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狗·猫·鼠》| 鲁迅:与人“愤斗”,其乐无穷

32.《狗·猫·鼠》| 鲁迅:与人“愤斗”,其乐无穷

00:00
18:54

重读鲁迅,今天是第三十二期。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内外交困的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全部作品当中罕见的暖色。他在一九二七年所写的《小引》中说: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确实是不容易,写《朝花夕拾》的时期,正是鲁迅逃离多事的北京、在厦门大学又孤独烦恼、前往广州与许广平在一起的时期。国家形势也在发生变化,鲁迅便辞去了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职务。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鲁迅辞职离开中山大学,是因为1927年顾颉刚开始在中山大学任职。鲁迅那时很讨厌顾颉刚,称他为“红鼻”,说“鼻来我走”。在此之前,鲁迅由于女师大的风潮,和杨绛的姑母杨荫榆进行激烈对抗;同时,也和现代评论派的陈源(即陈西滢)陷入了笔战。

鲁迅之所以如此讨厌顾颉刚,是因为陈源在文章里批评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了日本学者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而鲁迅事后才知道陈源并不了解书中内容,他很可能是从顾颉刚处听来鲁迅抄袭的看法,这也算另一诱因。

 

我们在读《立论》的时说过,说真话批评人,其实有些规则:可以改的社会因素可以去批评,不可改的生理因素便少说话。文人学者间,批评大家思想不同,没关系,但不能贬低对方的学术能力。说一位文人抄袭,比骂他糊涂更严重。看起来鲁迅愤世嫉俗,写文章常常看不起文人学者;实际上,鲁迅作为学者,其实自尊心极强。

根据顾颉刚女儿的回忆,鲁迅听说是顾颉刚跟陈源讲起盐谷温的书,所以非常讨厌顾颉刚。盐谷温的书后来译成中文,学术界也都看到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并未抄袭。但是,鲁迅以生理缺点给顾颉刚作外号,称他“红鼻”,并说“鼻来我走”,其实也有点越界。

 

总而言之,鲁迅写《朝花夕拾》的这段时间,身边琐事非常繁杂,国家局势又令人烦恼,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处境下,他居然还写出了温馨、清新的《朝花夕拾》,这真是鲁迅说的“委实不容易”。

 

鲁迅笔战的重要战法——正面词汇污名化 

《朝花夕拾》的第一篇文章是《狗·猫·鼠》。这时期,鲁迅还停留在跟现代评论派吵架、骂战的恶劣心情当中。所以讲动物的文章,他说也要小心:

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

 

徐志摩曾试图调停鲁迅跟陈源的笔战,就称双方都是“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鲁迅的笔战刻薄很出名,他的一个重要战法,就是能够把常人用的正面词汇,非常巧妙地污名化。比如“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这本是一句推崇的话,是正面概念,可鲁迅加了引号,再加 “之流”一词,就完全转换了概念,这个称呼便给人负面印象。

在与现代评论派论战当中,鲁迅把一系列本来是正面的概念、标签,都变成令人可疑或者是负面的符号。比如“特殊知识阶级”,这个词本来是胡适等人称呼优秀留学生的。实际上,中国现代史上,留学生对中国的社会的变化贡献巨大,说他们是特殊知识阶级,本来是正面概念,可是鲁迅一加引号,就变成一个讽刺的概念。

同样,正人君子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词,我们谁都想做。可是在二十年代,鲁迅笔下的“正人君子”、“ 文人学士”、 “ 公理”、“公允”等词,都是给胡适一派戴的帽子。一直到解放后,这些词汇,都未能摆脱被嘲讽的意味。

现在来看,在文字技巧上,是鲁迅真的厉害;在意识形态上,其实这也是鲁迅的偏激。

 

鲁迅的仇猫情结 

《狗·猫·鼠》是一篇议论动物、回忆童年的文章。文章的前半部分,鲁迅还在含沙射影。

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显然,这不仅是在讲猫,也在批判主人折磨奴隶、奴才折磨奴隶的手段。就像阿Q念念不忘地要折磨小D跟尼姑。

