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学习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096| 学习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00:00
14:39

本集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墨子:古之学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以悦人。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荀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颜之推: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张伯行:古之学者为己,需是不求人知,有一毫求名之心,功夫便不真实。只要想一想,仁义礼智信是吾心之所固有,孝悌忠信是吾心之所当为,无一是求名之事。

本集文稿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端午节,感谢各位朋友在假日里还收听我的节目。


孔子有感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对现代有较强烈的批判。当然他所谓的现代就是他那个时候的现代,而用来作为对比的则往往是古代。就学习而言,孔子认为古代的学者在学习目的、学习心态等方面也要比现代人更纯正。《宪问篇》里记载: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在孔子看来,古代的学者是“为己”而学,现在的学者是“为人”而学。什么是“为己”,什么是“为人”呢?我们注意一下,因为我们现在一讲“为己”,就往往是只为自己,带点自私自利的意思。一讲“为人”,就往往是服务于他人,贡献于他人的意思。也就是“为己”常常带有贬的意味,“为人”常常带有褒的意味。而孔子这里的意思正好相反。


“为己”在他带的是褒义,“为人”在他带的是贬义。朱熹在《论语集注》里引程颢的解释说:这里的“为己”指的是“欲得之于己也”,这里的“为人”,指的是“欲见之于人也”。也就是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自己有所得,来提升自己的学问,完善自己的修养,改善自己的行为;而现在学者学习,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学习了,自己多有学问,自己多有能耐。


梁代注《论语》的黄侃,他的申说更为详细,他说古人因为自己的学养与行为不完善,所以要学先王之道,学习的目的是自己去做,自己去改善,是为了“成己而已也”。“成己”就是改善自己,完善自己,而现在的学者学习目的已经不在完善自己欠缺的地方,目的旨在追求胜过别人,向别人证明我有多大的学问;“非为己行不足也”,不再是为自己行动上的欠缺来做改善了。简单地说,就是古人学习是为了改善自己,现代人学习是为了沽名钓誉。


而这一点,除了孔子,先秦其他诸子也有相同的感慨。比如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也说过:“古之学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意思是古代的学者听到好的教诲就会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今之学者得一善言以悦人”,现在的学者听到了好的教诲就会拿来作取悦他人的工具。


而稍后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则有更充分的发挥。《荀子》这本书的第一篇,也是最有名的一篇,就是《劝学篇》。《劝学篇》很多朋友在中学时代都读过,甚至背过,比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以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不过我们中学课本里只是选了几节,不是全文。


在《劝学篇》里,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说:君子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就记到了心里,就贯彻到了全身,在举止的动静中都能表现出来,因此它就可以称为别人的榜样;而小人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马上从嘴巴里说出来,嘴巴跟耳朵之间的距离不过只有四寸而已,怎么能来完善自己的七尺之躯呢?


在说完这番话之后,荀子就引述了孔子的这两句名言做了发挥,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禽是家禽,犊是小牛犊。这里的意思是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身心,小人学习则是把学来的东西当做像家禽、小牛犊一样的礼品来取悦别人,去讨别人的欢喜。荀子比孔子进了一步,孔子只作了“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的区分,荀子实际上明确说,像“古之学者”那样学了为己的是君子,像“今之学者”那样学了为人的是小人。


孔子这句名言影响非常之大,在中国古代的多种著作里被引用,被发挥。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在他的名著《颜氏家训》,这也是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一部家训著作。颜之推在里面就引述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意思是“古之学者为己”,学了是真正落实在行动中的;“今之学者为人”学了仅仅是挂在口头上的。


清代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张伯行在他的一本书里则说:古之学者为己,需是不求人知,有一毫求名之心,功夫便不真实。只要想一想,仁义礼智信是吾心之所固有,孝悌忠信是吾心之所当为,无一是求名之事。这些都是自己应当做,必须做的,所以做这些事都不是为了求名。他还引孔子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说:要存了这样的心,做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功夫,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在行动上是这样,在学问上也是这样。


我们现在读了点书有时候活学活用,学了以后马上向朋友传授,跟朋友交流,会增加我们学习的兴味,增加我们学习的动力,这是非常好的。但要一味炫耀,时间长了,只怕扎实进步的成分会少,弄虚作假的成分会多。因为你炫耀的欲望越强,你可能用于表面的功夫就越多。现代研究古典文学的大学者程千帆教授回忆,他年轻时听老师,也是更著名的研究古典文学的大学者刘永济上课,刘先生对《楚辞》、对《文心雕龙》都有很深的研究,写过多种著作,现在中华书局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刘永济文集》,但程先生从课上、从课外的请教中听出来,刘先生对《庄子》也读的很熟,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就说:刘先生你对《庄子》这么有研究,怎么不写本书呢?


刘先生瞪了他一眼,非常不高兴地反问:你以为我学了什么东西都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吗?程先生一直到晚年还感慨,说刘老师给自己上了一课,求学问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他人,是为自己的充实,而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我想前辈学者的这种作为,其中应该就有孔子的影响。而现在还健在的已经90多岁的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张世英教授则借这两个概念,专门写了一篇《“为己”与“为人”》的文章,做了进一步的引申。


他说人在世界上生存,总免不了要跟别人打交道,因为你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因此人会有意无意总要按一种外在的标准,或者一种非自己本来的意志来做事、来生活。这种标准和意志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什么自古皆然啊,什么一般以为啊,什么习以为常啊,什么已成定论啊一类的东西,这就是为人,而这样一来,往往人跟人的差别就被磨平了,个性和自由选择往往被抹杀了,特立独行的人往往会遭到压制,甚至摧残。


就像老话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样的社会里,“为己”的能有独特个性的人就越来越少,也就是逐渐丧失了自己,而遵循常规的人就越来越多,这也就是“为人”的人越来越多,“为己”的人越来越少。这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未必是好事。所以张世英先生呼吁,希望多一点“为己”的人,少一点“为人”的人。希望具有独立性灵的人在社会上能少受一些压制和摧残。张先生“为己”与“为人”的意思跟孔子的已不一样,但他借“为己”与“为人”这两个概念所阐发的哲理对我们也一样具有启发意义的。


孔子倡导学习,也倡导思考,而学习和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哪一个更重要?孔子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下一次再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破晓zhw

    傅老师端午节快乐!我是一个非名牌大学的中文系本科二年级学生,我以后想考博士做先秦文学的学问。想问您在本科阶段需要怎么做才能对咱们传统文化的研习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呢? 我很想自己去学习,但是平时课程的作业,还有各种考试总是打乱我的计划,老师我该怎么做呢?

  • 和_vvv

    仁义礼智信是吾心之所固有,孝悌忠信是吾心之所当为,无一是求名之事。

    A肆玖昌明 回复 @和_vvv:

  • Meilin美琳

    学习的内在动机是什么?这个话题可是太必要的,需要时时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

  • 蓝色柠檬_bP

    感谢傅老师的教诲

  • 赫敏_Hermione

    厉害(ง •̀_•́)ง

  • 团团圆圆爸爸讲故事

    傅老师讲的真好 深入浅出 易于接受

  • batya

    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在为人学习吧

  • 甘草_zj

    端午安康

  • 和_vvv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 zyzz3

    傅杰老师,您是逐章逐段逐句讲解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