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6.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00:00
18:33

【本期海报】


【文稿】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我们都非常了解,他是南宋的大哲学家。一说起朱熹,很多人头脑当中就会浮现出一个特别严肃、特别严谨的哲学家形象。就这么一个庄重严谨的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却写了这样一首非常简单,甚至有点轻松,有点通俗的小诗。多多少少,让我们有点意外。


先看前两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就是好天气,“寻芳”就是踏青,赏春。那“胜日寻芳泗水滨”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天清气朗的好日子里,一起去游春,一起去踏青。在哪儿呢?“泗水滨”,在泗水的边上。“无边光景一时新”,举目一看,无边无际的都是好风光,都是好风景。这个好风景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怎么新呢?新气象,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所以诗人“寻芳”寻来的这个“芳”,给它定义一个属性,这个属性就是“新”。你注意,这诗是有逻辑的,要不然好日子里头踏青,它的特点是“新”,可是光是一个“新”字,也是不甚了然,不知道新在何处。


三四句给出了答案,“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那“等闲”就是容易,很轻易。“等闲识得东风面”的意思是说,看到东风来到之际,换句话说,这会儿正是东风浩荡,拂面而来。在这东风的吹拂下,总是一派万紫千红,春意盎然,百花吐芳等等。可见这个“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新”,指的是什么呀?指的是“万紫千红”。只要春天到了,百花争艳,那自然界就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应该说,这是一首写得非常不错的诗,也是一首非常传统的七言绝句。有触景生情,有情景交融等等,而且非常浅白,便于记诵,也便于青少年轻松地学习。总而言之,是一首很不错的写景的诗。


按理说,诗讲到这儿,咱们就该结束了。可是想了想还不能结束,为什么?刚才讲到“泗水滨”,没介绍这地儿在哪儿。如果是“胜日寻芳长江滨”,“胜日寻芳黄河滨”,那就不用解释了,可这“泗水滨”得重点解释。“泗水”在哪儿?就位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的东北方向。“泗水”从哪儿发源的?《尚书·禹贡》说“泗出陪尾”,山东泗水县东部有一座山,叫陪尾山,泗水就从这山上发源,汇聚响水泉、趵突泉、洗钵泉、红石泉这著名的四大泉水而成,然后与运河相通。为什么叫“泗水”?三点水,加一个“四”,就是因为合并了这四大泉水。


你可能会说,那这有什么问题吗?那太有问题了。如果说,这春日踏春是朱熹到泗水边上转了一圈,看到了诗中的春景,那是没什么好说的。可是眼前的情况是,朱熹他没法去这泗水,为什么呢?因为朱熹所处的时代是南宋,而在南宋的时候,这泗水是在金国人的统治之下。靖康之变之后,金人占据了淮水以北,所以山东曲阜这个地方正是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而我们知道,朱熹这一辈子从来就没有去过金国,更不要说去山东曲阜,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去过泗水,他也不可能在泗水看到春光。


你可能又会说,说那这不是有问题吗?他没去过泗水,那为什么偏说“泗水滨”呢?他怎么不说点别的河流之滨呢?比如赣江之滨,珠江之滨。很巧的是,朱熹的祖籍江西婺源也有一条河流就叫泗水,他曾经先后两次回到祖籍地去祭祖扫墓。只不过很遗憾,这两次回去,一次是冬天,一次是夏天。所以,他要是在冬天或夏天回去的时候,游泗水滨,写一首诗叫《春日》的诗,那是不是也太不合理了。换言之,朱熹在《春日》中所写的“泗水”,不是江西的那条泗水,而是就是山东曲阜的这条泗水。


朱熹为什么会这么写呢?原因非常简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所谓的“洙泗”,就是流经山东曲阜的洙水和泗水。现在这洙水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泗水了,但是曲阜还有一座洙水桥。据说,孔子曾经在洙水、泗水之间,聚徒讲学,所以后来就把这“洙泗”作为孔门和儒家学说的象征。


在古代,有很多诗人和词人都在他们的诗词中使用了“洙泗”这个词儿,来指代儒家学说,甚至是孔子。比如,魏晋时期的阮侃说,“洙泗久已往,微言谁为听”。南宋初期的词人张孝祥说,“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这是比较典型的。什么意思?就是山东曲阜本来是古代的礼乐文化之地,现在也在金人的手下变成膻腥一片。南宋陆游说,“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什么意思?这孔子,这儒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再也没有人秉承儒学传统。元代著名诗人的王冕,就是写《墨梅》的那位,他说“绿水流洙泗,青山出鲁邹”,这些都指的是孔子或者是儒学。


现在你肯定就明白了。朱熹用不着亲自去泗水边上,他也能够写“泗水滨”。因为这首诗本来就不是写春天的,只是用春天打了个比方。这“泗水”指的是孔门,指的是儒学,这“寻芳”其实就是寻求圣人之道。那么,寻到圣人之道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就好像看到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洋溢着无限的生机。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首诗。朱熹在孔子、孟子面前,就像是一个苦苦追求儒学真谛的学生,通过系统刻苦的学习,终于领悟到儒学的真谛,感受到儒家学说的博大精深。所以,他写了一首诗谈自己的感受,什么感受?“胜日寻芳泗水滨”,我苦苦地追寻着,寻找着圣人之道、儒学之道。上哪儿寻找?只有在泗水之滨才能找到。通过学习,感受到“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个“新”不光指风景一新,指的是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之一新,人生境界也为之一新。“等闲识得东风面”,这浩荡的东风不只是自然的风,而是儒家风范,礼乐教化,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儒家礼乐之风所到之地,处处生春,所以“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说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入千家万户,礼乐精神遍布华夏大地,就好像是春天来到了人间。


