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胡阿祥:开启隋唐的英雄们

8.13|胡阿祥:开启隋唐的英雄们

00:00
27:52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胡阿祥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胡阿祥老师的赠书~


这一讲的题目“开启隋唐的英雄们”,似乎有些奇怪,按照“中国通史”课程的安排,我是讲魏晋南北朝的,怎么扯到隋唐了?所以下面首先解题。


盛产名将的武川镇 

何谓“开启隋唐的英雄们”?举三位人物为例。


第一位,“打虎将”杨忠。杨忠,507年出生,568年去世。他出自北魏武川镇职业军人家庭,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而且形象极佳。《周书·杨忠传》说他“美髭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如果杨忠是位红脸汉子的话,那活脱脱就是民间关公的形象了。杨忠怎么个“武艺绝伦”?话说杨忠有一回陪着西魏权臣宇文泰围猎,不料一只猛虎突然窜出,直扑宇文泰,千钧一发之际,美髯公杨忠伸出左手,拦腰夹住了腾在半空中的猛虎,猛虎张开血盆大口正待撕咬,好个杨忠,又伸出右手,紧紧扯出了猛虎的舌头,叫它动不得也咬不得。惊魂未定的众人这才一齐上前,缚住了猛虎。自此,杨忠便得了个“杨揜于”的称号。“揜于”,在当时北方统治民族鲜卑语中,正是猛虎的意思。杨忠又怎么个“有将帅之略”?这打虎将杨忠凭借着显赫的军功,先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再为取代西魏的北周六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并于559年受封为随国公。

(杨忠)


第二位,“擒豹将”李虎。李虎,生年不详,551年去世。他与杨忠一样,也出自北魏武川镇职业军人家庭。李虎喜欢骑马射箭,同样武功了得。杨忠为宇文泰打虎,李虎为宇文泰擒豹。原来,李虎经常陪同宇文泰在北山下检阅军队,这里豹子出没,经常伤人,后来,这豹子给李虎碰上了,竟被神勇的李虎捉住杀掉,宇文泰由衷地赞叹道:“公之名虎,信不虚也。”李虎凭借着军功,做到了西魏的太尉、柱国大将军,并受封为赵郡公,后来改封陇西公。等到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创建北周王朝的时候,李虎虽然已经去世,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后来又追封为唐国公。


第三位,单骑随主的独孤信。独孤信,503年出生,557年去世。还是与杨忠、李虎一样,独孤信也出自北魏武川镇职业军人家庭。他容貌堂堂,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后来也跟随宇文泰建功立业。534年,因为北魏权臣高欢举兵反叛,孝武帝元脩从洛阳西迁关中,独孤信辞别父母,捐弃妻子儿女,单骑追随,孝武帝感叹道:“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刻赐予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后来独孤信累功至西魏柱国大将军、北周卫国公。


诸位听众朋友,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说以上三位名头并不太响的英雄呢?揭开谜底就真相大白了:杨忠的长子是创建隋朝的隋文帝杨坚,李虎的孙子是创建唐朝的唐高祖李渊,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七女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四女又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如此就清楚了:杨忠、李虎、独孤信三位,确实担得起“开启隋唐的英雄们”的称誉。

(李渊)


细心的朋友也一定注意到了,我在上面的叙述中,不嫌重复地提到了武川镇这个地方、职业军人这个阶层、宇文泰这个人物、柱国大将军这个称号,简而言之,武川镇职业军人正是诞生这批英雄的地方与阶层,大英雄宇文泰则是这批英雄的带头大哥,而柱国大将军联系着最后北周灭北齐的军事制度。花开四枝,不妨分别表述。


所谓第一枝花,是武川镇。武川镇是北魏六镇之一,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南的大青山北麓,这是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集聚着北魏政权防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柔然侵扰的精兵强将。

(北魏六镇)


河阴之变 

所谓第二枝花,是职业军人。这里的职业军人,指的是六镇军人。早在北魏初年,为了防御柔然的入侵,在首都平城以北、阴山以南,沿着东西方向,设置了怀荒、柔玄、武川、抚冥、怀朔、沃野六镇。我在前面讲南朝梁武帝萧衍的时候,曾经提到导致菩萨皇帝梁武帝身死国灭的侯景之乱,侯景就是北魏怀朔镇军人。六镇军人具有世袭职业为军人、社会阶级为贵族、种族文化为鲜卑三种特征。所谓种族文化为鲜卑,就如上面提到的杨忠、李虎,虽然号称汉人,其实已经鲜卑化了,至于独孤信,独孤就是鲜卑大姓。本来,六镇军人地位很高,颇为世人羡慕,比如镇将,不是拓跋宗主,便是鲜卑王公,即便镇兵,也大多是拓拔氏族成员,或者中原强宗子弟。但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 ,由于国家重心从北边转到了中原,皇帝的兴趣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转到了征伐南方汉族王朝,文化的取向从鞍马骑射转到了崇文鄙武,于是六镇军人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职业军人、鲜卑文化两者依旧,社会阶级则被严重降低,乃至成为低下阶级府户,不仅丧失了出仕当官的优势、免除赋役的待遇,而且被朝廷主流排斥在清流之外,被门阀化的鲜卑贵族与汉人高门贱视。他们的压抑与愤怒,可想而知,只待星星之火,就会燃爆。

