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步履不停》:当时只道是寻常

113|《步履不停》:当时只道是寻常

00:00
12:27

此情可待成追忆

当时只道是寻常

书友艾荷阳光的画

步履不停,不停的不只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匆忙的步履,还有时间的脚印。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我们可以在时间上钉一个挂钩,挂住某些记忆,某些此情可待的记忆。从而可以在步履不停的前行中,有停留在记忆中的温暖与柔情,给我们一种力量和安慰,勇猛精进不退转。

所谓的“寻常”,就像《步履不停》中,那些连事情都称不上的小事,而之所以让作者七年之后都记忆犹新,也是因为在寻常之中,有着不寻常的爱意与关情。

哈佛大学脑神经的研究有很多文献显示,大脑中有不同的区域,我们得到拥抱的时候,血清素会增加。这种激素不但增加快乐的感觉,调节情绪的能力,而且能增强记忆力,保护神经元,减少受到压力激素的损害。亲密关系不仅是生理层面上,更在现实层面上给我们提供支持,因为无论是谁,都会在生活上遇到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在持续稳定的亲密关系里,大脑的某个区域会得到很多激发,神经和神经会不断连接。就像是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同样的大脑中本来只有神经细胞,但这两个神经细胞连接得多了,它们之间就有了连接。这个人的记忆力会更强,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刺激,没有被欣赏、被鼓励,大脑发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作者幕溪在《童年的爱,是长大后一辈子的铠甲》中,用《城南旧事》中的英子,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不断地送别的过程。

我想,我们送走一个一个的亲人朋友,也在送走一个一个的昨日之我。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爱,在上一代和下一代中平衡,也是在让孩子学会平衡。

而“童年”,不仅仅是指我们下一代的童年,也还指未来的我们。

提香的画

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最后,圣克利斯朵夫背着一个孩子过河,他伟岸的身躯被孩子压得变形,到了对岸,他问,孩子,你是谁呀,那么重。孩子说,我是未来所有的日子。


韦尔乔的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壳漫尘埃

    老师好,第一次留言。很想问问老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至亲之人的离别和死亡?看书看剧的时候,会留意人物对死亡的态度,对死亡也有一些思考,隐隐约约知道该怎么做。但一想到某一天也要亲自面对,一想到父母也会离我而去,就会有一种深深的难过和恐惧。对于自己而言,又该怎样克服这样一种恐惧?总觉得如果父母不在了,自己就会像是无根的野草,没有归处。就是空荡荡的了。我也在不断成长,可能以后内心会比现在坚强一些,又觉得跟坚强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一种永远的失去。唯独给我安慰的是我相信灵魂的存在。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可我又该怎样面对留下来的自己?可能问题有些沉重,平常也不会经常讨论。我觉得还是要有所准备。望老师解惑

  • 徐葭儿

    这两个当时 ,有多少人生况味啊!

  • _阿蓝

    寻常与,真善美。尝试用老师的方法,每天拥抱家人,让爱通过拥抱彼此传递和连接,把拥抱作为沟通的开始。谢谢老师。

  • 眉坞老农

    他们遇到再大的事也不会慌乱,因为他们自己知道怎么去面对,也有信心解决他。相反,一些内心脆弱的人,生活中发生了一点点事,就不吃不喝,要死要活,感觉天都要塌了,满脸都是沮丧。心中有事还能若无其事,这是格局。心中有事装作若无其事,那是阅历。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

  • DaisyY_0a

    老师有几个问题期待老师的解答:1.如何理解和处理好亲密关系呢?(家人,情侣……)2.我们与父母有代沟,我们如何用爱的语言沟通,少些冲突呢?3.面对压力我们如何环境和面对?有什么方法吗?4.如何提升个人爱的能力?和提升感受爱的能力?5.上周遗留的问题:工作若不满意,我们如何评估和规划职场路线呢?有什么方法和建议呢?期待老师的答复。老师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