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0:00
01:34

                                  白雪歌送武判官1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2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3,都护4铁衣冷难着。


瀚海5阑干6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7置酒饮归客8,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9,风掣10红旗冻不翻。


轮台11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12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作者简介


岑参(约公元715 –770),荆州江陵人(今属湖北),郡望南阳(今属河南)。天宝三载(公元744)登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公元749)入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掌书记,随行到边塞安西、武威等地。后返长安,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又入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往来北庭、轮台等地。历任大理评事、起居舍人、考功员外郎等官职。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入蜀参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幕,旋赴嘉州刺史任,故世称之为「岑嘉州」。其后罢官东归,寓居于成都,大历五年(公元770)卒于旅舍。


岑参一生累佐戎幕,十余载鞍马往来边塞烽烟之间,期间写下不少歌咏边塞风物之作。岑参诗以善于描绘塞上风光与战争情景见称,笔下对征人行役与离思,以至边地风光与战事苦况,往往勾勒得生动传神,而又豪迈悲壮。岑参与同样善写边塞诗的高适齐名,在诗坛上并称「高岑」。


 




二、背景资料


这篇作品是作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岑参入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充任节度判官期间所写,用以送幕僚武判官归京师长安的作品。因两者官职相同,故有学者就推断武判官即前任判官,如属实的话,则本篇是岑参刚入安西北庭节度使幕赴任时所写的送行之作。


本篇题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原是自古流传的琴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便载徐孝嗣等人的《白雪歌》,并在题下说明《白雪》是师旷所作。《新唐书.礼乐志》又载髙宗显庆二年,太常丞吕才将高宗所作《白雪歌词》十六首编于乐府为《白雪歌》。《白雪歌》屡见于唐人诗中,然而各篇长短不一,内容方面也不限于歌咏白雪。岑参这一篇沿用乐府旧题,从赋咏白雪落笔写送行,在内容上与一般唐人所作《白雪歌》稍异。


 


三、注释


1.         判官:唐代节度使及观察使之下,都设有负责掌管书记的判官。


2.         白草:生长于塞外的一种牧草,干熟时呈白色,故名白草。《汉书.西域传》提到白草,唐代颜师古注:「白草似莠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


3.         角弓不得控:「角弓」是以兽角为饰的硬弓。「控」是引弓,「不得控」便是不能将弓拉开。


4.         都护:官名。汉宣帝时始置西域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保护南北道,是西域地区最高的长官。唐代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都护负责统理诸蕃,及抚慰、征讨、叙功、罚过,并总判府事等职责。


5.         瀚海:地名。唐代时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一带的地区。


6.         阑干:纵横交错,一片杂乱的样子。


7.         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这里指主帅亦即安西节度使的营幕。


8.         饮归客:「饮」在这里指以酒食款待或宴请人。「归客」指武判官。「饮归客」就是为武判官设宴饯行。因「饮」字在这里解作让人饮的意思,所以要读作去声。饮:[][jam3][yìn]


9.         辕门:指领兵将帅的营门。


10.     掣:「掣」是牵曳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在风雪吹拂中,红旗冻得僵硬到无法飘扬起来。


11.     轮台:古县名,唐代贞观年间设置,治所在现今新疆的米泉县境内。


12.     天山:唐代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在今新疆哈密县至吐鲁番盆地一带。


 




四、赏析重点


本篇是一首送别之作,从咏白雪入手,藉着写景而带出送行的主题,通过叙述送行的景况而见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这首作品虽然以咏白雪为题,然而诗的开首却并不由白雪写起。作者在开篇时故意先自北风落笔,从北风卷地而来吹折生命顽强的白草,一起首即绘影绘声地映衬胡地八月飞雪的来临。由第一句写北风衬起,到第二句正式点出塞外八月份时已雪花飞舞后,以下六句便接着分别从不同角度去刻划白雪。诗的第三、四句将铺挂树上的白雪,比拟为一夜春风吹开的千万树梨花,从视觉上将白雪与梨花两种不同事物,藉着颜色的相同连系起来。第五句从动态方面写白雪,「散入珠帘湿罗幕」七字,写出白雪初下时,雪花轻细而湿润的特点。第六至八句分别写北风吹送冰雪之下,虽有狐裘锦衾都不足保暖,冷得角弓难张与铁衣难着,这三句从对温度的感觉方面刻划边塞冰天雪地的苦寒情况,藉以见出塞外军旅生涯的艰苦。


经过前面八句对边地在飞雪下极度严寒的描写后,第九句以下一连四句转入写送别时武判官的景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写送行时四周只有茫茫冰雪,万里凝望但见愁云惨淡一片,烘托出离别之际各人内心的沉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正面描述饯别归客时席间的景况。这两句仅描写在主帅营幕内置酒送行,席间只能奏起胡琴、琵琶和羌笛等域外乐器助兴。这两句所写虽然简单,然而在这概括的描述当中,除了见出塞外军旅生活是如何地艰苦匮乏之外,同时又足以见出送行诸人对于这次饯别是如何地郑重其事。