(北魏末起义图)


公元523年,星星之火终于出现了,并且迅速燎原。先是,柔然可汗阿那瓌南侵。大敌当前,怀荒镇兵民请求镇将于景开仓放粮,遭到拒绝,兵民遂执杀于景起义。很快,沃野镇兵破六韩拔陵也率众起义,并得到诸镇华夷兵民的纷纷响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急昏头的北魏朝廷竟然请来六镇的抵御对象柔然,帮着剿灭起义军!525年,破六韩拔陵失败,投降者20多万人被安置到河北地区就食。这就是教科书上常说的“六镇起义”,其实更确切的称呼应该是“六镇兵变”。可是频遭灾害的河北根本无处就食,于是柔玄镇兵杜洛周、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又先后在河北地区起兵,这两支军队后来皆为怀朔镇将葛荣所有。528年九月葛荣失败后,这支力量转到了镇压葛荣的尔朱荣手里。尔朱荣是北秀荣(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地方的契胡族部落酋长,因参与镇压六镇兵变,累迁至六州讨虏大都督。528年二月,彼此争权的北魏胡太后毒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孝明帝元诩,另立三岁小儿元钊为帝。尔朱荣以此为借口,三月率军南下,四月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继而攻陷洛阳,先将胡太后与元钊投入黄河溺死,又将宗室诸王与公卿百官两千余人屠杀殆尽,史称“河阴之变”,尔朱荣由此掌握了北魏实权,并于随后剿灭了葛荣。


宇文氏统一北方 

所谓第三枝花,是宇文泰。正如六镇兵变与宫廷内乱为尔朱荣的崛起提供了舞台,尔朱荣的崛起与败灭也为东魏、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高欢与宇文泰做了嫁衣。


先说宇文泰的死敌高欢。高欢自称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实为鲜卑化的汉人,496年出生,547年去世,出自怀朔镇职业军人家庭。530年,孝庄帝元子攸诱杀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荣侄子尔朱兆等起兵复仇,攻陷洛阳,杀元子攸,改立元恭,即节闵帝。然后几经周折,尔朱荣的大部分军力转到了其亲信高欢的手里。高欢在河北地区注意协调胡汉关系,拉拢汉族高门,治军严明,击败尔朱氏各方势力。532年,高欢进入洛阳,废杀节闵帝元恭与后废帝元朗,另立元脩为帝,是为孝武帝,高欢则移镇晋阳,把控朝政。534年,孝武帝元脩集结军队,意在讨伐高欢,高欢也是大军南下,直指洛阳,于是元脩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并迁都邺城,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史称“东魏”。与“东魏”对应,逃到长安的孝武帝元脩534年十二月(5352月)为宇文泰毒杀,宇文泰另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至此,北魏分裂成了势同水火的东魏、西魏,虽然皇帝都还姓“元”,实际的统治者则是东魏的高欢与西魏的宇文泰。

(东魏、西魏、梁对峙形势)


再说宇文泰。宇文泰,鲜卑族属,507年出生,556年去世,出自武川镇职业军人家庭。他先是参加过鲜于修礼、葛荣的军队,后被收编在尔朱荣部将贺拔岳手下。宇文泰足智多谋,在西部关陇地区屡建功勋,逐渐成为北魏王朝仅次于高欢的实力派人物。及至孝武帝元脩来投,宇文泰遂得以掌控军国大政,西魏元氏皇帝不过傀儡而已。

(宇文泰)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六镇兵变”以及随后众多的起义与叛乱中获利最多的还是高欢。高欢得到的军队最多,宇文泰得到的则以武川镇兵户为主,高欢治下的东魏的土地、人口与物力,也远胜于宇文泰治下的西魏。但是,历史的演变过程却是:550年,高欢次子高洋取代东魏,开创北齐王朝;557年,宇文泰三子宇文觉取代西魏,开创北周王朝;577年,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那么,为何北周能够以弱胜强呢?

