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人物如何在一个领域里快速成精?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引言: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并且变得牛逼呢?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并且变得牛逼呢?

所谓天才未必是可以复制的,不过成功是可以被模仿的。我们今天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里面,都比过去做得更好,那么普通人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快速的在某个领域并建立口碑呢?

1/你不信?成功来源于模仿

通过模仿迅速入门,并且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

在MBA的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是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之一。

它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模拟训练,通过大量真实的商业案例,由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最后由老师来进行反馈。简单说,就是由学生模仿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一个过程。

ok,不要等到学生成为了CEO之后,才能够去做这件事情。

要面对一个新的领域,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只有万事俱备了,才能够去行动,同时,也不要觉得自己一窍不通,不敢去尝试。

可以通过模仿那些成功经验迅速的入门,并且在整个过程当中,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

第1步,观摩知识,总结规律,有章可循。

当我们想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的时候,尤其是陌生领域,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一切可以了解的相关内容。学习的途径,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视频或者优秀的案例和范本。

以前在辩论团的时候,每个新入团的小朋友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辩论团的一切知识。

观摩大量的辩论视频,阅读大量的辩论书籍,在整个过程当中,让自己迅速的了解规律和技巧,做到心中有数。

消除陌生感和不安感,可以建立起最基本的自信心,也是门外汉到入门的第一步。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变化和传播特别迅速,学习和知识的更新,就变得特别的重要,当然也更加的便捷。无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从事什么行业,时间管理都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第2步,要想牛逼,先被重复逼

模仿的精髓在于重复,并且通过不断的重复给出适用性初步的判断,给出基本的判断,并且建立基本的操作能力。学习是知识输入的一个过程,而重复是知识输出的第一步。

任何新领域,在牛逼之前都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连那些天才也都不例外。

比如说在音乐和体育训练过程当中的前期都是大量的枯燥的、机械式的、重复的练习,达标的标准之一就是形成条件反射,每个动作都要达到不需要想就可以自然发生的这种地步。

谭元元在某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过,如果一个星期休息两天,第三天,就会觉得什么东西有点不对劲儿了。因为每天训练肌肉,对于动作还会产生记忆,形成一种自然反应,一旦停下,这种肌肉反应就会马上的减弱。

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练动作,而是日复一日重复的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仅此而已。

第3步,山寨or一种高级的模仿

更高级的模仿,是一个分块练习,加入初步思考的整个一套过程。那也就是通过领域细分,各个击破,进行魔法升级,模仿不止于重复,否则也只是一个合格的搬运工而已。

当我们积累到一定数量阶段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对领域进行细分了。比如分成不同的维度,角度等等方面,并且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和演化。

比如现在的自媒体搞的是风生水起,看着简书、微信、微博、豆瓣里的红人,短短时间就十几万的甚至上百万的粉丝,可以说走上了人生巅峰啊,我们自己的心里也是痒痒的。

那怎么办呢?学啊,学学人家的文章为什么受到追捧,是标题好,还是想法有新意,是粉丝互动做得好还是话题最热门,是结构做得得体还是语言风格很独特……

2/定位而后有特色,极致还会远吗?

通过定位建立特色,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极致。

如果认真研究那些成功案例,会发现那些天才并不一定在所有的领域都会高人一等,他们往往是把某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在某个点上表现得尤为出色。必须升级为特色,才能够帮助我们建立领域行业口碑。

第1步:重视反馈,哪怕是吐槽

通过从外界获得持续有效的反馈,找到自己的定位,复制出带有刺激标签的产品。

从模仿到定位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所谓当局者迷。可以把从外界得到的反馈,与自身的热爱相结合,从而得出在新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定位,并且专注其中。

比如将我们的优点放大。所谓风格,一定是在某一个方面做得特别的出众。比如你在漫画这方面有造诣,就可以通过研究成功的同类的自媒体,形成自己的这么一种风格,从而获得关注。

再比如进行升级式的创新,就是比别人做得更好一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山寨品,阿里巴巴、淘宝、腾讯、小米,他们都不难发现山寨的影子,他们都是通过升级式的创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持续不断的努力,并不比天资易得,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第2步,非常努力,才能毫不费力

就像那句流行话说的好,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够看起来毫不费力。所有的天才或者成功人士的光环背后,都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付出。

一个百万粉丝的大v讲了这么一个自己的经历:在接到韩寒独立的约稿的时候,他感受到了书读得不够透却要假装博学的硬板。

于是在接下来花了一个多月,把准备写到的那些个历史人物的所有史料搜集重读,自己动笔整理他的年表,画人物关系图。

读书笔记都写了四个大本儿,吃饭走路,脑子里面想的都是这个人物和稿子,简直比情人还要粘人。

所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可以实践的机会,哪里有活哪里就有我。每天画图写评论、制表、打球阅读,不论你想要做什么,都是要永远不要停止练习。

第3步,别让自己太舒服

不断尝试高难度的挑战。

在学习区练习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了三个圆形的区域,最内一层的舒适区,也就是我们已经熟练的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这样一个区域。最外一层的是恐慌区,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的则是学习区。

在学习区里训练才能够让一个人迅速的进步。

我们必须把自己安放在难度稍微超过自身现有能力的这么一种环境之下,才能够通过克服这样的一种挑战,实现自我的进步。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职业运动员,而不是业余爱好者,因为职业运动员会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各种不舒服的情况,不利于的条件之下。

结果职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当然要优于爱好者了,回顾一下我们的自身,哪些是自己已经做的,他认为自己做得很好的了,那我们先放下他,转而去挑战那些更为艰难的训练。

3/内功已定,“装逼”技能学起来

建立自己的品牌,延伸发展的边界。

其实如果能够严格的完成相关的海量积累和深入的实践,大部分人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在某个领域至少做的不错,那要想建立自己的这个领域的品牌,还是要有两点。

第1步,气场很重要,看看公鸡就知道

那些行业的顶尖人物和成功人士,他们通常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强势,而且充满自信。气场这种东西,从来不是天生的,靠的是后天的积累和阅历。

也可以通过外在的装饰来进行复制,抛开内在的实力和心理的强大。一个人可以通过妆容、衣着、走路和说话的方式等等,来打造一个自信的外表。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注重形象管理,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并且反复的练习,直到自信和优雅成为一种习惯。

第2步,人脉圈子不可少,让别人为你鼓掌

品牌建立毕竟不等同于单纯的专业尊严和经济,他同时代表着一定的影响力。

需要在某个领域产生号召力,这个领域的圈子和相关团体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协会论坛、研讨会、还有产业会等等方面,都是我们需要经营的一部分,或者是我们领导团体需要经营的一部分。

那总的来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方式,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都是得花费时间在社交上的。因为只有深入到这个群体当中了,才能够得到更为迫切和重要的信息,才能够从更大的一个社交值当中得到学习的机会。

欢迎收听系列音频: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变得牛逼?

关于主播:

职场解忧杂货铺是馒头推出的第一档职场生活类语音脱口秀。不拘泥于固定单人或多人的演讲分享,汇集馒头导师及各个领域里的大咖,专注职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不同的视角为你答疑解惑。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