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和心学:两大终极质问的碰撞

理学和心学:两大终极质问的碰撞

00:00
13:06

课程金句 

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

第55集理学和心学:两大终极质问的碰撞

今日文稿 

大家还记得吗?我前面讲到明代带来了三个文化大思考。


首先是茫茫大海上一个叫郑和的航海家带来的文化大思考,这个文化大思考很完整。


第一,就是他在三种文化样式上体现了在选择海洋文化时的犹豫不决、前进和倒退。当然这个主角已经是朝廷了,不是郑和了,郑和的表现很幽默、很成功。


第二,郑和又体现了中国人在对海洋的选择上,是选择了非侵略的和平主义,而这个非侵略的和平主义是光明磊落的,但是也带有负面效果,这个负面效果是由无奈组成的,就是当我们对大空间放弃了能力以后,造成的结果非常的不好。


你看郑和这么一个航海家,是不是带来了我们所关注的几个非常大的问题的思考?他既思考了海洋文化,又思考了和平主义,又思考了和平主义和海洋文化碰在一起以后中国文化的一个大悲剧。

马背上的哲学思考 

好,我已经讲到在明代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二个大现象,是一个在中国南方战场的荒路上,骑在马背上的将军王阳明做出的重大哲学思考,这是明代的第二大思考。


第一大思考属于大海,第二大思考属于马背。


这个我必须要讲到前面已经提到过的背景了。明代前期由于文化专制主义、恐怖主义和复古主义造成了文化的衰落,但是在这个文化衰落当中,朝廷还在提倡一种极端化的程朱理学,它不仅是破,而且还立,立了个程朱理学。


因此,明后期在恢复生机的时候,总是保持着对程朱理学的逆反,这种逆反的势头对于王阳明的学术出来发扬光大造成了一个很好的气场。大家有没有记得我在讲述宋代文化的时候曾经预告,我说为了保持专业的连贯性,我要把朱熹和他的理学放到这儿来和王阳明一起讲。


但是这次移动以后,我实在要向朱熹老先生表示抱歉了,因为到了明代的中后期,他的学术由于受到几代统治者过度的推崇,已经变成了一种朝廷学说而称霸太久,当然,也就改变了理学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形象。


也就是说,我一移后,就移到了一个对他和他的学说很不利的地位上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愤怒的批判文字,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尽管朱熹后来被利用,他生前还是一个杰出的大哲学家。


我们一定要回归他的本体和他所代表的程朱理学作为一个重大哲学流派的本位上来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他和他的学说来与王阳明和王阳明的心学来进行比较。


这样我的课程就遇到了一个黑暗的时期了,那就是,要讲清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我看到学术界有两条讲述的道路:


第一条路就是顺着他们的思路一点点讲,那就麻烦了,就要讲太极、无极、阴阳、五行、天、命、性、理、气,等等概念。如果我是一点点讲下来的话,大家可能确实能够听明白一点,但最后一定是头痛不已,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路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来讲理学和心学。那就会出现另外一些概念,譬如伦理本体,理性自律,中心范畴等等概念,大家听了也一定头痛不已,但是我又不能够避开王阳明,也不能避开朱熹。


那么,我们在讲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一些概念的时候,我们怎么来讲它呢?我在课程最早的时候讲过,一些重要的人文学说一定是要关及众人的,因此也就需要具有让众人听明白的可能。注意,讲人文学说和科技不一样,重要的人文学说一定要关及众人,因此也具有让大家听明白的可能。


这个我一直进行过很多尝试,我年轻的时候在论述西方哲学的那些著作当中,大家如果翻翻的话,一定能够看到我对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萨特学术做过浅显化但不失本意的实验,读者一般反应都不错。


今天,我要试着用这种方法来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做一个实验,就是用最浅显的语言,不失本意的来讲清楚他们能够让大家明白的道理在哪里。

两大终极质问的碰撞 

要讲他们这两个非常深奥的学问,我很想先把大家带到一个怒火冲天的现场。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个怒火冲天的现场,就是一群无辜的可怜人突然遭到了巨大的伤害。那么,如果有这样的现场,无论是受伤害的本人还是脑子比较正常的旁观者,都会发出这样的呼号,叫天理何在?良心何在?


我们听到最多的话是这两句,可见这是两个终极性的质问,是人类在遇到最不公平的事情当中的两大终极质问。那么,我必须要说:呼喊天理何在的那批人比较靠近朱熹的理学,呼喊良心何在的这批人比较靠近王阳明的心学。


所以,他们两人的学说都带有终极性质问的意义,这一来我想大家能够比较清楚地找到入口了,就是从大家愤怒地呼喊“天理何在?良心何在?”这两个终极性的质问来概括他们的两大学说。


朱熹认为,人世间的最终意义是天理;王阳明认为,人世间的最终意义是良心。这初一听好像差不多,但其实区别还很大。天理是一种大家承认的外部的大道理,这种大道理管得住天下,大家都要服从,只要找到了它,世界就持续了,是天理的一方面。


