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作者序+导言

002作者序+导言

00:00
17:16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那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政治、文化,都已将世界其他地区甩在后面。
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是进步的时代,充满希望,也是停滞的时代,揭示着种种成就的虚幻。为着荣耀,王公贵族通过战争、建筑、文化彰显权力;而借着新出现的公共领域,人民在咖啡馆、俱乐部、报章杂志乃至革命的动荡中发声。旧制度与新制度、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辩证交锋,在喧哗与骚动、变革和扩张中,欧洲一步步远离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权力的中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能者劳而智者忧

    总序就不用麻烦了!

  • Lovedostoevsky

    听到第6本,可惜第四卷听不了,书也没有买

  • Ashley_Ho

    好书

  • Katharina_V

    送一段 歌德(Goethe)在《浮士德》(Faust)的经典语录吧 还有原版的德语哦

  • Katharina_V

    然而我们有同样充足的理由将这一时 代称作“信仰时代”,因为这一时代也发生了多次堪称标志 性的宗教大复兴,其中包括詹森派(Jansenism)、虔敬派 (Pietism)和卫理公会(Methodism),宗教文献也前所 未有地流行。正如浪漫主义革命所示,宗教在18世纪也没 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亡。第十章提出了如下主张:与其把 文化发展概念化为从信仰到理性的线性进程,倒不如将它 视作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间的辩证交锋,这样还合乎情理 一些。歌德(Goethe)在《浮士德》(Faust)中对这一事 实上存在的冲突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探究,这部长诗有12 000多行,断断续续地耗费了歌德成年生活的大部分时 间,以下几行诗可以作为本书的引语:

  • Katharina_V

    这一时代的确见证了欧洲历史上前 所未有的理性主义和世俗化。它目睹了牛顿(Newton)的 《原理》(Principia)、洛克(Locke)的《人类理解 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休谟 (Hume)的《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Laws ) 以及狄德罗( Diderot ) 和达朗贝尔 (d’Alembert)的《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的出版, 而这里仅仅列出了侵蚀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宇宙观的大量 著作中重要的几部

  • Katharina_V

    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在欧洲 各地自然有所差异。首先产生公共领域的是不列颠和荷兰 共和国,因为它们都拥有较高的人口识字率和城市化水 平,也拥有相对自由的审查制度。有必要说明的是,在欧 洲的另一端,俄国是与英、荷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在19世 纪之前,人们很难在这个国家找到什么类似公共领域或公 众舆论的东西。我们将要看到,公众舆论在被有效操控时 可以成为国家额外资源与额外权力的来源。要是像在法国 那样,它受到了忽视、误解或疏远,结果就可能是革命性的变化

  • Katharina_V

    不论社会 复杂程度如何,所有欧洲国家都需要和一种新兴文化空间 ——公共领域——打交道。公共领域位于家庭的私密世界 和国家的官方世界之间,是一种让此前相互隔绝的个人在 一起交流信息、想法和批评意见的论坛。不论是通过订阅 同样的期刊实现长距离交流,还是在某间咖啡馆或某个自 愿建立的新团体——比如说读书俱乐部或共济会支部—— 里面对面地会谈,公共的整体权重都要远高于个体成员的 总和。正是从公共领域中生发出了能够挑战旧制度决策者 的新的权威来源:公众舆论

  • Katharina_V

    到了1815年,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家在其疆域内 都获得了事实上甚至法律上的对立法和效忠的垄断权。尽 管政体形式从民主到独裁都有,但政体背后都是抽象化的 统治权——国家。在国家核心层面未能完成“立法权垄 断”[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语]的政治架构——像 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在能够更为准确地阅读时代信号 的对手面前变成了易遭捕食的对象。世俗化是国家发展中 的重要部分,它将在天主教国家消除任何形式的教廷干 涉,在所有国家都使教会服从于国家。可是,在国家血管里流淌的血液既稀薄又不够温暖。

  • Katharina_V

    1648年有尚未解决的问题,而1815年同样将留下未解 决的问题。在后续章节中,笔者会把丝线纺到一起,为读者充当穿越那毫无图解的连贯迷宫的向导,即便书里没有 黑格尔(Hegel)或马克思(Marx)乃至辉格派史学家推 崇的那类宏大叙事,读者也必定能从中理出发展的脉络。德语没白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