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藏经阁】梁秋阳:看小说的时候,应该在意作者怎么想吗?

090【藏经阁】梁秋阳:看小说的时候,应该在意作者怎么想吗?

00:00
09:06

音频全文:

懂得辩论,想得清楚,说得明白。

你好,我是梁秋阳。

 

 

今天的辩题课里,咱们来聊一个无论是在文艺理论界还是在辩论场上,都被广泛讨论过的辩题: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抱持着作者未死的态度,还是作者已死的态度?

 

谈到文学,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别的不说,小说总是多多少少看过几本的。或者在你瞄过几眼的电视剧里,至少也有那么一两部,是小说改编的。很多人会觉得,看书当然要了解作者啊,否则岂不是错过很多细节?

 

但还有一些人觉得,这么做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比如2017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里一道题,引用了国内某个作者的一篇文章,结尾的那句话,描写了一条鱼的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试卷问大家,这个诡异的光,有什么用意呀?结果事后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自己也做不出这道题,因为他当年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根本没什么特别的想法。

 

那么,咱们在看书的时候,到底要不要管作者提笔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思考这类话题,我的思路一般很简单:一升,一降。

 


首先你要明白,世界上很多问题都不是第一次出现

作者死没死这个问题,其实是西方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争议。

其中,有些人会觉得作者很重要因为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迎接作品对我们原有信念的冲击和动摇,对我们本来的思想进行洗礼。否则的话,一本书如果你读完和没读一个样,那你岂不是白读?这样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比如你读菲利普·迪克的《银翼杀手》、《高堡奇人》,如果忽略了作者的思想,仅仅读出了字面上的科幻小说的内容,未免有点浪费,就好像你只把《红楼梦》当成普通的言情小说一样。而既然要接受改造,自然要有一个对你发起冲击的主体,而这就是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的原意。这一套东西,被称为接受理论。

 

而有一些人,则认为作者写完一本书之后,这部作品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读成什么样全凭读者。所谓一千个人心中自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出来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你自己写的书,还需要读者像做语文阅读一样,去自己了解背景、归纳大意,还不是说明你写得不够好?这是另一种接受理论。

 

又有一些人,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是纯粹的、永恒的、唯一的,像莎士比亚的戏剧或是李白的诗那样,剥离掉了一切人为挖掘出来的所谓意义之后,依然很美,依然隽永。所以,要能超脱作者原先所处的时代、境况,才是好作品。这是现象学的观点。

 

最后,还有人也认为作者不那么重要,因为他们觉得,文学价值的核心在于形式上的疏离感。比如,我们往往会觉得古文比日常用语更典雅、更符合我们对于“文学”这两个字的想象,就是因为从语言形式上,古汉语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更远。所以,那种反差的感觉很妙。因此作者不重要,读者才重要。读者可以凭借自己当下所处的语境,自行去进行感受和解读,和作者其实没什么关系。这是形式主义,或者结构主义的观点



说到这里,必须强调一下,我也不是文学理论的专业人士,仅仅是个感兴趣的爱好者。以上我列举的这些,也只是前人关于这个辩题的一部分观点,你认真查查资料,花点工夫就能找到。但这一步却是必须的。

 

在过往的很多节课里,我们教过大家如何开脑洞,如何打开思维——对于一些前人已经钻研得很深的话题,也不要盲目相信自己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思考成果,相信知识,多查资料才是应有之义。

就像研究生在写论文前总要先写文献综述一样。只有站在之前所有人的头顶,了解他们之间的分歧、共识,你才能确保你接下来的思考,有足够的高度。

 

这就是我一开始讲到的,升。通过资料的梳理,把自己的认知升上去。

 


那么,什么是降呢?

我问你,听完刚才这些东西,你有任何被说服的感觉吗?恐怕很难,因为它离一般人的生活太远了。所以,所谓的降,就是在你的认知具备足够高度之后,将你想到的东西降到生活的层面,让听你说话的人,也能有切身的共鸣。

 

所以,要怎样将一个抽象、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和生活联系起来呢?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思考路径,那就是:

想一想事情为什么不能不是这样?

 

是的,以前面现象学的观点举例。你一味地强调,莎士比亚多么伟大,乔叟和乔伊斯的语言有怎样的魔力,王勃的《藤王阁序》真是一个字也改不动……都只是你单方面的宣称,听起来就没什么力度。

 

可是,反过来呢,如果事情真的不是这样呢

如果莎士比亚的伟大,其实只是由于西方文化强权的作用;

如果李白的诗,也只是那个时代格律体系下的佳作;

如果所有文学作品,都无法摆脱当时当地的条件支撑,那么就意味着,其实再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受到特定环境的支配,没什么了不起的,没什么好仰望的。

 

而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毕竟,如果文学这件事情,只是特殊时间地点人物作用之下的产物,听起来是很可悲的。

我们不希望现在自己这么喜欢的这些作品,到了下个世代,就不再有任何确定的意义。

至少,我们愿意相信,那么多作家的努力,都是在为了突破这种局限,而凭借笔下的文字,触碰到真正的永恒。

 

因此,我们才会说作者不重要,因为若非如此,文学就不再重要。

这就是我们通过这一轮反向的思考,得到的一个与生活有关的具体的理由。

 

再举个例子,在2014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的初赛阶段,一场讨论“以暴制暴是不是正义”的比赛中,正方武汉大学的立论其实也循着类似的思路提出了问题:

如果以暴制暴不是正义,那当我偷了东西或者抢了劫,政府为什么有权利把我关起来呢?

一下子,就让观点的就接上了地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正着想不行,反着想就可以呢?

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由人的认知习惯造成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对某次动态的变化更敏感,而对某个静态的位置不太敏感。就好像你或许也对中国股市的几次大跌有点印象,但要你说出具体股指多少,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此,思考“事情为什么不能不是这样”,其实就是去挖掘这个观点本身,给我们的生活和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从而将观点,有时能降到生活的层面,在高度之余,兼顾鲜活。

 


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在思考作者已死还是作者未死这种经典辩题的时候,除了要升上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还要能降下来让观点连接生活。

一个简单的小思路,是带着听你说话的人一起思考“事情为什么不能不是这样?”


最后留一个小作业:假如你要为这个辩题的正方《作者未死》辩护的话,延续今天的思路你要先"升"到哪个高度,然后再如何“降"下来、降到什么位置呢?如果你有想法,期待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与我讨论。


我是梁秋阳,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仲玥_z5

    有句话叫所有的理解都是误解,有的时候就算作者告诉了你他的写作意图,由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各种不同,你理解到的和作者说的也未必是同一个意思。(并不想说那干脆放弃知道作者的意图,不过以自己的眼光去理解作品或许也能创作出新作品,这种感觉也挺爽的)

  • 汐修龙月YIB

    好想打辩论赛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