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67期:好的家庭,孩子永远不会是中心

2018-167期:好的家庭,孩子永远不会是中心

00:00
10:58


“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我想,没有哪个时代比我们现如今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几乎是不管你哭闹原因的。直接就是上棍子,你不听话我就打。


你顽皮,我就打。

 

而如今呢?我们会努力地去读懂孩子的行为,给他们好的爱。


有时候,真的觉得现在的孩子好幸福。

 

可就是在这样爱的世界里,有很多的家庭错位了,把孩子当作家庭的中心,全家人就围着孩子转啊转。




曾经看到一句话“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看到这句话我想起老家村里的一个老人。


他中年得子,简直是如获至宝,逢人便说自己的儿子聪明无双,乖巧孝顺。


儿子读书回来,他会准备好饭菜,而中午自己干活,用开水泡饭就行。


买的水果,自己拣烂的吃,好的都留给儿子。

 

生病了也不治,说熬一熬就会好,阎王爷不要,自然会好。


可儿子打个喷嚏,他都要紧张好半天。


就是这样的一位好爸爸,老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儿子半分的爱。


有一年冬天,村里下大雪,30多岁的儿子住在老父为他盖好的新家里,而老父却住在破烂的老屋里。


老屋只有几面木头墙,还有一张矮床,几床厚厚的棉被,因为时间久了,早就变得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



 

有人跟他儿子说:“这天气,老人住新屋里暖和些吧。”


“他自己喜欢住那!没事!”


过几天,有人看到老人病怏怏的,跟他儿子说:“你爸病了,带他去看看吧。”


“没事,他喜欢熬,一直说熬一熬就好,阎王爷不要,自然会好。”

 

有亲戚前来探望生病的老父,水果摆在那,好的都被儿子挑走了,说给孙子吃。


而留下的就是那些快烂了的。


他儿子说:“他从我小时候开始就喜欢吃烂水果,说味道好。”

 

听到这些话,你肯定以为他儿子是智障。


对老人怎么能这样?


可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最后老头没有熬过那场病,也没有等到开春。

 

最后的葬礼很盛大。


村里人说,这人死了倒是花的比活着时多啊!


这是很多老人的悲哀。

 

还记得有一次听到几位老人在聊天,其中有一位老人说自己70多岁了,也得天天干活啊。


“为什么啊!你又用不了多少钱,吃不了多少东西。”


“你不知道啊!你勤快一点,多给子孙留一点,死了有人哭。否则没人理的啊!”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内心很震撼。

 

为什么不能多为自己想想呢?却为了那些虚妄的东西。


子孙若不肖,留钱干什么?最后还不是败家子。


可这样把孩子当作中心,不为自己想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酿成一个接一个悲剧。




在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那应该是一种相互爱着,却有着平等、民主的氛围。


而孩子,更应该感受到这种爱。


所以,请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当父母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才会真正地尊重孩子,尊重不是说把孩子当作中心,而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性这个词有点虚。


我们可以细致一点,把它理解为动手能力,在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父母眼里的孩子是需要呵护的宝宝。


哪怕这个宝宝已经30岁,还是自己的宝宝,所以巨婴就产生了,什么都要父母包办,养着。


在动画片《千与千寻》中,小千迷路后到了汤屋。


为了不被变成动物,孤独的千在大浴场里拼命地工作,在这里,她还认识了很多朋友:指导她工作的小玲、负责烧洗澡水的锅炉爷爷。

 

如果瘦弱的小千但凡有一丝的懒惰,像大小姐一样等着人伺候的话。


应该也会变成动物而成为妖怪们的晚餐。

 

其实我们的孩子,将来也会步入社会,社会的一角不也像极了宫崎骏镜头下的小镇么。


孩子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也会遇到一些挑战。

 

幸运的是千寻终于学会独立。


钱婆婆告诉千寻,无论是什么事情,包括与父母回到原来的世界,救白龙等等,都要靠自己。


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规则。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去做事。


因为只有亲子动手做事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别人做事的感受。

 

比如让孩子做家务,他才会知道妈妈做家务的辛劳。


让他们参与勤工俭学,才知道父母工作辛苦。

 

如果一切都唾手可得的话,这个人是不懂感恩的。


他看不到其实你也有需求,把你的付出当作“活该”。


把自己的获取当作理所当然。你自己选择迁就,把孩子放在中心。


意味着会放弃一些自己的需求,失去自己的价值。而失去了自我价值得人,是很可怜的。


看似很爱很爱孩子,可是孩子却并不快乐。


反而是痛苦的。


为什么?


因为站在他面前的人,没有自己的生活,一切迁就自己。孩子心里会瞧不起你。


如果孩子内心瞧不起你,那你还怎么养育他呢? 






有了孩子,还要记得给爱人一点时间,因为夫妻关系要大于亲子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基础。


父母恩爱的家庭,才能养出阳光快乐的孩子。

 

可实际上,很多妈妈在刚刚有了宝宝的时候,几乎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


似乎所有的爱也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还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爸爸找我聊天,长长的留言覆盖了整个手机屏幕,


他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当爸爸,而且还不知道怎么当丈夫了。


因为老婆不准他碰孩子,说他毛手毛脚的,而且有大半年的时间,老婆把他堵在了另外一间屋子睡。


他说有了孩子之后都会这样吗?感觉过回了单身时的生活了。


如今有太多对爸爸们的误解,说他们对孩子不管不问,可你曾给过他们机会么?

 

其实一开始,爸爸需要妈妈的安排。


面对毛手毛脚的爸爸,可以提醒他小心地抱起宝宝。只要有足够的指导和信任,爸爸们也能做得很好。


比如给孩子洗澡的时候,让他在旁边欣赏欣赏,可以帮忙倒水啊!给孩子搓背啊!


就是这些简单的参与,能给爸爸们很大的信心。

 

当孩子由爸爸妈妈抚养长大,在这个过程中,看着孩子开始爬,开始出牙,开始走路。


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厚了。


有了这个基础,家庭氛围就会不一样。


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才能养出幸福成长的孩子。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静跨越啵

    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