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第一节 什么是定位(下)

《定位》- ************

00:00
13:55

本期课程原 

前面我们介绍了定位的本意、定位的来源。那么定位理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在定位理论里,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主张,第一个是,在商业界,认知就是事实。


在定位理论诞生之前,商业界的所有观念、所有研究、所有的战略,都是基于事实,也就是我们说的,是基于基本的数据来分析形成的,但是定位理论,却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全新的商业世界,叫做“认知的世界”。


也就是说,有很多符合事实的产品、事实上的真相,这些东西,在认知中,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很多企业认为,我的产品事实上质量是最好的,我的技术事实上是领先的,我的消费者事实上素质是更高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在认知中,消费者不认可上面列举的这些事实,那么,不管你多好,都是没用的。


在消费者的心智里,认为你事实不是这样的。他们有可能会反问:“如果你的产品更好,那为什么你不是销售量更好的那家企业呢?


虽然有时候,这纯粹是一种心里感觉,不一定真的符合事实,但是却对销量很有影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说,定位理论的诞生,就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与之前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今天我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提出了认知的观念,整个世界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时代。


比如,最先进的物理学的理论,量子力学提出来的是,客观的世界也许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本来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比如IBM公司认为,未来的时代是由认知构成的,这些,都意味着我们人类,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的时代。


那么这些观念,是到今天,在定位理论提出了整整半个世纪之后,才逐渐在商业界被重视和普及的。但实际上,定位理论在50年前,就已经把与认知有关的认知这些观念,带给了整个世界。


由此可见,越是革命性的观念,就越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被大家发现它的真正的价值,这也是定位理论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定位理论是一个非常早熟的理论,它远远遥遥领先于大家对商业世界的认识,因为早熟,所以直到今天,它也仍然是经典,而且,它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发现和释放。


那么进一步地说,我们做企业的人,究竟应该怎么来理解认知和事实呢?我们在市场营销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叫做饮料的盲测实验。


研究人员把很多饮料,用透明的玻璃杯装上,比如把可乐用玻璃杯标上1、2、3、4、5,标注出来,然后请消费者测试它的口味怎么样。


测试出来的结果往往就是最真实的表达,因为品尝者的头脑,没有受到他自己对某个品牌的印象左右。


比如说,1号这个玻璃杯里的口味是消费者一致认为最好的,但是当研究人员再把这些玻璃杯贴上了品牌的标签之后,消费者评价的结果,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盲测之前没有贴上品牌、口味最好的饮料,在贴上了品牌之后,变成了消费者的又一选择,成为了这个市场上的领导品牌。


举个例子,很多年前百事可乐在和可口可乐竞争时做过一个口味测试的运动,它的广告语叫做“来自百事的挑战”。这个活动,就是让消费者蒙上眼做盲测,盲测的结果是。


大部分消费者都喜欢百事的味道,而不是可口可乐的味道,因为百事可乐的味道更甜一些。


那么这个结果伴随着百事可乐的推广,也的确给可口可乐的管理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们认为,在事实层面上既然消费者选择了百事可乐,事实上确实也是百事可乐的这个配方更好喝一些。


那么可口可乐的管理层,就决定作出反击,他们迅速调整了配方,还把这个产品命名为“新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伴随着这新可乐的产生,在1984年启动了一个堪萨斯工程,这个堪萨斯工程,是当时甚至是迄今为止,全美商业界做的最大的一项市场调研,这个工程用了两千多名的市场调查人员,在美国13个最大的城市进行口味测试,有19万名消费者参与。


注意,有19万名的消费者参与!我想,今天应该没有一家公司,会去做这么大规模的口味测试和市场调研了吧。


调查的结果是,有55%的消费者,认为新可乐的口味胜过了百事可乐,当然也胜过了原来老的可口可乐的配方,所以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推出新可乐。为了配合新可乐的推出,它策划了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市场推广运动。


在1985年的4到5月,一个月的时间里,大约有1.5亿人品尝了新可乐的配方,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新产品的品尝记录,而且大部分消费者都觉得,这个新可乐的口味的确是非常好。


也就是在事实层面上,可以确定新可乐确实是比老可乐、也比百事可乐口味更好。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1985年的6月,仅仅这一个月里,可口可乐公司接到的抗议电话,就有8000多个,新可乐遭到消费者一致的抵制,消费者认为,新可乐的口味不行,要求换回原来的配方。