(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


一般认为,依靠六镇军力建立起来的东魏、北齐政权,具有很深的民族成见,走的是倒退的鲜卑化的道路;而以武川镇军力为主的西魏、北周政权,则找到了一条淡化民族界限、协调地域矛盾、维系胡汉人心的进步的道路,这就是陈寅恪先生所归纳的“关陇本位政策”,正是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与治理下,东强西弱、东富西穷的局面得以慢慢扭转,并最终由西部的北周统一了东部的北齐。

(高洋)


府兵制 

所谓第四枝花,是柱国大将军。柱国大将军联系着西魏权臣宇文泰创建的府兵制度。在府兵制度的统辖系统中,有八位柱国大将军,其中宇文泰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仅挂虚名,真正统帅六军的,是六位柱国大将军;每位柱国大将军各督两位大将军,共十二位大将军;每位大将军各统两位开府,共二十四位开府;每位开府各有两位仪同,共四十八仪同,每位仪同约领兵一千。如此,六位柱国大将军大约领兵四万八千。这样的府兵系统,既借用了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即八部之制,也符合华夏传统的《周礼》六军之制。在兵员的构成上,武川镇军力以及随孝武帝元脩入关的北魏宿卫禁旅,自是府兵的核心,汉族强宗子弟、关陇地主武装也是府兵发展的对象,到了后来,征兵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均田户,这样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再从官兵关系看,宇文泰以有功将领继承鲜卑三十六国及九十九姓,如杨忠赐姓普六茹氏,李虎赐姓大野氏,凡所统领的士兵,都以他们主将的鲜卑姓氏为自己的姓氏,这样就使官兵之间蒙上了一层血缘宗族的亲密色彩。又从待遇上看,府兵将校“不但不废仕宦”,而且仕途坦荡,而当征兵对象扩大到均田户时,改民籍为兵籍,军士称为“侍官”。凡此种种,使得府兵的身份提高了,待遇改善了,兵员增加了,及至北周灭北齐时,府兵已发展到近20万人,隋朝灭陈时,更是发展到近50万人。


以上,我们说过了比方得可能有些不伦不类的武川镇、职业军人、宇文泰、柱国大将军四枝花,回到这一讲的题目“开启隋唐的英雄们”,我们知道了北魏王朝的终结者、东魏与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北齐与北周的皇帝们,乃至隋、唐两朝皇帝家族的祖先,以及这些政权的开国元勋们,竟然都与北魏孝文帝元宏决然离开的那些北方边镇有关,然而正是从北方边镇那片寒凉的土地上,走出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英雄、搅动乱世的豪杰,开创了属于他们及其继承人的新时代,拉开了难以评说的隋朝与令人自豪的大唐盛世的序幕……历史就是这样地有趣,有时也是这样地令人难以捉摸!


既然已经说到开启隋唐时代了,魏晋南北朝课程的史实部分就到此结束。下一讲,开始说魏晋南北朝历史文献,毕竟时隔一千多年,我们仍能清晰地回望魏晋南北朝时代,离不开那些珍贵的传世历史文献。


第十三节复习课 

你好,第十三讲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节内容。


北魏初年,为防御柔然入侵,在北部边疆设置了怀荒、柔玄、武川、抚冥、怀朔、沃野六镇。六镇军人原本地位很高,但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文化取向上开始崇文鄙武,六镇军人丧失了往日优势,社会地位迅速下降,压抑与愤怒不断累积。


523年,柔然南侵。怀荒镇兵民请求开仓放粮遭拒,遂执杀镇将起义。契胡族部落酋长尔朱荣通过镇压六镇兵变实力迅速壮大。528年尔朱荣陷洛阳,杀胡太后和元钊。不久,尔朱荣也被诱杀,几经辗转,他生前的大部分军力转到其亲信高欢手里。532年,高欢立元脩为帝。534年,元脩与高欢决裂,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并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与“东魏”对应,宇文泰毒杀元脩,宇文泰另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东魏、西魏的皇帝虽都姓“元”,实际上分别被高欢和宇文泰掌控。


东魏的军队、土地、人口与物力远胜于西魏,但取代西魏的北周于577年灭掉取代东魏的北齐,统一了北方。


东魏、北齐政权,具有很深的民族成见,走的是倒退的鲜卑化道路;而以武川镇军力为主的西魏、北周政权,则实行“关陇本位政策”,淡化民族界限、协调地域矛盾、维系胡汉人心,使得东强西弱、东富西穷的局面得以慢慢扭转,最终由西部的北周统一了东部的北齐。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感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天强之汉斯

    胡老师讲的非常精彩,条理清晰。过去自己读到南北朝历史,总感到混乱理不清头绪。谢谢老师。介绍一下老师相关作品。

  • 兰亭远望_pb

    胡老师讲的历史时期是最混乱的,但确实我听得最津津有味的一段,胡老师的口音很可爱

  • 小边_19

    历史就是这么的有趣,而在胡老师的讲解下,更加有趣。

  • 杨梅雨季

    胡老师讲得好的

  • 呲呲蹭饭吃

    老师的普通话真的是一言难尽。

  • H_p60

    条理清楚 听着很舒服

  • 御青茶

    精彩,好听!

  • 51fi

    喜欢胡老师的讲座,生动形象又富有内涵

  • 18000533fuh

    很喜欢胡老师的分享,感恩!

  • 罗密多_1g

    不能找个转述师吗?普通话都不过关啊

    恩维空间 回复 @罗密多_1g: 修养成博古通今,学霸一方的历史学大师和学好普通话哪个容易呢?而且带方音的普通话,多听就慢慢适应了。比较起形式起来,相信内容应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