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金钱的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货币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
 4.09万
试听180

2-12【金钱的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货币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

00:00
11:02

本期文稿:

上一节我们讲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通常我们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里的主导地位,全球货币体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然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不仅只是依靠1944年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议,那只是一个重要的开端。美元真正确立世界霸主地位还有另外一些非常重要的措施,特别是1947年美国政府实施的“马歇尔计划”。


简而言之,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美国跟西欧各国提供巨额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度过战后危机、恢复经济重建家园。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6月5日,美国时任国务卿、陆军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正式宣布的,所以史称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的援助总额高达130多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7000亿美元。欧洲受到援助的国家用美国援助的美元从美国购买物资,美元自然而然就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结算货币。美国同时帮助欧洲各国恢复贸易往来,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和金融结算很自然也就以美元作为计价和清算货币。


可以这么说,马歇尔计划是推动美元成为西方世界主要货币的关键力量。从此美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记账单位、关键货币储备、货币贸易和金融的交易货币、财富储藏货币。


1990年代,随着前苏联垮台,东欧各国相继融入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快速成为全球贸易经济和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成员,美元的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


上节我们还谈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有内在缺陷,(导致)这个体系必然会崩溃。这个内在缺陷是什么?主要就是美元和黄金的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双挂钩模式,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可以兑换黄金。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固定价格,成员国的政府有权利将手中的美元钞票兑换为黄金,正是这个基本的挂钩模式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要崩溃。


为什么?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可能违约或耍赖,不再同意成员国拿美元钞票兑换黄金;二是即使美国始终坚守承诺,只要成员国拿美元钞票兑换黄金,它就同意换,黄金也终有一天不够兑换,这个体系还是难以维持要垮台,后来历史的发展就是如此。二战结束后15年内这个问题还没有出现。二战刚结束的时候,欧洲日本一片废墟,急于恢复经济,需要大量从美国购买几乎所有的物资,他们需要大量的美元,所以需要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和从美国借款。那个时候欧洲日本根本没有美元拿去兑换黄金,他们更需要美元而不是黄金。所以通常我们将1945年到1960年的15年,称为美元比黄金还要贵重的15年。


再说二战结束之时,美国拥有当时全球货币黄金85%,差不多有十亿盎司,美国和其他成员国压根也不用担心美元不够兑换。然而形势比人强,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很快就迎来高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美国的支持。一个是前面讲的马歇尔计划,另外一个就是美国分别帮助德国(当时是西德)和日本实施货币改革计划,将西德马克和美元的汇率确立了1美元兑4.2马克,将日元汇率确立在1美元等于360日元。这个固定汇率大大促进了西德和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帮助他们迅速开启了高速经济增长时代。1950年之后的20多年里,西德和日本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奇迹。结果从1960年代开始,欧洲和日本对美国出现日益增长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就意味着欧洲和日本手中积累越来越多的美元钞票,这就跟2000年之后的中国一样。


这些手上累积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的国家,很自然就会拿美元钞票去兑换黄金,因为黄金是真正的硬通货,美元钞票才会贬值。特别是二战后,美国到处打仗,先是朝鲜战争,后来是越南战争等,打个不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美元贬值大势所趋。美国财政赤字越大,印的钞票越多,其他国家手上美元贬值就越快,兑换黄金的愿望就越强烈。


到1968年的时候,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下降到只有三亿盎司左右,只有战后初期黄金储备的1/3了。美国黄金储备越是下降,那些国家越是想兑换,因为担心以后没的换了。所以整个60年代,美国和欧洲日本围绕贸易、货币问题一直纠缠不休,甚至开打贸易战和货币战。欧洲要求美国限制财政赤字,不要滥发货币,美国则抱怨欧洲各国之所以对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顺差,是因为他们的货币汇率被低估,要求西德马克和日元升值。这和2003年开始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异曲同工。