如果讲良心这方面呢,认为良心就是良心,不要多去讲什么天下大道理,如果有天下大道理,那也在良心里边。


好,简单说来,朱熹所欣赏的是那些讲究天下秩序的人,王阳明欣赏的是那些探究良心良知的人。


从表面上看,朱熹的格局很大,在天下;王阳明的格局不大,在内心。其实往深里看,王阳明的格局实在是更大了,因为朱熹是为天下整理秩序,而每一个秩序与自己未必直接有关,但王阳明就不一样了,他让人们用自己的良心去处世行事,也就是用良心去融化天下相关的事情,天下就在自己的心中。


朱熹,他的格局确实很大,他参照悟教的严格结构,把过去早期儒家随意言谈式的那种方式变成了一种追根究底、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大家看,我们在讲孔子、孟子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他们的结构是一种随意性言谈式的结构?


但是朱熹在接触佛教以后,觉得我们的儒学要进一步推进的话,一定要寻找一种追根究底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他就用天理、天命这些宏大的概念,把宇宙和人事的终极道理囊括在一起了,所以他实在不失为一个值得敬仰的大学者。


但是他的格局虽然很大,却遇到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那些关系天下秩序的天理是由谁来决定的?朱熹认为是上天决定的,所以称之为至高无上的天理,但是,天理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够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些根本问题上,理学就说地很抽象很含糊了。


只不过他们认为天理的那种天下秩序,我们仔细一看却有点皱眉了,那就是他们所谓的天理指的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宾主关系。把这些关系说成是天理天性,说成是天下定力,而且必须通过礼仪来实现。


这也就是说,理学把家庭的血缘持续延伸到了朝廷当中,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超稳定的结构,这也就是元明清三代的统治者特别喜欢他的原因,喜欢是被喜欢了,但是在学术上他就进入到了一个陷阱。


我讲了理学的这个状态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王阳明的两个核心概念,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这两个核心概念第一个叫心外无理,理学的理,所有道理都在心里边;第二个叫致良知,就是我讲的良心的良知。


好,这个大概都明白了。因为比较复杂,我们下次认真地讲。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多多_3vw

    一直想知道宋明理学,如果系统的学,太吃力,但不系统的学,又弄得一知半解,这样的讲解方式太适合对大众进行一种广泛的普及,谢谢余老师,您的书我几乎都看过,您对中国传统文化那些紧迫而及时的提醒是处在国际视野下的重要判断,非常重要,感谢一位70高龄的老人,还在不停歇的在为大众进行教诲,尽管有那么多的大众并不知道它的重要性。

    兔爷1939 回复 @多多_3vw: 彼此 💕?我r

  • 靖仝

    听完这节课,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之前纠结的,无明的,似乎自然就落入的平衡,邪不压正再次见证,看来是我也找对了角度去领悟,感恩秋雨先生,学生何德何能听到您的课,真是几世修来的福

    Filippini 回复 @靖仝: mmm密密麻麻mmmmmm买买买m买买买

  • 华Liu

    人类在遇到最不公平事情当中的两大终极质问“天理何在?良心何在?”前者靠近朱熹的理学,后者靠近王阳明的心学。天理是什么?是家庭伦放大后的普遍真理?那家庭伦理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若兼而有之,我们看:若人为成分多,那这个“人为”就不是天理;若天然的成分多,就不用讲“理”了。良心是什么?是内心的天然?我们再看:天然的内心是干净的,后天受污染也是合理的;说内心天然善,朱熹也不会反对,因为儒学认为“人之初性本善”。那我们不由得更加敬佩王阳明了。

  • 1561829cjyb

    大师就是大师,一句天理何在,良心何在把两个重大艰涩的哲学问题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顿悟。我要说,致敬,余老师,伟大的传道者。

  • 秋雨秋遇

    深入浅出,刹那混沌变清明。大师!

  • abcdefgmm

    大师,把极其复杂的东西说得简单明白

  • 天米_nw

    余老师太伟大了!像太阳一样!

  • 拈指莲花17

    厉害了大师,这集最赞!理学心学有根本的冲突:一个是灭人欲,一个是人欲即天理

  • 景华oO

    余大家不是为讲而讲。而是重在让人听懂,是传播文化,融化文化,文化

  • 听友2350779

    理学的硬伤就在于,他说不清天理是谁定的,谁说的。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是天定的,我们就暂且承认天有这个本事,但实际上他是没有的,就靠几个天象还做不到定全天下的理。但天确实不会说话,怎么传达天理呢?借助谁的嘴来说就成了最重要的,这有点像中世纪欧洲的教会,他们掌握了神意的解释权,靠这个横行天下,朱熹这个学说也基本上就只有这个用途是被发扬光大了。把家族血缘关系的链接方式扩展到统治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关系中,这可不是朱熹的创造,应该说是几千年前刚步入文明时代时就确立了的,我们最初的国家就是氏族直接转化的,当然摆脱不掉这种以父子关系同化上下关系,以兄弟关系同化同僚关系的模式,周朝的封建就是这种关系最直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