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英镑“打水漂”,戴森为什么还是选择放弃造车?

25亿英镑“打水漂”,戴森为什么还是选择放弃造车?

00:00
07:23

25亿英镑打水漂,戴森为什么还是选择放弃造车?


造车,是很多人的梦想。除了各位房地产大佬们,靠5000块的吸尘器、3000块的吹风机当上英国首富的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也曾深陷造车梦

虽然詹姆斯·戴森的汽车梦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直到2017927日,他才向全体员工宣布,公司将要正式开始研发电动汽车,未来将在这一项目上投资25亿英镑。

但是两年过去,戴森却宣布了放弃造车。



不赚钱?不要了!


1011日,詹姆斯·戴森发布了一则停止造车的内部信,并表示,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因为产品出现了问题,也不是因为汽车团队出了问题,生产汽车更为复杂,尽管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但我们再也看不到使它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方法了。

简单来说,戴森认为,就算千辛万苦把车造出来了,也赚不了钱,还不如早点放弃,降低损失。


除此之外,这封内部信还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戴森曾试图出售汽车项目,但苦于没有买家接盘,所以只能该项目。接下来,戴森将把目光瞄向固态电池、视觉系统、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和AI 相关技术等。

砍掉了汽车项目带来的团队人员去留问题,戴森也作出了明确的说明:该部门一共有523名员工,其中498名在英国,戴森将努力为绝大多数人在公司内部寻找其他岗位,他们的家电业务有足够的空缺岗位;如果戴森不能妥善安排或者有员工不想再留在公司,戴森会尊重并支持他们的选择。

总而言之,原本计划花费25亿英镑的造车项目,就这样打水漂了。



难的不只是戴森


不管是觉得造车还是放弃造车,戴森的选择在外人看来都十分干脆利落,但是即使是对英国首富詹姆斯·戴森来说,25亿英镑也不是个小数字。

2018年的营收数据为例,戴森全年营业额为44亿英镑,利润则达到11亿英镑。

投入两年的利润造车,可谓是下足了血本。

25亿英镑就算是平均分给所有的中国人,每个人都能拿到10几块钱,但是对于造电动汽车来说,却只是个入门的门槛。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曾表示,200亿元人民币(约为22.6亿英镑)只是造车的入门资金

同样拥有造车梦的大佬恒大,花费一年多、总投入达3000亿元,才让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基本成型,覆盖汽车研发、生产制造、充电基础设施、产品流通等环节。

即便如此,今年8月恒大健康发布了盈利预警,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约20亿元人民币,而主要原因则是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处于前期投入阶段,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

相比之下,戴森的资金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除去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还要保证家电产品的正常运转,其面临的资金压力十分巨大。

更何况,戴森宣称从零开始制作汽车,意味着底盘研发、车辆设计、电池等所有细节都要自己操刀

按照目前多家汽车制造商给出的数据,一辆成品轿车所包含的总部件数量大约在5万个,单单原料种类就分为金属、塑料、皮草、布料、线材等。

而一个完整的汽车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包括铸造、锻造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塑料加工工艺等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生产工艺,造出来的零件相去甚远,整车的体验感也大不相同。

在这样复杂的流程下,造车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厂商的事,而是怎样融合到产业中的问题,上下游供应链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哪怕是其中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影响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这对以吸尘器起家的戴森来说,已经不只是钱的问题了。

此外,电动汽车看起来门槛不高,但要想量产,十分不易。

比如说特斯拉被其寄予厚望的低端车型Model 3,因为车身焊接的困扰,交付时间一拖再拖。直到20186月底,特斯拉才完成了马斯克定下的每周生产5000辆的目标。

蔚来汽车今年7月共交付837辆新车,环比下跌约37.5%。其创始人李斌在公告中表示,7月份交付数量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动召回4803ES8,导致电池供应紧张,影响了7月的生产和交付。

其余新势力车企提出的销量目标也与交付现状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说威马汽车目标在2019年交付达到10万辆,但其今年上半年销量未足万辆;零跑汽车曾表示在年内完成1万辆的销量目标,到2020年计划实现20万辆销量目标,但其目前仅交付10S01车型。

这也是为何许多人戏称新势力车企是在用“PPT造车

反观戴森,在汽车平台、整车制造经验、智能互联技术、零部件供应链及销售渠道方面,其经验和技术都是缺失的,而这些方面对于电动汽车整车制造来说又不可或缺。



残酷的商业化


由此来看,戴森在这个时候做到及时止损,也算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当然,这25亿英镑也不是完全打水漂,在造车的过程中,戴森积累了许多相关的核心技术,为未来的其他产品带来了新的可能。


有人说,戴森这家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令人敬佩,但是无论投入多少也要把产品做成是一方面,更令人敬佩的是,戴森总能找到产品创新力与盈利能力的平衡。

也就是说,戴森造出来的产品,一定是创新的,更重要的是,一定是能挣钱的。

此次戴森放弃造车,也给其他想要进入造车行业的品牌敲响了警钟:造车真不是说着玩的,不能实现商业化,一切都是空谈。

壮士断腕,放在商业世界里,何尝不是成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_惠爷吖

  • danie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