,调集军需物资——这就刻不容缓了。可是倪宽拿不出来,他也仍然不忍心用法家那一套去压迫老百姓。那没办法,就只好自己“下课”了。这时候,高潮来了。老百姓唯恐失去这样一位好官,于是“大户人家赶着牛车,小户人家担着担子”,拍着长队去交租,结果当地的交租水平顿时从倒数第一跃升为正数第一。班固说“上由此愈奇宽”,汉武帝因此越发注意到了倪宽的本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东汉的儒者官僚班固看到了倪宽的本事,这就是儒家所珍视的“以德化民”,用德性来感化老百姓。


在倪宽“以德化民”的背后,是骨子里对于制度法令的缺乏认同。从仁义出发,他可以用自己的官僚生涯为代价,来换取对老百姓租税的缓征,牺牲小我一时之利以利百姓。这很高尚,但其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假定租税额度过高,规定不合理,那么一旦倪宽离开了,之前欠的租税就要追缴,短时间内,老百姓的日子会比倪宽到任之前还难过。而这个故事皆大欢喜的结局,其实也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方式。第一种是班固想要的,老百姓主动超额交租,是因为被倪宽感化了——倪宽“德化”成功。第二种是我能想到的,老百姓一想到倪宽走了之后来一个狠角色的,在上级的逼迫之下,连本带利地追租讨税,大家都没好日子过,想明白了这一点,当然得留着倪宽。我承认我不厚道。但是,倪宽本来可以有更“仁义”的做法,比如,调整本地的赋税承担方案,又比如向中央申请减租,总之,就是从制度层面去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但是倪宽没有,他选择“德化”,忽视“礼治”。


弘扬“德化”,反对“礼治”,正是班固的时代所需要的。班固是东汉人。在东汉与西汉之间,帝制中国经历了一场政治动乱,而那场政治动乱,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恰恰表明了“以礼为治”的失败。那场政治动乱就是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托古改制”运动,最终招致豪杰并起,天下大乱。在传统中国的历史叙述当中,王莽的形象一直是伪君子、阴谋家,白居易有诗云“王莽谦恭未篡时”,脍炙人口,近于常识。近代以来,开始有人从“勇于改革”的角度赞美王莽,比如胡适说王莽“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翦伯赞说王莽的改革“正是对症下药”,“可惜用非其人”,招致“商人地主之激烈反对”,终于惜败。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师,有思想启蒙之功;翦伯赞以史学名家,然而两位对于王莽的判断,都有点不顾史实的一厢情愿,实在是不能令人苟同。吕思勉说:“新莽之所行,盖先秦以来志士仁人之公意”,倒是贴近王莽时代的真知灼见。


王莽的改制措施,有很多在现代人看来就像是文字游戏,在名义上做文章,完全是凌空虚构,明明是治国理政,却与实际毫无关系。比如,改汉代为火德,新朝以土德承火德,把古代圣王的后代找出来,让他们来奉祀先王,这就好比是把想象中的天命传承在人间搞了一个火炬接力,日常上演。又比如,制定郊庙祭祀礼仪,兴建明堂、辟雍,扩建太学,在明堂之中举行古礼。再比如,改州郡名、地名,汉代本来有十三州,王莽改成了九州,因为要符合《尚书·禹贡》的记载。下面这一段文字是从王莽改制诏书中摘出来的,我就不翻译了,大家感受一下就好:


“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


王莽的出发点,不是直面国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而是从儒家经典出发,根据儒家经典的记载制定礼乐制度,“治礼作乐”。胡适、翦伯赞称王莽为政治家、改革家,实在是一个误会。王莽是一个儒生,支持他的人也是儒生,王莽改制的思想依据是“(礼乐)制定则天下自平”,他们所追求的是“以礼为治”。


话说,汉初叔孙通自告奋勇为刘邦制定朝会礼仪,征求鲁地儒生进京。有两位儒生明确拒绝前往,核心理由是:“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也就是说,“制礼作乐”这种高尚的行为,需要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积德百年才能胜任。这是先秦儒家的原始逻辑:先有天下太平的成绩,然后才能制定礼乐制度。对于这两位的选择,叔孙通嗤之以鼻:“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叔孙通不鄙,自己做了太常。王莽就更不鄙了,想象中的西周那一套,他竟然都能让它落地成为现实。可是这有用吗?“以礼为治”真的能改变现实吗?当然不能,所以,到了东汉,开始强调德化。


但是,在这里必须停下来说一个“但是”。但是,王莽那一套就真的是“以礼为治”吗?显然不是啊,他只是在偷换概念。传统儒家说“天下太平然后可以制礼作乐”,王莽说“我来制礼作乐,然后,你们看,天下是不是就太平了呢?”这是营销,不是建设。可是这样的营销行为,实在是史不绝书,比如封禅泰山,比如天书下降,这是我们宋朝真宗皇帝玩儿的高级游戏。


不管怎么说,王莽的失败被东汉官方定性为“礼治”的失败,于是东汉导向了“德化”,成果斐然,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面对宦官外戚的迫害,儒士们表现出来的凛凛气节,令人肃然动容。然而强调德性强调得过了头,培养出来的人才则难免有才能不足的缺陷,曹操会发布“唯才是举”的命令,就是这个道理。倘若让“礼治”回到荀子,重视制度以解决实际问题,“礼治”与“德化”并重,岂不美哉!可惜人类智识的进步从来都没那么简单。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三、名词解释:

1.鳏寡孤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guān guǎ gū dú,解释是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nda_小岛

    听课时全程在脑子里想着的问题,被老师在篇末点出德与礼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互为表里吧……套用司马公的一句话:有德者挟礼以为善,无德者挟礼以为恶……

  • 杨续1

    这个故事恰恰说明了德化没有用 百姓自始至终都是奸诈的状态

  • 大唐尚书左仆射

    东汉跟西汉统治其实有区别,西汉统治里秦朝影子多,东汉统治里受到新朝的影响。

  • 散翎

    王莽就是儒家思想的实践者,或者说宋儒的践行者,你可以说他是理想主义者,但更合适的话为幻梦主义者,关键。关键儒家这套行不通啊,孔孟都不行,王莽这个信徒能行通?

  • ssik_y5

    看资治通鉴里王莽那段历史,感觉画风变得太快。看他篡汉成功之前的手段和做为,还有当皇帝后发布那一系列政令,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同一个人干出来的事情。篡汉即使不能说是众望所归,但至少当时汉室确实已经失去民心了。如果好好经营,王莽还真可能成一代明君…

    赵冬梅老师 回复 @ssik_y5: 能力不足

  • 听友296851702

    妙语连珠,文采飞扬,真知灼见,句句铿锵。棒!棒!棒!

  • Ada阿大

    👍

  • 听友261077224

    文搞没有汇集成书吗?

    赵冬梅老师 回复 @听友261077224: 有,快出版了

  • 晚风中那朵莲儿杨雁

    北大美女老师

  • 有你才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