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生态·健康-优质资源能下沉,激励不足成瓶颈

1-17生态·健康-优质资源能下沉,激励不足成瓶颈

00:00
06:35

优质资源能下沉,激励不足成瓶颈

重庆医联体试点见闻

 

半月谈记者 李松

 

长期以来,各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薄弱在基层,短板在农村”,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要破解大医院“拥堵病”,一个办法就是构建医联体,合理布局优质医疗资源。重庆部分医联体多管齐下,做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向医院受益、患者满意迈近了一大步。

 

让医生沉下去,患者留下来

重庆綦江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内,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贾锋鹏正在为患者查体。“一年多前,贾锋鹏到心内科挂职,重点对科室医疗质量控制、诊疗创新、学科建设等进行一线指导和帮扶。”綦江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郭均涛介绍,根据医联体协议,上级医院通过技术帮扶、人员培训、专家驻点等,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

肾病诊疗曾是綦江区人民医院一项短板,过去医院只配置了两套透析机,经过肾脏病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只有一名。由于业务能力弱,区里多数肾病患者需要上转。

“依托医联体,建立了资源共享、人才流动机制,上级医院向下级医院开放技术、人才培养通道,肾内科每半年派一名医生,到重医附一院学习诊疗技术,上级专家也定期下来‘传帮带’。”綦江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高正兰说。如今,綦医肾内科已成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每年接诊住院患者1300多人次,肾病患者基本不出区,就能获得规范化治疗。

与此同时,借助医联体内远程会诊等平台,患者看病不跑远路,专家就近问诊,用活了医疗资源。梁平区青垭村农民周成义,患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忐忑不安的老周曾想到大医院住院,后来听说重庆三甲医院专家每周都来梁平坐诊、手术,老周在区人民医院手术并获得成功,医疗费节省了约1/4。

 

“就医直通车”突破转诊梗阻

群众看病难,一大症结还在于医院之间分级诊疗不畅。医联体单位通过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对接转诊标准和流程等,逐步使顺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落地见效。

今年86岁的万盛经济开发区患者陈海英患有冠心病、心源性晕厥,一度生命垂危。因医院治疗条件有限,万盛医院心内科医生及时与医联体上级医院重医附一院联系,一边将患者上转,一边将患者心电、心肌酶等检查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与上级接诊医生共享,大大加快了患者诊疗流程。

“依托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类似陈海英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进入上级医院后无须重复检查,可大大缩短抢救时间。”重医附一院外联部副处长姚云清说,目前重医附一院已与84家基层医院共建胸痛急诊绿色通道,覆盖重庆主城9区和周边省市的医院。

梁平区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陈威龙说,要深入发挥医联体作用,就要制定医联体专科疾病“转诊指南”,共同建立转诊标准,进一步打通分级诊疗梗阻。

 

激励不足等瓶颈仍须打破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目前重庆医联体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难题。

首先,利益激励不足。一方面,目前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单靠医联体内医院自身开展分级诊疗动力不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介绍,在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制度下,对医疗机构经济收益较高的医疗服务主要集中在前期的项目检查、手术等,这些多在二三级医院完成,而后续的康复性治疗,因价格较低,收益不高,加之患者对乡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信任,在医联体内要使患者有序下转,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在一些医联体内,专家医疗资源下沉,实施起来有困难。“在现阶段,专家到基层,经济上没有额外奖补,职称评定上没有特殊倾斜,积极性难以调动。”一家县级医疗机构外联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区县级医院专家资源有限,在本院要接诊大量病患,工作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如果没有政策激励,医院、医生都缺乏主动性,会出现挂名不挂职的现象。

其次,责任共担机制不完备。例如,从总体来看,各级医疗机构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质量控制标准不同,对同一疾病,医疗检查标准、用药规范等尚难实现步调一致。同时,病人在转诊中、转诊后出现医疗纠纷的责任划定机制不健全,导致上级医院为了规避风险,不愿将病人下转,这也是医联体内分级转诊开展难的一大原因。

再次,信息联通不畅。信息互联互通是医联体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但目前,不少医疗机构之间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间仍然是“信息孤岛”,患者上下转诊时,就诊信息和记录不能相互调阅,检验检查互不相认,造成患者医疗成本增加。

编辑:苏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