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半月讲解-尖刀班插入贫困村mp3

2-6半月讲解-尖刀班插入贫困村mp3

00:00
06:32

尖刀班插入贫困村


匡乐轩 张淋 陈伟伟


冬日的上村村,积雪盖满大山。粗壮的冰凌挂在岩壁上,像透亮的水晶柱。

深山雪景迷住了游人,也挡住了村民脱贫之路。上村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下坪乡。该村海拔高,凌冻大,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属省级重点贫困村。

2015年以来,恩施州派出6名干部,组成扶贫尖刀班,驻村帮扶。几年下来,尖刀班下乡入户,扑下身子精准扶贫,带动了一场山村巨变。

打出特色:多元产业稳增收

由于种植结构单一,上村村村民收入较低。进驻后,扶贫尖刀班着力发展扶贫产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冬桃种植是上村村的特色产业,能否让它的造血能力更强一些?扶贫尖刀班走访发现,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总有许多游客到上村村的冬桃产业基地观光拍照。

既然卖桃能赚钱,卖景同样能赚。扶贫尖刀班成员、村支书卞新艳决定把扶贫重心转到发展特色产业上来。

扶贫工作最难的还是产业发展,须因地制宜。尖刀班班长、村第一书记简锦睿介绍,经过调研,上村村确定了传统农业不丢,特色产业并进的发展模式。

几年来,上村村共投入资金123万元,发展茶叶、中药、冬桃、青钱柳、中蜂的种植和养殖。多种产业齐头并进,每家每户均有23种产业确保稳定增收。

为了强化村内产业的规模化优势,上村村将帮扶资金投入合作社,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并将集体资金入股农业公司,开拓农产品深加工业务。

突破瓶颈:基础设施大变样

4年前,扶贫尖刀班尚未入村,全村只有1条通村主公路。村民饮水、用电、用网也没有保障。

针对基础设施落后这一主要瓶颈,4年来,上村村通过整修、扩宽、硬化组级路,修建入户水泥路,实现水泥路组组连接、户户相通。入户公路硬化率达90%以上,彻底改变了老百姓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扶贫尖刀班还动员大家兴建水池、铺设水管、改造电网、建设通讯基站、新建村卫生室。经过努力,一管清水进农家,小病就近能就医,通讯电网全覆盖,村民过上了便利的新生活。

五箭齐发:五个一批灭穷根

为了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扶贫尖刀班挨家挨户把脉问诊,分类开药。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4年来,共计为75户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1.1万元,12户贫困户获得政府贴息贷款52万元,有63105人通过外出务工实现了就业。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全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8户、危房改造40户,享受资金共计278万元。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全村贫困户中258人次累计享受“1+5”医疗救助资金67.06万元,58人获得低保救助资金共19万余元。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全村教育助学政策累计享受资金24.75万元。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全村每年获得生态林补偿资金13.865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贴15.648万元。

扶志树风:心灵环境一起美

鸡蛋从外打破只是食物,从内突破才能孕育新生命。简锦睿认为,只有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精神扶贫,才能让脱贫可持续、有质量。

为了落实扶贫扶志,尖刀班引导开展最美评选活动。在选树典型中,懂得感恩、勤劳致富、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个人及家庭被推选出来;原驻村第一书记黄勇则被评为最美鹤峰人。

精神扶贫强心志,环境整治增颜值。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上村村推行垃圾定点投放,实施厕所革命。如今的上村村,房前院后不乱堆,生活垃圾不乱倒。随着人居环境日益美化,文明新风在村民心中渐渐扎根。    

四载攻坚不寻常,尖刀班成员留下了可圈可点的感人故事。队员吴红艳倾情扶贫期间,收到父亲病危的消息。队员余万程腿脚不便,仍然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90后姑娘周丫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把芳华奉献给了扶贫事业。队员徐明峰带头发展中蜂产业,以身试蜂屡屡被蜜蜂蜇伤……编辑:徐宁(实习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