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梧桐更兼细雨

第5讲 梧桐更兼细雨

00:00
21:52

一、梧桐树与古诗


如何区别三种梧桐树:


1、泡桐(开花、制琴)

2、法国梧桐(道路绿化用,结球状果实)

3、中国梧桐(接仔,可食用)


中国泡桐树,还是制造飞机部件的材料。当然,古代没有飞机,泡桐是制琴的上好材料。


古人还想象,凤凰非梧桐不止。这就好比一个人才,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的贤主。《三国演义》三十七回中诸葛亮经常唱一首歌: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另外,我们知道梧桐树的叶子非常大,而且落叶很早。所以又是时光流逝和伤春悲秋最好的见证之物。徐再思的名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就是这个意思。梧桐叶子很大,如果有细雨,会有特殊的声音。李清照说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南宋文学家周紫芝诗云:“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读起来,非常伤感。


二、薛涛与梧桐


唐代四大才女之一薛涛,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十四岁时,薛郧(yún)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


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


三、南京的法国梧桐


植树:


1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等担任顾问


2)街道中间为双向两股道,作为机动车道,两边分别有一股道宽的两排树,共四排,两排树之间是“绿岛”,往外是一股道宽的非机动车道,外面左右再各栽一排树,树外是人行道。


31949年后,新修的长江路、山西路、太平南路、中华路等次干道,又陆续栽了不少法国梧桐树。到上世纪60年代,南京城内的法国梧桐树有20万棵。


砍伐:


1、改革开放后,法国梧桐树陆续遭到砍伐。


2、1993年,王武龙,“砍树市长”。王宣称要对城市进行“亮化”,将南京城市主干道——主要是中山东路上的法国梧桐,由最初的6排砍成4排,最终剩下两排。


3、这一时期,有商家为了让自己的招牌露出来,对梧桐树任意修剪、“砍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京街头的天空不再浓荫遮掩,政府砍掉大的梧桐树,栽上小型乔木,城市整体景观为之一变。


4、梧桐树事件


现已成著名策展人的诗人朱朱,回忆起1996年初夏,骑自行车从新街口回中山门(新街口在中山东路最西边,中山门在中山东路最东边)老城墙附近居所的情形。


朱朱形容自己第一眼看到被砍倒的梧桐树,“有点像战场上那种尸横遍野的感觉”,朱朱从自行车上下来,看到梧桐树上有尚未成熟的梧桐果,用手捏开,发现里面的果实“就像太阳和它的射线一样”,他“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朱朱1991年大学毕业后从上海来南京定居,他说就是因为南京的树。


优秀学生作品

5.0.png


5.1.png

  

5.2.png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