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精华笔记
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A股的投资者却似乎在反复的遭遇同一种悲剧。2015年第一次股灾爆发,A股在三个月时间里跌了接近一半,有人说估值很低了,市场要反弹,结果到2016年初又发生了熔断的惨剧,市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3600多点跌到2638的低点。时间到了2018年, A股在内忧外患之下再次跌破3000点,又有投资者耐不住性子,说估值已经很低了,结果市场直接连续七周下跌,几乎触及近三年低点。很多人纳闷股灾怎么又来了,其实风险的种子早就埋下了,只要你认真分析,在年初就可以看到今年股市的风险。
我们在年初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从股灾到股殇》,什么意思呢?就是2018年的股市有风险,但和2015年不同。2015年是大股灾,来自资金端的急性病,而2018年是小“股灾”,来自资产端的慢性病。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讲过,股价的核心因素有三个: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其中风险偏好更像是一个主观的因变量,真正推动股价的其实就两个因素:要么资金端流动性多了,要么资产端公司盈利好了。2015年之前的牛市就是资金端推动。场内两融加上场外配资推动资金端疯狂扩张,导致疯牛。当清查配资导致资金端骤然收紧的时候,A股出现流动性股灾。2015年之后,资金端得到有效清理和控制,资产端盈利出现改善,整个A股(剔除金融石化)的利润增速在2014和2015年只有6.3%和-3.6%,2016年和2017年Q3分别达到了30.9%和37.9%。这样的业绩扶着A股走出基本面慢牛。但到了2018年,这个故事似乎讲不下去了,推动资产端改善的两个红利正在远去。
一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涨价红利。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启动后,上中游传统产业产能收缩,价格暴涨,成为利润改善的最大动力。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21%,时隔5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再次回升至20%以上。其中原材料加工业和采矿业贡献了工业企业68.5%的利润增长,而下游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对利润增速的贡献仅占三成。翻开A股的报表也是如此,钢铁、采掘、有色、建材等中上游行业利润激增,幅度远远超过下游行业。这种利润改善并非真正的需求复苏,只是供给侧收缩导致的利润再分配,而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二是宽松监管带来的并购红利。从2013年开始,通过外延式并购改善利润就成为一种流行。对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利用宽松的再融资和股权质押收购资产装入上市公司,改善利润。对被并购标的来说,可以绕过IPO的漫长征程,实现快速退出。双方一拍即可。外延式并购的并表利润成为A股尤其是创业板的重要利润来源。但从2016年9月重组新规和2017年2月再融资新政出台之后,这种红利开始逐步退烧。2017年并购重组审核数量仅相当于2015年的51.5%,几乎腰斩。
当红利消退的时候,A股必然有调整的压力,但很多人没有想到调整会这么剧烈,因为他们忽视了A股目前一个非常危险的基因:杠杆。很多人可能会说2015年股灾之后不都清理完了吗?其实和股市相关的杠杆有两种,一种是资金端杠杆,也就是投资者通过场内两融和场外配资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股票,这种杠杆在股灾时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另一种是资产端杠杆,上市公司通过质押股票、产业基金配资等形式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实体资产,这种杠杆在这两年并未解除,反而加速扩张。
一是股票质押。股东拿权益抵押借贷,简单易操作。2014年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待回购金额为0.34万亿,2015年实现翻倍,增长至0.71万亿,2016年为1.28万亿,2017年达到1.62万亿元。这些尚未解除的质押都是实实在在的杠杆。如果股价跌到警戒线,这些潜在的杠杆就会引发踩踏效应,今年这种事情已经出现多次了。
二是PE+上市公司。常见的玩法是上市公司做中间或劣后级,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嵌套资管计划认购优先级份额进入基金,赚取相对稳定的收益。这种规模的实质是上市公司加了杠杆,银行获得担保,双方各取所需,让这种模式迅速流行。但随着资管新规出台,银行的理财将逐步回归本源,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受限,这种变相的杠杆也将难以为继。
所以现在A股面临的问题是明确的,2015年股灾实现了资金端的去杠杆,2018年A股要面对的是资产端的去杠杆。当业绩红利逐步退潮的时候,资产端的杠杆风险会逐步暴露出来。一方面,上市公司本身的现金流会受到影响,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变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股价会受到影响,抵押融资能力会弱化,再加上整个货币金融环境的收缩,资金链可能会吃紧。
总的来说,今年A股没有系统机会,很难赚钱。很多人可能会反驳说现在A股估值不高啊,基本已经回到股灾后的低点,这是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我们在前面讲过,便宜不是看多的理由,因为估值是动态的,你现在看着估值不高,但如果你考虑到盈利还在下行,这个估值也并不算低。对于A股整体来说,今年指数大概率底部震荡,我们找不到系统性牛市的理由。而对个股来说,在盈利下滑和去杠杆的双重考验下,上市公司将出现大分化,局部性泡沫和局部性危机共存。
当然,我们上面讲的都是常规场景,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不光是A股,任何一个市场都应该谨防内外压力共振带来的尾部风险。从外部看,地缘政治博弈和中美贸易战是最大挑战。如若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博弈策略,对市场的影响还会持续。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多次说过。中美贸易战到底会如何收场,现在是不确定的。希望好转,但是,我们可能也要做最坏打算。从内部看,结构性去杠杆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也是一个市场出清的过程,去年以来,货币当局和监管层十分坚决,势必会导致流动性收缩、利率抬升、金融案件增多、违约事件频发、金融风险从点到面释放。
对投资者来说,规避风险肯定是首要的。外部的客观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怨天尤人没有必要。对自己所持有的资产,对自己的投资理念,都要重新审视。2015年股灾至今三周年,很多人没有汲取教训,不注重提升自己,是应该反思的。人性从来如此,但投资一定是反人性的。从另外角度说,股灾也给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机会,就是发现低价资产找到合适时机投资的机会。价格和时机的选择,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形势和市场走势本身。目前肯定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但过了这道坎,未来是有机会的。
吸取教训提升分析能力,不犯同样的错误。谢谢老师o(^o^)o
管老师
1354503onif 回复 @听友122722007: oi
老师讲的超级好
价格和时机的选择,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形势和市场走势本身。
管讲的超级好!
是谁制造了杠杆?!
如果2018年一月份发表这篇文章,说明管大侠还有些能耐,到了7月份再说,有马后炮之嫌疑
果断弃购
大家都掏了钱了,你也收了钱了,就应该说点干的话!!!不应该吗???
纯干货!早些听到这么高深的课程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