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比喻,是诗人对于儒家思想真谛的追求。我们常说“春风化雨”,那儒家思想、礼乐精神对于我们的人生、人格和人性,不也像春风化雨一样吗?所以说,朱熹这个人不得了,他是个大哲学家,但他写的《春日》这首诗通篇没有一个字在讲道理,都是在讲春光、春色、春意,可是每句都暗暗包含着一种思想教化,这就是理渗透进入了情,理渗透进入了景,就好像盐渗进了水一样。


朱熹还有一首诗,写得也非常好,你也非常熟悉。那就是《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也是写景的,但是一读就知道,朱熹老人家又给我们讲道理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方塘里有水,天地都映照在这个半亩方塘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问这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为这是活水,源源不断地为它提供着水源。这说明,只有多读书,不停地读书,境界才能开阔,思想才能清澈!


我们能看出,《观书有感》一诗朱熹是在作比喻,可是《春日》比这首诗更高明。它通篇就是一个比喻,你还看不出来,你沉浸在这春日中,沉浸在这春意中,在春风化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被他教育了。等他回头告诉你,这泗水滨我没去过,我只是拿这做了一个比喻,那你就不得不折服。所以说,朱熹是个大哲学家,也是个大教育家。


我觉得,朱熹是真的做到“知行合一”,不仅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在为官一方时能够践行他的理论。在这一点上,朱熹跟王阳明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同时,朱熹在儒学发展史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后人难以比肩。孔子的儒学发展到了朱熹时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思想成为元明清时代的官方哲学,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了元明清之后儒家的教科书,科举考试重要的内容。


总之,朱熹很不寻常,非常伟大,这种伟大不仅体现在他的思想上,也体现在他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上。当然,要实现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在文学上必须也是拔尖的人物,正好,朱熹也是一位大诗人。所有这些都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他的身上,你说他能不成为一位为后世万代所铭记、推崇的历史伟人吗?


【拓展知识点】

一、诗人简介及创作背景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二、诗文解析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三、引用诗句

《答嵇康诗》阮侃

旦发温泉庐,夕宿宣阳城顾眄怀惆怅,言思我友生

会遇一何幸,及子遘欢情交际虽未久,思爱发中诚。

良玉切磋玙璠就其形。隋珠岂不曜,雕莹启光荣

与子犹兰石,坚芳互相成。庶几古道伐檀河清

不谓离别飘飘然远征。临舆执手诀,良诲一何精。

佳言盈我耳,援带以自铭。唐虞千载三代不我并。

洙泗久已往,微言谁为听。曾参易箦毙,仲由结其缨。

晋楚安足慕,屡空守以贞。潜龙泥蟠神龟隐其灵。

庶保吾子言,养真全生东野多所患,暂往不久停。

幸子无损思,逍遥以自宁。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陆游

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
学者称孔墨,为国杂伯王。
书生幸有闻,力薄不能倡。
默默世俗间,汝职无乃旷。


《绿水》王冕

绿水流洙泗,青山出鲁邹。
凭高殊有兴,吊古不胜愁。
日落江花重,风生野树秋。
掀髯一长笑,不负壮年游。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康震书法】

 

【互动问题】

诗友们的心中,春日是一番什么光景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也可以尝试写一写描写春天的诗句。


【康震签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朝圣者_az

    康老师,更正一下,我是四川人,四川之名不是四条河流,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洪毅虎 回复 @朝圣者_az: 刚才百度了一下,您说的很对,

  • 叮当龙猫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曾经交给学生的就是表面写景的诗句,甚至教参上也并没有提及其中的哲理和深意。但学习就是这样在不同阶段获得知识,层层剥茧,靠近康老师这样的大家,深感古代诗词魅力!以后再跟小朋友讲诗更有料了!谢谢康老师o(^o^)o

  • 南边的小船

    康师早上好,打卡来听晨课。以前一直以为这就是一首写春光的小诗。今日听康师讲解,才知道这"泗水"是很有讲究的,是指孔门,指儒学。"寻芳"原来是寻求圣人之道。感谢老师!

    翩舞的蝴蝶 回复 @南边的小船:

  • 未来可颀

    这些日子被病痛折磨着!今天听康老师磁性朗读诗曰:胜日寻芳泗水滨……忽然心情好起来、这么美的春日感动的想流泪。

  • Eleon801

    一直以为这是一首写春光的诗,直到今年的诗词大会听了王立群老师的点评,才知道寻芳寻的是圣人之道,今天听到康老师更详细的解读,有收获。

  • 三页纸的故事

    第一时间想到这句话存天理,灭人欲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言言999 回复 @南边的小船: 我是比较讨厌程

  • 烟霞海棠

    今天再次听康震讲朱熹的《春日》,心中更生无限明媚!只因为在喜马拉雅听了傅杰讲《论语》,对朱熹和朱熹的思想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大师们的思想如日月如星辰交相辉映,再听康震品读,每一句话都熠熠生辉,打动人心,新鲜如春,丰盈如春,明媚如春。

    1808782mwsz 回复 @烟霞海棠: 我信你个鬼

  • 阿Q听故事

    不是有150集吗?我已购买,怎么76集就没了?

    天平小黑车 回复 @阿Q听故事: 是160集,有76集

  • 丁香与梅韵

    康老师早安~打卡来上课了

  • 前程似锦_bv

    谢谢给的毕业奖!

    言言999 回复 @前程似锦_bv: 怎么毕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