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莫讲 麦杰逊
主播:杨程昊 (威.信. zhubochenghao)
最近与孙杨有关的一些事,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广泛热议。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体坛明星的孙杨自从被人们熟知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
从无证驾驶到与教练闹翻,再从与巴西女运动员当众起冲突到不按规定穿自己代言的运动服领奖,还有与药检人员起冲突并砸烂自己的血样等等,这些事件,都是孙杨曾经做过的饱受争议的事件 。
在最近的光州世锦赛游泳项目的比赛中,霍顿、斯科特等游泳选手,则拒绝与孙杨合影;而随后的巴西选手卢卡,则是在孙杨主动伸出手欲与其握手的情况下,直接转身离开,令人无奈又无语。
这些事,孰是孰非我就不评判了。相信明眼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今天我想讨论的是,为什么孙杨这位体坛天才,总是会惹来那么多争议?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针对孙杨?为什么总是孙杨?为什么...?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要从孙杨的处世思维模式上找答案。
那么孙杨应对突发事件时,他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呢?
这点我们可以从最近孙杨的两次对突发事件的回应中做分析。
就在孙杨被霍顿拒绝合影后,孙杨在公开场合回应了此事。孙杨的回应,是这样的: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须尊重中国!
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孙杨的这个回应,基本相当于给霍顿“判了死刑”。因为此话一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被激怒了,中国人那么多,不出意外的话,霍顿肯定会被中国人的口水淹死。而从此霍顿肯定也会与孙杨成为死敌。
还有关于药检门事件,孙杨近日也给出了最新回应,回应是这样的:我在维护所有人权益,我不应被侮辱和诋毁。
这就是孙杨的处世思维模式。这是一种什么思维模式呢?
事实上,孙杨的这种处世思维模式,是一种“捆绑型”的反击思维模式——“捆绑”中国人或“捆绑”运动员的权益——通过捆绑大众,从而达到压倒对手,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目的。
此时的孙杨,28岁。
其实姚明也跟孙杨一样,也曾经受到过羞辱和委屈。那么姚明面对这种事时,他应对的思维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2002年,篮球运动员巴克利,曾在节目中放言:“姚明就是个菜鸟,只要他单场得到19分以上,我就当众亲驴屁股!”这种对姚明的不屑与侮辱的言论,通过电视扩散到了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姚明听到这种羞辱后他并没有愤怒,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姚明幽默地回应道:“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言外之意就是在为巴克利着想。此回应,引得现场一片笑声。
而事后,姚明努力训练,没过多久,就轻松拿下了20+。而此时的巴克利,不得不兑现自己的诺言——当众亲吻驴屁股!
此时的姚明,22岁。
而巴克利亲吻驴屁股后不久,姚明就再次被问及此事,此时姚明的回应是:“巴克利就是在开一个玩笑而已...我是很喜欢巴克利的,他为了总冠军那时候去了休斯顿火箭队,只拿100万美金的薪水,当然100万也很多了,但相对于他的身价来说,他愿意牺牲,做出牺牲来换取他的目标,这点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认为他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还有几次,姚明则面临着更严重的羞辱。刁难姚明的是记者,这位记者在众目睽睽之下问姚明:“为何中国十几亿人里,找不出5个能打好篮球的?”
面对这种恶意的挑衅式提问,姚明没有愤怒,他面带微笑的回道:“美国3亿人,怎么找不出一个打乒乓球好的运动员?”此时记者尴尬至极,而现场又是一片笑声。
还有一次,一位记者则直接对姚明发起挑衅:“在中国球服卖的最火的居然是麦迪,而不是你,你怎么看?”
面对这个极具挑衅意味的问题,姚明又打趣地回道:“这很正常,因为中国球迷早就都有了一件我的球衣了。”一个幽默机智的回应,又让气氛轻松活跃了起来。
看到这里,孙杨和姚明遇事时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相信你应该发现了。
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遇到一些冲突事件时,姚明的用的是一种“发散型”的思维模式——他不但不会用国家或集体捆绑自己压死对方,而且还会机智幽默地在语言上给对方台阶下。
关于国家这个问题,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姚明:你认可别人说你是中国的代表吗?
姚明回答:中国这两个字不是任何一个个体可以代表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发掘更多的闪光点去完成中国这个词,而不仅靠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人个去说这就是中国,这太苍白了。
姚明从不用集体捆绑自己。这又是姚明与孙杨的一个不同的地方。
面对巴克利的羞辱,姚明如果回应“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须尊重外籍球员!”如果姚明这么回答,大家想想,会有什么后果?
面对记者的挑衅,如果姚明回答“你这是在侮辱中国篮球!”此时你觉得情况又会变成怎么样?
大概率就会变成两国媒体的相互敌视,以及双方粉丝的大量口水混战。
在面对对手的敌视举动时,姚明的行动思维模式与孙杨的行动思维模式的确有着天壤之别。
例如在面对不与自己合影的对手时,孙杨则选择在台上向对手挥拳怒吼,且在台下向对手说:“you loser,i am win!”