所以到了一个月之后,在1985年的7月份,也就是新可乐上市的79天之后,可口可乐公司被迫停止生产新可乐,重新推出传统的可口可乐。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新可乐就是一个事实层面的好产品,而经典可乐是认知里的好产品。


虽然经过那么大规模的严密的测试,确认新可乐口味是更好的,但认知里只有老的可乐是正宗的,所以说,在商业世界,最终还是人的认知战胜了事实,可以说是,认知决定事实。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消费者知道,这个瓶子里装的不是原来的经典的可乐之后,这个认知导致了消费者在味觉上也产生了改变,认为新可乐装到了这个瓶子里之后就不那么好喝了,喝起来就不如经典的可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认知和事实相背离的例子。


所以说,我们能不能赢得市场,最终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而不是产品的事实本身。


同样再举一个例子。比方说联想,说到联想大家想起来的是什么?是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联想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的生产企业。那么联想推出手机之后,联想的手机品质怎么样呢?


肯定不会差的,以联想的研发实力、联想的团队、联想的资金、联想的技术,联想的手机在事实层面上肯定不错,但在认知层面上,联想的手机先天就有不足,因为联想这个名字代表着电脑,或者是个人电脑。


当人们在认知中,认为它这个名字,就是代表了个人电脑之后,人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它只擅长生产电脑,那么手机肯定是不擅长做的。


所以虽然在事实层面上联想有很好的生产手机的技术,但是在顾客潜在的认知层面上,它的手机产品是差的。


可以说,这就是这个产品的先天不足,而这也导致联想手机的销售,一直处于一个大起大落的状态。一开始,在传统手机的时代,联想推出的手机初期还不错,最后被迫卖掉。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它初期也还不错,通过一些团购的渠道,比如说和电信公司合作来销售,但是因为在人们的认知里,它一直是个弱者,好像是有先天的缺陷的,所以就导致了竞争一旦加剧,它的销量就开始下滑。所以消费者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关于定位的重要观念是,心智是商业竞争的真正的战场。


我们企业界普遍信奉一个理论,认为消费者永远是对的,顾客是上帝,以消费者为导向。这个观念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你没有搞清楚,是要以消费者的什么为导向?


是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所谓的要什么就给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以消费者为导向、顾客是上帝的核心,其实是要了解消费者的心智、认知,了解他的心智模式,而不是他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因为从根本上说,消费者本人并不知道他需要什么。从根本上说,消费者的需求是需要企业去激发的。你只能利用他的认知,来展开你的商业计划。


所以在商品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商业竞争的战场,既不是在工厂里,不是说我们把产品生产好就行了,也不是在市场里,不在消费终端里,不是说我们把产品铺到市场上就行了,而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里。


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产品是生产出来以后,才铺到了市场上的商品,而品牌,是铺到了消费者心智里的商品。


一个品牌建立的标志,就是在潜在的顾客心智里占据了一个位置,你的产品可能还没有从工厂生产出来,没有铺到终端上,但已经销售出去了,消费者已经完成了选择。


那么既然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是消费者的心智,所以说,心智在商业竞争里就是决定性的,是心智决定市场。你这个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里占据了一个位置,那你在市场上就有一席之地。


更进一步来讲,你的位置越靠前,你的市场份额越大,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心智份额决定市场份额。所以定位这个观念的诞生,标志着我们的商业竞争迈向了一个心智时代。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主要讲了这样几个观点:首先,定位的本意是说品牌要在潜在顾客的心智里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其次,品牌的定位自然是由潜在顾客的心智决定的;第三,在商业界,顾客的认知就是事实;最后,在这个时代,决定市场的,正是顾客的心智。


掌握了这几点,你也就基本掌握了定位理论的核心,相信它对你的营销策略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40506745

    可乐是一种食物:人民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是很难改变的:定位是有效的:但对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变化:定位不太重要了:再强大的科技产品品牌…一旦科技产品停止不改变:明天马上倒下:再强大的品牌和定位一点意义都没有:不是所有产品对定位都是一样重要的

  • 张冰来

    没时间研究理论,没时间主动去看,就选择被动的听,挺好

  • 罗永习

    最好买本书来进行精读!非常棒!

  • 武小妞妞妞儿

    新的定位理论,内容体系化,实战干货多,值得学习,已经听了几节。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