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掉抢话和插嘴的毛病?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有一个叫红烧肉的网友提问:在聊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很讨厌的情况,那就是正在发言的时候就被人打断,也就是插嘴。

我们虽然讨厌插嘴,有时候自己也会犯插嘴的毛病。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区分想要插嘴的情况,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行为模式。

插嘴的原因

第一种,没听明白。有时候对方正在说的东西没听懂,可能是因为其中包含的知识对你来说很陌生,也可能是对方表达的不够清楚,很着急,所以想打断对方,插嘴问一句。

如果是这样就不要着急插嘴,可以用笔把不懂的地方先记下来,不方便记,就录音;不方便录音的,就在脑子里记一个关键词。等对方说完了,你可以举手示意,或者直接询问。

“不好意思啊,刚才有个地方我没太明白你能再说一遍吗?”

对方解答的不满意,你还可以继续追问,弄明白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如果还有别人在听,你可以说:“对不起,耽误大家时间了。”

第二种,对方讲的有错误。如果对方说的是错的,那些你有足够的把握证明这一点,那也要再具体区分一下。如果听众只有你自己,并且错误不大,你可以选择无视或者等对方说完后,再用探讨的姿态进行交流。

“刚才您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很多,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说……不知道我记得对不对,还请您赐教。”

如果听众还有其他人或者错误很大,你为了避免别人被误导,让对方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你可以选择当场插嘴,应该说:“不好意思啊,我打断一下,对你刚说的问题呢,我有点异议,咱们可以探讨一下吗?”

在我看来,这是对真理的尊重,不应该归为传统的插嘴恶习。

第三种,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如果你感觉对方说的不够全面,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应该尽量等对方说完再补充,而不是马上就提出来。

如果是和对方单独聊天儿,你可以很自然的接话,“你说的对,换一种角度来看,也很有意思。”

如果是大家在一起聊天,就可以说:“刚才说的很好,但是有一个部分,我觉得可以再完善一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第四种,没有耐心听对方讲完。你可能觉得对方说的都是你听过的,或者发言的时间太长了,于是嘴痒难忍。

但是并不是你插嘴的理由,不过旁边还有别人,你还要为他人考虑,因为对你毫无吸引力的话题,可能正好是别人喜欢的。

你要是实在听不下去,没按着你的头强迫你听,你可以趁这个时间想一会儿吃什么呀,周末去哪儿逛逛。而不是站起来,张着嘴说,你说的都是老梗啊,我这有新段子。

但如果你是组织一个探讨或者主持一场活动,那你就必须为效果考虑,在适当的地方插入。

如何改正插嘴的习惯

已经有了插嘴的习惯,该如何改正?

要养成先思考后表达的习惯,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全部听完,然后再好好思考一下,再有针对性地表达。

有的人真是心急,听话只听一半,比如对方说:“我上礼拜想去趟上海……”你马上就接着说:“这么巧哟,我去上海了,怎么不跟我联系呀,你这人真是不够朋友。”

然后对方接着说:“结果我生病了就没去。”你平白指责对方一番,这显得很尴尬。

一般来说越稳重越成功的人,越不会随便抢话插嘴。因为他们知道不到最后一刻,听到的观点都不完整,经过深思熟虑的表达才能更有逻辑、更令人信服。

可以试试放慢语速。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训练放慢语速改善爱插嘴的恶习。

在每次开口说话之前,深呼吸一下。想插嘴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停顿几秒,这几秒钟的时间会让你明白并不是非抢不可。而且错过了你要插嘴的话头,你自然就不会插嘴了。你可以坚持锻炼一段时间,让慢语速成为习惯。

当然这也不是让你不分场合的说话慢,比如你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有人问你:“小李,你觉得这个怎么样?”你这个时候如果再停顿五秒深吸一口气,再回答,大家会觉得,这是怎么了,脑子短路了?

其实在我们主持的工作当中,有很多插嘴的技巧和方法。

比如对待跑题的,你可以提出新问题,把谈话拉回到既定的范围;对不得要领的,你可以点化,然后简短结束。

当发言观点在同一层次展开角度推进特别慢的时候,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截流,然后来调整节奏。对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但是过于健谈的人也要试试引领。

聊天时总忍不住想插嘴怎么办?

爱抢话的人是什么性格?爱抢话是心理疾病吗?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