收笔六句写饮罢之后动身上路时所见,更写出送别以后的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描述从主帅营幕饮罢送出,在日暮之际经过辕门时,但见雪落纷纷,辕门上红旗在风雪中竟冻得僵硬无法飘拂。从上述这惨淡景象的选取与描写中,正可烘托出送行诸人心情的凝重。「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两句,点出各人冒着纷纷而下的风雪一路相送,远远行至轮台东门方与武判官分手,目送行客在天山满路冰雪中踏上归途。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写武判官远去后,送行的人仍然伫候不去,远望着迂回的山路,直到不见行客踪迹以后,唯有注目雪地上武判官骑马经过所留下的痕迹。上述这种集中刻划送行过程中人物行为和经过的笔法,透过对送行前后诸人冒大风雪远送行人,及目送行客远去仍驻足依依不去的描述,成功地将一份送别的离情具象地呈现于作品之中。这种不待于篇中说明离情别绪,而仅仅藉着描述场景与人物行为动作,即能呈现出送别深情的笔法,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委婉笔触。


这篇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其中一个最大的特色,便是在结构布局上写来极见匠心。全篇以赋咏白雪贯串起送别的主题,将写景和送别二事一下绾合起来。开篇自白雪随北风卷地而来,从边地远处写起,然后由远而近地描述野外里雪花满树的景况。继而笔锋一转,写雪花散入营幕之内,从触觉上刻划帐内诸人如何地深感寒冷。中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又一下将视点转向营账之外,改为描写万里冰封的雪地和愁云惨淡的天空。接着视点又转回营幕之内,集中描述送别之际中军帐幕内饯别席间的情景。结束部分随着武判官的离开,再将视点移到帐外,先后描述从辕门到东门一路经过与所见,最后写行客远去后,视点又集中在雪地上留下的蹄印之上。作者在篇中的这种布局安排,一方面是藉着视点的转换,带领读者穿梭往还于营幕内外的不同空间之中,藉此得以将雪景描写与送行主题绾合于笔下;另一方面则是藉着时间的推移,将送别之前、送别之际,以至送别之后的各种人事活动和一路所见的各种景象,得以极具条理地先后交代,而且更可藉着景物的描写—亦即是赋咏白雪的同时,藉此烘托出整个送别过程中各人心情的沉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篇中的这种在结构布局上的时空变换,作者在用韵方面对此就有着颇为刻意的配合。这一艺术特点分别表现在全篇韵脚的选取和韵脚的转变两方面。像篇中一开始写北风卷地而来,八月胡天飞雪的情景,便选用了入声字「折」和「雪」为韵脚,利用入声字收音短而急促的特点,从声音上表现北风飞雪瞬间卷地而至的肃杀景象。其后篇中的第五至八句,也都分别选用「幕」、「薄」及「着」,和第十一、十二句同时亦选用「客」、「笛」等入声字作韵脚,其实都是刻意地从声音效果上,表现出篇中所描述边地严寒的惨淡景象,和在漫天冰雪下送别的沉重气氛。


然而本篇在用韵上较特别的是,在通篇以入声韵韵脚为主的同时,其间又杂入了选用平声韵作韵脚的几句,而这些夹杂在入声韵脚间的少数用平声韵韵脚的句子,在篇中都属于场景转换的部分。像第三、四两句,从上文北风夹着冰雪卷地而来,一下转为描写冰雪挂树上仿似一夜春风吹来,吹开千万树的梨花,这两句便用了属于平声灰韵的「来」和「开」作为韵脚,利用这两个读来开张舒徐的平声字,表现春暖花开的和煦景象。又如第九、十两句,从上文写飞雪散入账中,人人冷得极其难堪的描述中,一下将视点移到营账之外,便又转用了平声蒸韵的「冰」和「凝」为韵脚,藉着两个声音清越而平直的韵脚,表现帐外放眼所见冰封万里的一片愁云惨淡气氛。到第十三、十四两句,同样由上文「客」、「笛」等入声字韵脚,一下子转作押平声元韵的「门」和「翻」等韵脚,用两个声音平直而低沉的平声字为韵脚,表现出辕门外纷纷雪落,和风雪中红旗似冻得无法招展的沉重氛围。在上述所举各个例子当中,共通之处便是在用韵方面,都是从入声韵脚一下转为平声韵脚,而在每次换韵的时候都正好配合着场景的变换,从第三、四句由冬天骤变春天的季节转换;到第九、十句由描述帐内人事活动变为刻划帐外的万里冰雪愁云;甚至第十三、十四句从中军营幕内胡琴、琵琶和羌笛等胡乐杂陈的热闹中,变为辕门外暮雪纷纷,风冻红旗不翻的肃杀景象。这些篇中所刻划不同季节,以至户内户外或者饯行前后种种不同场景的变化,便是藉着刻意安排不同声调的韵脚,利用前后韵脚声调上强烈的对比,将其间转变得以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