第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

除了折磨对手一副媚态以外,鲁迅又说了他仇猫的第三个原因,原因比较简单:

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


鲁迅在文章里说,终于“我”静下心来,不讲现在,鲁迅又发现:

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

 

原来他十岁左右的时候,非常喜欢家里的隐鼠,这是一种比较小的老鼠。

鲁迅喜欢隐鼠,是因为他看了一幅年画,《老鼠成亲》,画里老鼠新郎、新娘、陪客,嘉宾全都是尖腮细腿,但还穿着红衫绿裤,样子像读书人。鲁迅说他小时候想象隐鼠的婚礼,大概就是这样。鲁迅说:

现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象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烦。

当然隐鼠的婚礼最后也没看成,隐鼠被蛇追杀的血腥场面,倒是没法避免。

 

在《狗·猫·鼠》这篇文章的最后部分,鲁迅童心大发,详细描绘了他的隐鼠怎么和他成为朋友,会爬在他身上,也不害怕,吃菜渣、舔吃砚墨,变成了他儿时的宠物。但不久后这只隐鼠不见了。长妈妈说隐鼠是被猫吃了,所以从此鲁迅非常仇恨猫。

不过故事的结尾反转: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错怪了猫,然而和猫的感情却终于没有融和,这是鲁迅的文章的结尾。

 

深刻地反省与努力地战斗

鲁迅其实一生有不少这样的实例,为了一件小事或者一个误会,去仇恨一个人或者一般人,后来其实发现弄错了,是误会。比如,《“杨树达”君的来袭》事件、认为高长虹要争夺许广平、认为顾颉刚说他剽窃所以“鼻来我走”;还有很多更大的论战,与学衡派、现代评论派、梁实秋,后来与创造社、太阳社、“第三种人”等等。很多事情起因偶然,误会很小,但是火气很大。与人“愤斗”,其乐无穷。

一方面,鲁迅时常反省,发现误会,马上忏悔,如《风筝》,如《狗·猫·鼠》;另外一方面,他还是战斗,讨厌顾颉刚,讨厌陈西滢,讥讽梁实秋,攻击施蛰存……

 

在《狗·猫·鼠》的片尾,鲁迅说:

我大概也总想成为所谓“指导青年”的“前辈”吧,但现下还未决心实践,还在研究而且推敲。

 

我们下期继续读《朝花夕拾》 。

 

预习通知 

下期主讲文章《父亲的病》,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江南飞烟

    鲁迅自尊心太强,可能有些自卑吧。

    走走停停的宇杰 回复 @江南飞烟: 因为鲁迅知道比他大的东西太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所以就会自卑。

  • 爱司公寓里的外孙女

    要受过多少苦,才能特别珍惜那点融融的暖。

  • 寻找三摩地

    许老师,春风得意的时候不应该读鲁迅吗

  • 范玉芳_4y

    “人在春风得意之时,很难会想到鲁迅,只有感到困惑,忧虑,失望,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才想到如果鲁迅处于当下,当会如何?才听老师的重读鲁迅。”许老师说得太对了。鲁迅的文章比较沉重,只是听一遍不行,看来还得慢慢地读与思考。

  • 绿洲_u1

    许老师,听您讲书收获到更多书中没有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受益匪浅啊!

  • 经方才叔

    其实,鲁迅心理是阴暗的。

    王喆88 回复 @经方才叔: 你明白了鲁迅的民族责任感,你就不这么说了

  • 淡淡浓浓

    年轻时看鲁迅都觉得很晦涩难懂,听许子东老师的课有停不下来的感觉

  • 聪明可爱小肉粽

    猫叫春声音难听 而且穿透力很强,没人不讨厌吧。如果叫声像夜莺 自然不讨厌。

  • 我家有只垃圾喵

    原来鲁迅先生是阴阳祖师爷啊,

  • 大梨宝儿

    正词歪解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