但姚明面对这种问题时,都选择以幽默化解火药味。
2018年的亚运会上,韩国篮协主席方烈离场时对姚明说:“你们运气真好。” 这种话,在我看来是一种不认可对方实力的不友好的话。
但面对这种话,姚明则是有礼貌地伸出了手对这位韩国人说:“谢谢方教授,运气一般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这就是姚明思维模式与孙杨思维模式的本质区别。
姚明的思维模式,是在行动上证明自己,同时在语言上充分给予对方台阶下,最后把对手变成朋友;而孙杨则是不仅要在行动上证明自己,也要在语言上压死对方,最后把对手变成死敌。
姚明的思维模式,是用自己的冷静把对方的“火”扑灭;而孙杨的思维模式,则是用更大的“火”去冲击对方的“火”,至于这把“火”会波及到谁,孙杨可能并没想过。
这可能就是孙杨最大的问题。
姚明和孙杨,都是国家的优秀运动员,他们俩其实就像是一个班级里的两个学霸。
而这两个学霸中,一个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班级争荣誉;而一个虽然有能力,但个性十足,时不时会给班主任惹事。
一般的班主任,肯定都会更喜欢像前者这样的学霸。因为这种人踏实肯干,不仅不惹事,而且还能帮班主任解决问题,这种人即便毕业了,大概率也会被学校留下来在学校工作。
而像后者这样的学霸,班主任大概率只有一个愿望——好好学习,好好考试,顺利毕业就好,别再给我惹事了。
这就是姚明为什么能一直从运动员,到进入NBA名人堂,再到担任CBA公司副董事长,再到担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再到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路越走越宽,而孙杨的路却越走越出现争议的根本原因。
如果当初不与药检人员发生冲突,理性表达诉求,会有后面这么多破事么?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孙杨就是孙杨,孙杨有孙杨的好,为什么非要孙杨成为姚明呢?
的确如此。孙杨就是孙杨,孙杨有自己的个性,他的确没有必要一定要像姚明一样思考问题。
但是要知道的是,如果孙杨一定要坚持按自己喜欢的那种方式处世,那他就一定会承担被受争议的结局。
个性是能给一个人带来好处,但也会给一个人带来风险。你坚持什么个性,就要承担什么风险,你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你的粉丝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你有什么样的个性,你就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话题。这就是事实。
【结语】:
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姚明与孙杨,但其实也是在提醒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如果你想活成孙杨,有能力,有个性,也愿意承担个性带来的风险的话,那你就按孙杨的方式活;如果你想活成姚明那样,处处得到对手尊敬,而且事业道路还能越走越宽的话,那姚明的处世方式,会是你一个不错的借鉴方式。
说了这么多,大概是说孙杨是纯粹的运动员,姚明不是
DanzviL 回复 @阿普塞提: 说明情商不在一个等级上
个人矛盾不要动不动就放在国家层面,这样显得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不强或者智商不高的人在一起谈论别的能力强、智商高的人情商不高的时候都特别有共鸣,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作为你死我活的竞技体育王者,孙杨如果温柔处事,不争不抢,他还能这么强吗?弱者看强者的酸劲在这篇文章里显露无疑
悦儿_h5 回复 @康布布: 什么样的粉丝撒泼什么样的墨!😓
我觉得你说的太对了 真的前几天热搜不断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很怪 真的有一种情况是自己没有犯错 但是却总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每一件事真的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
开阔了我的思维,想想自己有时也是孙杨思维,要换个角度想想
姚明情商确实很高,但这几件事完全没有可比性,一个是为了节日效果,后面也只是抛出了几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姚明处理的是真的很好。但孙杨参加的是国际性赛事,站在上面的每一个运动员代表着是一个国家,面对其他运动员故意挑衅不尊重,他这么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往下了说就是热脸贴冷屁股,而且事后孙杨也说过如果没有这事也许私下还能做朋友。如果非要说孙杨有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是他不该拿冠军。
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思维模式的背后是教养。
姚明靠的是睿智和情商,当然本质也有运动员实力,但孙杨靠的是实力,也只有实力,如果孙杨没实力,如果孙杨的专业不是游泳,而是乒乓球,那么孙杨早自己作没影了。
点评的非常到位!
一本帮助你提升竞争力的力作!末流的员工制造问题一流的员工解决问题!只有面对问题,才能激发潜在的能量,唤醒沉睡的智慧;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将困难变成机遇,将能力变成...
你是否感觉:◆在学校里读了多年的书,依旧深陷财务困境!◆对金钱一无所知,无法适应残酷的现实世界!◆面对养老、医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支出感到身心俱疲!◆渴望实...
原著作者:朗达拜恩一起阅读和交流来自朗达拜恩最新著作,最大的秘密方智出版,中文版人生方知知音难寻,但是也谢绝任何带有恶意的听众。
一档由“欢喜广播”倾情奉献的“广播互动剧”。每一季开始,我们抛出一段广播剧的故事情节(第一集)。接下来,每一集情节发展由听友投票决定。直到,编不下去为止。(投票...
女人20岁是公主,女人30岁是皇后,但一到40就是黄脸婆,女人比任何事物都脆弱,身体中带来的疾病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生的阴影。关爱女性从现在开始。你的美等我来发现。
把工作做到位,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还是对社会负责。本书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阐述了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剖析了工作不...
每天早晨一首歌的时间,吸取一章的精华。提高个人责任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
不错,点个赞,我还记得在某音上刷到孙杨对霍顿说you're a loser的时候,我很震惊他为什么要这样说,的确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