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8 思维导图的另一种用法

Vol.38 思维导图的另一种用法

00:00
06:05




很多人都听说过思维导图,也都在使用思维导图,并且非常多的人将思维导图“吹嘘”的无比厉害。

说实话,我刚刚接触它的时候,感觉这不就是整理个框架嘛,有什么神奇的?

后来发现,思维导图有另外一种用法,甚至这种用法,才是真正符合人类思考规律的用法。

当然,仅为个人拙见,请诸位参考。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

在我们的脑袋里,有1000亿神经元,所以脑海这个词所用不虚。

当我们进行读书、学习技能这些思考的时候,神经元就会产生碰触与联结。


为什么学习一个新技能会从陌生到熟悉?

其实就是神经元从开始的偶然碰触到最后的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顺带说一句,很多人认为自己读书之后会经常忘记,所以读书无用,其实本质就在于,你仅仅只是大略的翻阅,所以神经元只是随意的碰触。

当你不断的进行写、说、用这些输出过程,神经元就会逐渐的产生强有力的联结,这个知识才是真正的属于你了。


我们回到正题。

我们正常使用思维导图,基本是对一个知识进行脉络梳理。

这个过程其实并没有激发我们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如此用思维导图,并不能真正体现它的强大。


那应该怎么用呢?

我每天都有一个习惯,就是闭目瞎想。

没错,就是闭目+瞎想。

不刻意,也无目的性,东想一点,西想一点,今天一整天读的书,见到的事情,莫名其妙的就撞出了火花。


所以当我闭目的时候,经常会突然睁开眼睛,打开笔记本开始写东西。

在这一段时间的灵感迸发和知识创造,是我每天效率最高的时候。


所以在我看来,思维导图也应该这么用。

它不仅仅是用来梳理知识的,更是用来激发创造力的。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比如,我想写一篇文章,但是苦于不知道些什么主题。

这时候,铺开一张白纸,用最放松的方式开始瞎想。


这个真的是不刻意的,而是你脑袋里奇奇怪怪的事情就莫名其妙的冒出来了。

比如你今天看到的书里面的某一句话,你今天听别人讲的某一个故事,你在路上的一个见闻。

这些事情冒出来,就把它粗略的随手写下,你会发现,东西越写越多,素材越来越丰富,本来想也想不出的主题,一下子蹦出来五六个。


接下来,就把这些杂乱的事物重新归档,用逻辑进行梳理。

很多人会问我,你一个人做节目,要做出来有深度能给人启发的内容,是不是每天非常累啊?

其实不瞒各位,深度真不敢谈,只是做这个节目对我来说难度并不大。

我手里还存着二十多期没有发的节目,而这只是我每天醒来或者睡前很快就写出来、录出来的。


我从来不逼着自己苦苦的去想,而是遵循着大脑思考的自然规律,让创造力如同泉水一般自然而然的涌出来。

当然,前提是要每天读些书,如果脑袋里空空如也,想写出来东西,也是很难的。


总结一下:

我对于思维导图的认知,不仅仅只是进行知识梳理的工具,它更大的价值在于迸发人的创造性,把毫无关联的乱糟糟的知识联结起来产生新的火花。

所以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要通过“瞎想”写出一堆“乱糟糟”的东西,写的越多,你就会发现越有关联。

最后,将他们用逻辑重新梳理,就创造出了崭新的内容。

当然,前提是要读些书,充实一下大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有趣的蚂蚁搬象

    读书时脑海里的神经源相互碰撞,闭目养神脑海会展现各类图形,最终通过逻辑思维进行归类,从而掌握和利用知识。

  • 13920886pie

    东抄抄西抄抄

  • 放饭流歠

    人在学习新知识时,神经元是在不断碰触的,随机的碰触意味着短暂的记忆,而深度思考让神经元紧密链接搭建起桥梁会形成深度的系统学习。 思维导读除了可以帮我们梳理知识外,还可以记录下我们放松时的杂乱无章的想法,然后逻辑梳理起来就是很好的灵感,前提就是要读点东西,不然就胡思乱想了。

  • 彭纯_65

    百听不厌

  • 原天柿

    读稿子了,写,说,用

  • 听友240174311

    喜欢这个节目

  • xwzjswjjhxhy

    多读书然后闭眼找个安静的地方冥想就会奔发出灵感来,然后写出来在进行整理。秋天老师这个课程真心不错,只要学了这个课程几乎系统化了,不用浪费时间精力去学其它课程的了。

  • 1898538puad

    声音好有磁性

  • 夏婵老师

    获取知识,结合自己的理性思维重组成它。

  • PD高峰

    为什么大部分科学家都有抑郁症呢,就是这个原因,天天都在用脑,想东想西,没人理解,也没人知道他整天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