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物以游心,逍遥天地间

乘物以游心,逍遥天地间

00:00
11:54

嘿,亲爱的,你好吗?我是清馨,这里是女人课堂,怎么样?你的假期过得还好吗?国庆过去快一半了,旅途一切顺利吗?心情愉快吗?


这个假期,我没有出去,我在办公室里面,好好地整理了一番近期的工作,办公室的布局也被我弄得焕然一新了,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待着,感觉异常的安静,这种时候也是特别适合个人独处与沉思呢,感觉很不错哦。


亲爱的,你在旅途中感觉怎么样呢?会不会也有一种独处的快感呢?今天我读到于丹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旅行的,我想分享给正在旅途中的你,应该是在好不过了。


当然,如果你不在旅途中,我们也同样可以借助这篇文章一起去思想旅行一下吧。好了,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于丹老师的这篇思想美文《乘物以游心,逍遥天地间》。



我们经常有一个比喻,叫人生之旅,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既然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到底有多少路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有多少是被动的,其实,人是在行走中认知生命的,旅行是一件相关于成长的事情。


不要认为现在可以上网,有旅游杂志、电视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和知识,这一切都不能替代你的亲身经验。什么是体验?就是用你的血肉之躯去一步一步丈量过的旅程,才是你自己的旅行。


旅行是一件从容的事,旅途中充满着期待与发现,邂逅是这个世界上你可以憧憬的最浪漫的事情之一,旅途中邂逅的往往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如果人在一个环境中待得太久,往往会被一种习惯所制约,会经常充当一个别人所期待的角色,旅途是一个卸去了所有头衔的自己,在山间水涯去慕然邂逅你心中突然迸发出来的一个天真的梦想,一个浪漫的传奇,而你成为梦想和传奇的主人公,这个自己是你从未感知过的,这是旅行给我的最美好的感受。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古人,真正的人格养成都跟行走有关。比如司马迁,他的父亲就是太史公,很小他就能看到很多重要的国家藏书。


20岁以后就开始了行走和游历,先往北,然后向东、游江浙,下会稽泰山,洞悉燕赵文化,往南直到昆明。从25岁到35岁,有10年得光阴是在路上,等到35岁的司马迁来到父亲得病榻前,她的父亲对他的托付,已经不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而是两代史官的宏愿了。


每每读到《史记》中父子之间关于使命的托付和承诺,我都会热泪盈眶。一个人如果没有行走,他的心中没有江山,没有历史责任,自然就不能完成这种承担,一个人有多高的眼界、就有多大的胸襟,在山水中穿行那些被古今的浩荡长风涤荡了的生命中才会有格局和气象。


他受了宫刑以后还能把《史记》完成,是因为他的生命有担当,正是因为阅读和游历,他可以说自己的书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实际上就是把文史哲打通了,这跟他的历练有很大关系。






行走是什么?行走是找到人与山川真正的关系,“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我们今天其实已经失去了真正的山林,很多都市人在想办法弄个院子,找块田园,其实真正的清风明月不用一分钱我们就可以得到。


人在不同的风景中穿行,你会体会到人不仅是一种历时性的成长,还是一种共时性的存在。在那些厚重的地方,你能够唤醒你自己的魂魄,你觉得自己已经越过千年的时光;在那些原生态的地方,却宛如自己是昨天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



人是在行走中被成全的,因为行走是一种最自然的发现方式,它是不需要刻意地安排一种相逢和邂逅,一个人登山临水,在不同地地方发现不同地坐标、价值观、遇到各种不同地人,这一切都有可能造就一个另外地自己。


在不同地时期到同一个地方,你都能感受到流光和历练让你对同一地方的感受全然不同。只要用心,每段旅途上你都能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HL冉冉

    请问一下作者 为什么中间会有一段文字是没有的?

  • 听友403543699

    求歌名

    美好清馨 回复 @听友403543699: 亲,片尾典是许巍的《旅行》

  • 1352421ynrn

    你的声音越来越不好了

    美好清馨 回复 @1352421ynrn: 再回来听听有没有进步?

  • 返璞归真小鹿

    求结尾歌曲名

    美好清馨 回复 @返璞归真小鹿: 亲,片尾典是许巍的《旅行》

  • 遇见祾祯

    感觉好多假笑

    美好清馨 回复 @遇见祾祯: 没有假笑,亲,每一声都发自内心深处

  • 晓梦蝶舞009

    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