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跨界】彭凯平 | 创业者如何跨过成功的“诅咒”

【心力·跨界】彭凯平 | 创业者如何跨过成功的“诅咒”

00:00
21:56

导师简介: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15、2016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十大心理学家榜单”。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彭教授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


一、你在“无意识盲”吗?


成功的诅咒为什么会发生?主要是因为当你把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心理能量关注在你认为特别重要事情的时候,你一定会做出了很多的牺牲,心理学叫做“无意识盲”。

 

“无意识盲”:不是我们不想知道它,不是我们不想关注它,而是因为当我们关注别的事情的时候,这个事情就不经意地被我们忽视掉了,这就叫作无意识盲。

 

我们很多的时间关注的是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任务、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工作,所以家里的事情就有点忽视,有一次,我太太因此就批评我:


她:“你怎么不帮忙做点家务事?”

我:“我不是拿着衣筐,一直跟着你到处洗衣服吗?”

她:“你拿着这个衣筐,你想的是自己的事情。”

我:“那又怎么了?”

她:“刚才地上有两双袜子,你怎么不捡起来?”

我:“我没看见。”

她:“你怎么会没看见?你都跨过去了,怎么会没看见?”


我一下就愣了:对呀,我要是没看见,我怎么知道跨过去?我肯定是看见了,但是我要真的看见了,我拿着衣筐又怎么不捡起来呢?所以肯定是没看见。


这就叫做“视而不见”,用心理学的术语叫作“无意识盲”。在心理学研究里将近有50%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无意识盲”现象出现。从统计学的概率来讲,任何事情是50%,其实就是随机的,一半人看得见,一半人看不见,就是一个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说明它不反映我们的人品,不反映我们的智力,不反映我们的情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其实不是比别人如何的不同,我们也是普通人。

 

这就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念,也是我们成功者必须超越的一个陷阱。


二、警惕过多“自我赋予价值”


领导、聪明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是大家关注的对象,你是人们崇拜的一个目标。所以众目睽睽之下,万众瞩目之中,你就会产生了一个心理学的效应,叫作“聚光灯效应”。

 

其实心理学发现:人们关注的不是你,关注的是你对他的意义。

 

康乃尔大学的一个著名心理学的教授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

 

他请很多人去参加一个晚会,其中有成功的人士,也有一般的人士,他请每个人穿上特别稀奇古怪的衣服。最后问这些人,你觉得今天这个晚会上有多少人注意到你穿的奇装异服,结果这些有社会地位的人就说:90%的人都在关注我。最后结果调查是只有不到30%的人观察到:有一个成功人士穿得特别奇怪。

 

这就是巨大的落差,你认为谁都在关注你,其实并不是。设身处地,换位思维,你是领导,群众关注的也不是你,是你对他的意义,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叫作自我参照效应。


很多时候人关注的是你对他的意义,尤其是当领导,一定要有这种平常之心才能够想清楚,如果太把自己当回事,就容易出判断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领导会出现的一个“自我中心效应”:就喜欢给自己熟悉的事情、关注的事情、了解的事情赋予过多的价值。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提醒,不是说这种事情不现实,不是说这种事情不发生,大家一定要警觉,这种东西会让我们产生过度的偏爱。


三、警惕“经验定势”的心理


最优秀的人也会产生另外一种心理的资本,叫做“经验定势”,经济学叫作路径依赖。

 

什么是路径依赖?就是我们特别熟悉的道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它既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成功的证据,但是也可能对我们带来一些伤害,让我们看不到其它的可能性。

 

最大的经验定势,心理学发现其实就是我们的文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受到了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想一想,你在妈妈的怀里,听得最多的是母亲的语言,而这个语言就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所有人首先是文化的人,然后才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那么如何了解文化的影响?你一定要超越自己文化的局限,睁开眼睛看世界,有一种国际化的视野,一种跨文化比较的习惯,才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不然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四、要讲逻辑、证据,不能光听故事

 

你打开微信、微博,就会发现我们中国的公司,我们中国的大V有一个特别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编段子、讲故事、讲历史,从来不讲证据、从来不讲分析、从来不讲科学的反驳、不论辨论。反证、证伪都不做,就是讲一个故事,很多人居然相信这样的事情。

 

大家一定要有一种习惯:要讲逻辑,要讲证据,要想证明,要讲证伪,而不能光听故事,听故事是一个低级的认识。这是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门教授(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做了大量的研究,思考:为什么智商超群的人、情商卓越的人、事业成功的人,居然有的时候也会有这些不经意的错误?

 

这个错误他提出来叫做“有限理性”,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觉,没有一个人是先知先觉,我们都是有限理性。

 

换句话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其实需要提升,需要学习,需要反省,需要修行,这种“有限理性”理论让他获得了诺贝尔的经济学奖。


五、不要成为直觉的俘虏

 

我们人天生下来就有一种智慧和能力,叫做直觉。还有一套思维叫做科学思维,而这个科学思维,它需要学习,它需要反省,它需要努力。

 

一般情况下,人是有直觉的,但是修行的人,学习的人,他才有理性,光有直觉,你就永远是直觉的俘虏。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人类的直觉思维,有的时候真的容易让我们上当。

 

大家可能觉得我说的这些只是心理学的游戏或者技巧,和经济管理或者生活没什么关系。但是,它不光是心理学基本的实验室,它和我们的经济决策,经济判断,股市投资等都有关系。

 

为什么科学思维很难,因为它是反证,它是证伪,它是不确认,但是我们人习惯上其实是想确认。别人告诉我一个东西,我们第一个冲动就是要认识它是对的,要理解它,相信它,这是人的善良的本性,但你们一定要用科学的一种态度。


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湖畔大学三板斧(ID:hupansanbanfu)



更多精彩,就在#湖畔三板斧#

本节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翻录成任何形式,严禁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传播,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翎羽小筑

    湖畔大学音频,能不能对线上消费者负点责任?我相信你们的资本总量非常庞大,可以说富可敌国,但是切不可焦躁不安,这期音频两个问题,无论是谁说,后期音频能不能处理一下,为了让大家听清楚,第二录制出现杂音,通过这两个问题觉着你们基本上就是做作的,不是真正体现在消费者找到自身亮点,反思吧。

    1821939jpfb 回复 @翎羽小筑: 讲的很有用啊

  • 啊乐福建

    比道一,更进一层。在纯理性的或逻辑状态下,尚有许多无意识盲。其实,无意识盲是否可理解为痴的状态。如果是,那必然是危险的。

  • 小S_Senlly

    要反复听好多次

  • 听友71444524

    这期讲的好啊,思维决定行为

  • 不牛A不牛C

    讲得好

  • 修身养性_dc

    无脑的苍蝇,飞出了瓶子!

  • 听友298259654

    把大道理像面包屑一样摆进各种盘子,再卖给你,一个面包变成了十盘甜点,等于就是一个面包卖了十次。

  • 碎晚春风景

    以前总把父母给的道路当成最好的,不分辨就和父母一样思路了,放弃了人生选择,认为传承是最好的,上学跟着老师,生活跟着父母,人最后就慢慢的消磨了自己的斗志,变得成熟,有得必有失,成熟也等于杀死了自己很多的天赋,人还是要喜欢冒险尝试吧!

  • 啊乐福建

    这段时间,是进入修行的课程。之前类似行为分析。修行是师傅领进门,造化靠个人。

  • 一道_ds

    湖畔大学v群yandao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