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为杨宝忠。
余叔岩1939年国乐唱片(王瑞芝京胡、白登云司鼓)
杨宝忠1928年胜利唱片(李佩卿京胡、杭子和司鼓)
[西皮散板]
提起了儿爹娘要掌儿的嘴,
陈门中岂要你这不孝人。
这样奴才终何用?
我活活打死你这败家的根。
[原板]
老来无子甚悲惨,
陈门中出了个不肖儿男。
移步儿来在前庭院,
见安人只哭得珠泪不干。
---------------
简评:《打侄上坟》亦名《状元谱》,余氏十八张半中收录“张公道三十五六子有靠”与“提起了儿(或尔)爹娘要掌儿的嘴”二段,杨宝忠唱片所灌为后段。《立言画刊》第343期《谈余叔岩唱片》文记:“人不到五十不应唱《状元谱》也!原板一句较一句老练,末句’不干’似有泪出矣!” 诚然如是,余氏养育三女,膝下无子,唱至“老来无子甚悲惨”已流露真情,如怨如诉,凄情切意。
杨宝忠此段虽早余氏十年灌录,而余腔于1928年已颇成熟,相较余杨唱片,唱腔毫厘之差。杨氏虽亦步亦趋,听来仍悲切不足,尤因其嗓音纤细,不类余之遒劲,清俊有余刚苍不足,立音佳横音欠,似更显轻飘纤巧,恍惚间数处嗽音尾腔竟如言菊朋所用虚音。“陈门中岂要你这不孝的人”句,余氏于“不孝”后加一极快垫字“哇”(或“呃”),“孝”转至垫字时,“孝”字走低,音未落即转入垫字,连接甚紧,“哇”字于高处喷口,上挑小腔刚劲无比;杨氏唱腔无此垫字,“孝”字唱平,后接“的”字,似显平淡无奇。“这样奴才终何用”句,末尾“用”字之嗽弹性极佳,三次嗽腔皆为硬嗽中略带软嗽,中无间断;杨氏所唱“用”字则均为硬嗽,最末一嗽与前二者似已断开。“我活活打死你这败家的根”句,余氏唱“死”字时喷口极遒,所接垫字“啊”(或“呃”)当嗽四下,末尾之嗽略有西洋乐理“切分”之意,小腔嗽音时长并不均分,如此嗽腔常见于十八张半,“败”字拖长,于末尾短促嗽音一下;杨氏唱腔略显呆板,尤“败”字软嗽二下且无甚口劲。试想,陈伯愚念出“败家”二字已何等咬牙切齿悲痛愤恨,“败”字尤当遒劲,软嗽二下于情不通。杨氏此习作疑为余氏所授初版,除数处润腔有异,仍余劲颇足、清劲峭拔。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京剧老生的第二个里程碑——谈余叔岩;从余叔岩的声、像、文字资料研究余派的艺术原则;我从余叔岩先生研究戏剧的回忆等。2011年中国...
杨宝忠(1899年—1967年)[1],字信忱。原籍安徽合肥,生于北京。中国京剧余派老生演员、琴师。
余叔岩(1890年11月28日-1943年5月19日),谱名第祺,字小云,官名叔巌,巌与岩通,巌字笔画太多,所以常用"岩"代替。早年艺名小小余三胜,京剧老生。湖...
余叔岩先生的十八张半唱片收录的录音是来自中国唱片上海公司于1996年采用库存原模板,尽力以现代技术作优化处理,重新制成的CD片
余叔岩创立的余派艺术,是继谭(鑫培)派之后老生演唱艺术新的高峰,被誉为京剧老生行的第二座里程碑,对后学老生者有深远影响。他生前留下的唯一音响资料,即他在百代、高...
京剧余派老生伴奏
余叔岩,男,京剧老生。湖北省罗田县人,生于北京。谱名第祺,字小云,官名叔巌,巌与岩通,巌字笔画太多,所以常用“岩”代替。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余叔岩在全面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