西德和日本是战败国,是美国的核保护国,不敢和美国公开叫板。法国就不一样,法国是战胜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美国就没有西德和日本那么客气了。


1960年代,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经常大骂美国霸权主义,针对美国抱怨欧洲人获得巨额贸易顺差,戴高乐将军就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美国的贸易逆差是不流眼泪的逆差,美国实际上是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购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吵架归吵架,问题总是需要解决。西德和日本后来同意将货币汇率相对美元大幅升值。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邀请一些专家商讨如何解决黄金兑换不足的问题他们先后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提高黄金价格,二是创建能够替代黄金的新的全球储备资产。第一个方案美国倒是愿意,其他成员国却不愿意,因为提高黄金价格意味着他们手中的美元立刻大幅度贬值。第二个方案美国勉强同意,所以后来基金组织就发行了所谓的特别提款权SDR或者又叫纸黄金。简单说所谓SDR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一种国际通货,最初也是由黄金做背后担保的。最初的汇率是一个SDR等于一美元。但美国又不是完全真正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量发行国际通货,因为纸黄金或者特别提款权意味着对美元的替代。


196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就是这样磕磕碰碰地渡过危机却越来越严重。欧洲和日本贸易顺差继续增加,美国财政赤字也是依然增加。市场上美元相对于黄金大幅贬值,欧洲那些顺差国家急于将手中的美元兑换为黄金,美国眼看手中黄金储备越来越少,自然不想再兑换了。历史终于走到了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召开记者会,高调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这标志着1944年创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垮台。


严格说起来,抛弃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实际上是美国单方面抛弃布雷顿森林协议,拒绝履行它的国际义务。欧洲这些国家当然非常愤怒,他们将尼克松的行为称之为货币战争,但他们没有办法阻止美国或惩罚美国。为了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外一个挂钩,也就是成员国货币和美元的固定汇率,成员国1973年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开会签订了一个新的固定汇率协议,史称史密森协议,这个协议很快也完全失效。


因为失去了美元和黄金挂钩这个定海神针,其他货币和美元实行固定汇率也就没有基础了。所以从1974年开始,西方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基本上是浮动汇率的,人类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货币体系。再没有任何的货币和黄金挂钩,人类货币体系真正成为一个纯粹的信用的法定货币体系。


�我把这个货币体系称之为美元本位制,什么叫美元本位制?以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真正的储备资产、储备货币是黄金或者白银;即使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的货币和美元挂钩,终极储备资产还是黄金(应该为“黄金”,老师口误读成“美元”)。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则成为最主要的储备资产,尽管表面上各国货币的汇率都是浮动汇率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实际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本国货币汇率任意大幅度的波动。为了稳定汇率,各国都需要美元储备,而且是越来越庞大的美元储备,这就是美元本位制。也就是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真正的本位货币、中心货币、霸权货币,而且美元后面再没有任何资产和黄金做保证。


这一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过程有很多精彩故事,希望以后有时间和朋友们分享。简要总结一下,主要是美元依照固定价格和黄金挂钩这个内在缺陷,必然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本来可以有几个挽救的办法,但是要么是成员国达不成一致意见,要么是美国根本不同意,最终结果就是崩溃。崩溃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美元本位制,我们今天依然生活在美元本位制时代。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FM与财新视听联合出品。

精选用户评论
  • 华伟_zr

    几天没更新了,请问啥原因?

    财新FM 回复 @华伟_zr: 您好,每周一到周四更新哦,请您继续关注,谢谢!

其他用户评论
  • 1391302ezhi

    讲的不给力,本想听些在官方听不到的东西。都是大路货,没干货。想退退不了。钱花的不值。

  • 莫锦言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老师讲解得很清楚。跟着向老师,每天进步一点点。

  • 刘hehe

    好像凯恩斯去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

    Zoey1326 回复 @刘hehe: 嗯,他是英国代表团的首席代表

  • 倚天观月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