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课 | 放下就是快乐

南怀瑾国学课 | 放下就是快乐

00:00
14:43



在佛眼里,世人因有妄执,无不痴愚。如何治愚,就是两个字:放下。这两个字虽然简单,实行起来却不简单,因为世人都觉得自己怪聪明的,并无痴愚,又何必放下?


为什么大家都愚,又觉得自己聪明呢?这是同化的力量。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大家处在一个痴愚的环境,已经对痴愚没感觉了。


南怀瑾大师说:“绝对没有病正常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已经圆寂的释迦牟尼佛,一个是还未出生的弥勒佛。每个人都有病,因为都在颠倒妄执之中。以前我到精神病院看那些病人,待久了,我就发觉不对劲,全体都是病人,你说他们不正常,他们才觉得你不正常呢!后来我对两位精神病科的医师说:你们小心唷!搞久了,你们也会变精神病,结果,不出所料,几年以后真的也都变成精神病。因为众生颠倒,谁对?谁错?搞不清楚。”


人处世间,同化的力量确实强大。我们初到一个新环境,觉得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觉得别人都俗,独有自己高雅。久之,这也看得惯,那也看得惯,大家都是一般的人,这就同化了。


有一个哲理故事,也是讲同化的。


春秋时,有个姓逢的秦国人,他的儿子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却变得稀里糊涂,往往把东西认反了,听到歌声,以为是哭声,看见白色却认作黑色,闻到香气却说是臭气,尝着甜味却觉得很苦,做了错事却自以为正确。心意所到之处,天地、四方、水火、冷热没有不颠倒错乱的,成天恍恍惚惚,懵懵懂懂。全家人为此十分苦恼,欲求名医为之诊治。


一个姓杨的邻居告诉逢氏:“我听说鲁国的上层领导有各种非凡的本领,也许有人能治好你儿子的糊涂病,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逢氏听从了劝告,带上干粮,离开秦国去鲁国。他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了陈国,住在一家客栈里。正好老聃也因讲学路过此地,住宿在这家客栈。逢氏久仰老聃的大名,便特地拜访,求教各种问题,并谈及自己儿子的糊涂病。


老聃沉思良久,然后眼望上天,缓缓地说:“现在天下的人都不明是非了!对利和害的问题也稀里糊涂呀!本来就没有什么明白的人哪!你家中只有一个人糊涂,还不至于危害一家人;推而广之,一家人糊涂不至于危害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人糊涂不至于危害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人糊涂不至于危害天下。现在你因自己的儿子颠三倒四便认为他糊涂,其实你是否想过,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很糊涂呢!谁敢说我比别人聪明呢?自认为聪明的人恰恰是最糊涂的人!现在你要去鲁国寻求高人来医你儿子的病,可你知道么?鲁国那些上层领导是天下最糊涂的人啊!我劝你不如死了这条心吧!”


逢氏回到家中,把老聃的话细细思考了几个月,竟渐渐地不觉得儿子糊涂了。


可是久而久之,在别人看来,他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的糊涂了。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笑,可是想想我们自己,也许跟故事中人一样好笑。我们经常将白认作黑,将好认作坏,将对的当作是错的,将错的看成是对的……我们其实糊涂透顶,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其原因在于,我们处于群体糊涂中。如果是独自糊涂,很容易显示出来,如果大家都糊涂,没有了比较,就无法分辨了。


南怀瑾大师说:“我们在大颠倒之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搞不清楚,一切都在妄执,都受业力影响,都被错误的思想左右。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痛苦?因为自己妄执。所以中国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但是,人就那么可怜!偏偏放不下。”


“放下”的难度在哪里?最大的难度在于不肯放下。比如每个人都糊涂,可是要人承认自己糊涂,他不惜喋喋不休地争论一整天,以证明自己多么聪明;甚至不惜打上一仗,以显示自己多么有智慧,对三十六计多么精通。既然不承认糊涂,又怎么会医治糊涂呢?


所以啊,我们学佛法,只要学到“放下”二字,收获就已经很大了,就已经开始从糊涂转向聪明了。如何放下呢?


第一,行在无心之间。普通人的特点是多心,遇到什么事都要设想多种可能,这一想,就再也放不下了。如果该做就去做,做了就不想,心里就不会有那么多包袱了。


有一天,一休禅师带着两位徒弟下山,去拜访一位修行者。山下有一条小溪,因春雨涨水,须涉水而过。溪边站着一位姑娘,想过去又怕湿了衣裳。于是,一休就把姑娘背了过去。


此后,两位徒弟开始疏远师父。时间久了,被一休看出来了,就问他们为什么。


大徒弟说:“你不守戒律,背了一个姑娘过河。”


二徒弟说:“你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一休禅师拍额惊叹说:“好可怜呀!我只不过把那女子从河的这一边背到对岸,你们却在心中背负了好几个月,你们真是太辛苦啦!”


在这个故事中,一休禅师是无心做事,一尘不染。两个徒弟却太多心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因为君子没有那么多想法,所以坦荡超然,无挂无碍;小人的想法却太多了,无形中在心里制造了不少思想垃圾,堆在心里面,岂不太累了吗?


第二,苦乐自知,不与他人比较。有些人总是在追逐别人认为好的东西:别人一身名牌,我也不能天天“休闲”;别人染了头发,我也要赶紧改掉黄种人的老形象;别人出入豪华场所,我勒紧裤带也要跟着上;别人买了私车,我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得补上这个缺憾;别人利欲熏心捞黑钱,我不干几件坏事就冤得慌……难道他觉得穿名牌衣服比穿普通衣服舒服吗?难道他真的觉得贷款买车很幸福吗?未必。因为别人这样做,所以他也要这样做。


有智慧的人,总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而不是攀比别人。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佛前,问道:“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样快乐?”


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这就是智者的境界,非但不攀比别人,连自己的过去未来也一概放下,只“心系当下”,岂会不感到快乐呢?


第三,放下痴心妄想。一个人急于达成某个目标时,便一心扑在上面,魂牵梦绕,再也抛不开。可越是这样,达成目标的时间越是遥遥无期。这好比乘车赶路一样,急急忙忙开快车,不理会交通规则,不顾别的车辆,横冲直撞,肯定会遇到各种阻碍,反而到得慢,甚至永远也到不了。不如从容一点,悠闲一点,自然而然地去做,反而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人生之路本来畅通无碍,都是因为妄执,才使平地生起风波。何不放下妄执,追求心灵自you之境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海潮明月

    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 听友85427480

    有智慧的人追求自我快乐 而不是攀比别人

  • 妍之秘

    南师的智慧值得反复听。

  • 36517966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活着。 活着你才有机会思考人生。 ​不管是否有前世, 不管是否有来世, 今生都是唯一。 快乐的真谛是什么? 放下。 放下你才有空性观照自己。 ​不悔过去狂与傲, 不惧未来风和雨, 当下随心所欲。 风轻轻吹, 雨慢慢下, 青草茵茵, 红花艳艳, 一介凡夫, 此乐何极! ​

  • 夏宇溪

    追随你的声音,南怀瑾先生的智慧!

  • 夏宇溪

    主播的《金刚经说什么》为什么找不到了!?

  • 一个李漫漫

    我的每一个问题姐姐都有回复,很喜欢姐姐做节目的态度,感觉姐姐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在成长着

  • 听友283359455

    感恩感谢🙏

  • 刘淑贞666

    放不下,又拿不起更可怜!唉

  • 1592241pmck

    什么时候还能听您的《金刚经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