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 | 欧阳娜娜一句话,让高情商的马东也犯了错
 3227

自我 | 欧阳娜娜一句话,让高情商的马东也犯了错

00:00
12:58

本文首发于网易原创栏目《槽值》

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微博:槽值

我在这里等着你,陪你过有温度的生活。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这是村上春树《舞舞舞》里男主人公的独白。


不抱怨、不矫情、不动声色,也已经是每个成年人默认的守则。


最近我却看到,已经成年的欧阳娜娜“公开矫情”。


一部综艺里几位嘉宾闲聊时,她说,给自己的每一把琴都取了名字,把它们当做朋友或是伴侣。


问及为什么?


她笑称,自己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太寂寞了。


一旁的马东觉得不可思议,脱口而出:


 “妈呀,18岁聊自己太寂寞了,真的是......”


似乎许多年长者都觉得,“阅历不足”的年轻人是不能谈“孤独寂寞”的。


在他们眼里,少年人的孤独寂寞,要么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要么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不这么认为。


千万种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泥沼”。


年轻人谈孤独寂寞,一向容易遭到“鄙视”:


年长者觉得岁月流逝、壮志难酬、生活重压无处倾诉才算得上真正的“寂寞”;


年轻人没有朋友、毕业分别、失恋单身……都是“玻璃心”。


在舞台上侃侃而谈的姜思达,曾在微博上写过自己内心的孤寂:


 “确确实实,没办法与任何人为伍,没办法拥抱,所以常常孤独、怀疑、无所适从。”


被喷“矫情”、“做作”。


不得不承认,孤独和寂寞,是有“鄙视链”的。


可是,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身在其中,才懂个中滋味。


有人曾在采访中问郭德纲:“活得明白是需要时间的吗?”


郭德纲毫不犹豫:“不需要时间,需要经历。”


让人成熟的,不止年龄,更是经历。


18岁和48岁的孤寂,本就没有高下之分。


英国BBC在去年情人节启动了一个“孤独实验”,邀请了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五万人参加。


结果令人惊讶:年轻人的孤独,并不比年长者少。


异地求学、背井离乡、独自打拼,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落寞。


一部日本纪录片,拍下了这样一群年轻人。


在陌生的大城市,除了工作之外,和外界几乎没有联系,在家里各个地方安装了摄像头。


他们说, “哪天突然晕倒出了事,我想也会有人打110的。”


一直单身,也没什么朋友。


不想一个人吃饭,所以每次去餐厅都带上电脑。


和陌生的网友,一边视频一边吃饭,好像对方就坐在自己的对面。


离开父母一个人住,“觉得现实中的联系不怎么可靠”。


每天和网友互道晚安。


孤独是种什么体验?


答案五花八门。


一位朋友因为实习,提前搬出了宿舍。


有一次刷着朋友圈,看到大学室友们发了出去玩的动态。


明明里面每个人都和自己“关系不错,可是“没有人告诉她她们去了哪里玩,也没有人问,你要不要一起?”


心里难过,手上还是默默点了赞,甚至会评论一句“求攻略!”;


情绪哪有什么大小、多少之分。


年轻人体会不到年长者的心酸,年长者也未必能理解年轻人的难过。


在BBC的孤独实验里,人们发现:那些“孤独”的人,其实并不是没有人陪伴、也不是不会社交。


相反,他们甚至可能“精于此道”。


对他们来说,难得的从来不是建立一段关系,而是如何在一段关系中“深交”。


害怕打扰别人,更害怕袒露之后得不到回馈,索性不说,假装很好。


鲁迅写:“楼下一个男人病的要死,隔壁的一家唱着留音机。对面是哄孩子,楼上有两个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河边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感同身受,原本就是一个谎言。


成年人总是习惯性地假装很好,变成一个个“擅长聊天的孤独患者”。


这个排斥负面情绪的时代,很多人不敢轻易表现自己的脆弱,孤独似乎是个贬义词,开口说了,就显得矫情。


于是人们拼命掩藏、回避。


时间久了,却发现,即使身边热闹,内心依然空空荡荡。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忍受孤独?”


高赞回答直切要害:“忍受孤独比忍受傻子简单多了。”


在BBC关于孤独的研究中,有41%的人们都认为,孤独有时是一种积极的经历。


“当你感到孤独时,你会开始关注内心。”


97岁的杰克,7年前失去了妻子,此后他一直独居。


他抱怨过:“周末总是让人沮丧。”


 “时间被拖得很漫长。我没有朋友,因为他们都过世了。我爱的女人也不在了。”


别人问他要不要考虑合租,能有个人陪伴,他以“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理由拒绝。


在独处的时间里,杰克用画画来排解孤独。


 “当你画简单的水彩画时,你会专注得忘记其他的事。”


孤独其实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无法和自己相处。


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


 “早起,去一家早餐店,吃面条或者粥,回来路上买些蔬果,边听音乐或者收音机,边清洗水果,洗干净的时候偷吃一两个。


做简单的菜,一人食。午睡后打扫卫生或者懒在沙发上。傍晚日落后,找舒适的街道散步。”


虽然有时候也想有个人陪伴,但越来越发现,“讨好自己”,比“讨好别人”要容易得多。


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是放弃社交、告别朋友,而是即使他们不在,一个人也能安然度过,享受生活。

用户评论
  • 忆昔希

    求歌名?

  • DX文墨

    所以,情商很重要

  • 起落亦无常

    当你接受双倍幸福的同时也要做好面对双倍痛苦的决心

  • 孤独若月

    越简单越幸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