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宋朝:一部全民生态史

混乱的宋朝:一部全民生态史

00:00
15:48

课程金句 

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



34集 混乱的宋朝:一部全民生态史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又开始讲课了。我们的进度不慢,今天已经要讲到宋代了。

昨天讲了那么多李煜的故事,那么其实我们已经过渡到了宋代。大家记得吗?我讲到李煜在哀伤的俘虏楼里边孕育了宋代的第一个文化标志,就是词,诗词的词。但我们必须赶紧说,李煜的贡献也仅止于此了,不能太夸张。因为宋代是个大朝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会在这个宋代大放异彩。

如果说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高扬期,那么宋代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期,那一说到精粹,一般人都以为是指典雅和精致,规模不会太大,但宋代文化的规模却非常之大!这一切都是俘虏楼里边的李煜,想不到的。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说唐代文化像一个浩浩荡荡的瀑布流下来,那么宋代文化就像承接这个瀑布的浩渺的大湖,一个是瀑布,一个是大湖。这个大湖呢,它没有瀑布那样的壮观有力,但是它却能够把瀑布的道道流脉都收纳了、汇聚了、融合了。

相比较起来,瀑布也会撞到一两个半山的岩礁,水花飞溅,但是毕竟因为它高度在、气势在、力量在,总能够喧嚣而下,但是下面的大湖呢,却失去了高度、失去了气势、失去了力量。

虽然风光无限,却又鱼龙混杂、乱石零星、逐流滚动。而且瀑布很难被骚扰,因为它气势在,但是大湖却随时可能被侵入,因此,看似很平静的大湖,必然比瀑布复杂得多、混乱得多、危险得多。

我这么一讲,大家就知道宋代文化和唐代文化的区别了。记住,一个是瀑布,一个是瀑布下面的大湖。我借用这个比喻,说瀑布半道上也能遇到这种乱石,那就像是唐代遇到了安史之乱。如果和安史之乱相比,宋代所遇到的这个乱那个乱多得数也数不清。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前些天我们讲到,从北魏到唐代的过程当中,以鲜卑作为代表的一些马背上的少数民族,既让自己汉化,又让汉人胡化,变成了互相激励,互相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双元结构,产生了很好的正面成果,造就了世界文明制高点上的唐代。这当然都很好。 

但是,事实又证明,这种即汉化又胡化的双元结构,也掩盖了很多必然的矛盾。例如我们讲到那个安禄山,父亲是西域人,母亲是突厥人,应该也算是个胡人,他的行为让胡汉之间互相又重新审视了,发现根本的利害没有消除,而且远比想象的严重。


宋朝真的那么乱吗? 

那么如果说安史之乱是暴露了,那么到了宋代,一切都摆到桌面上来了。你看,北方契丹族建立了辽,这个辽立国时间比宋朝还要早,领土面积也比宋朝大。宋朝哪里是他的对手?然后西北方向党向族又建立了西夏,一次次进攻宋朝,宋朝也屡战屡败。再后来辽的背后的女真族建立了金,领土也比宋大,先把辽灭了,又来灭宋。

总之,几乎周边所有的力量都和宋朝过不去,不仅过不去,而且这些力量已经不是一支支分散状态的游牧部落,因为他们早已从大唐大宋学习到了大国风范、统治结构、军事谋略。因此宋朝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呼啸的马队,而是一拨拨智商很高的强大对手。

这样一来,宋朝总是在听一份一份触目惊心的战报,总是在找一支一支精忠报国的队伍,总是在想一个一个拿谁打谁的诡计,总是在发一声一声国破家亡的感叹。这还是在说周边环境。如果再说到由此而引发的朝廷内讧、重重党争、奸臣忠臣、变与不变等等矛盾,那更是一团乱麻了。

对于宋朝的乱,我曾经破例在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当中说过一句俏皮话,像绕口令一样。我说,宋朝的乱,乱到连最不怕乱的历史学家也越讲越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讲乱,更不知道如何来摆脱乱。 

历史学家们越讲越乱还在讲,这是应该理解的,因为这是他们的专业,但是不应该让广大民众接受这种大混乱,更不应该把这一团乱麻抛掷给年轻的一代。因为,这不仅会把他们的脑子缠坏了,而且也会把宋代给缠乱了。其实宋代还是一个了不起的朝代,一个让中国文化更加保持了世界身份的朝代。

对宋代的乱,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写道:

宋代是我们大家的,她再乱,也像我们祖母头上的乱发,等待我们去梳理。我们不能让乱发长久地遮蔽了祖母,因为遮蔽祖母也就是遮蔽了我们自己。

这里我需要给大家讲一个重要的历史观念了,我一向认为看待历史上的乱,就像我们看待邻里关系的乱,看待乡村纠纷的乱,首先是我们的观念乱了,因此我们首先要清理我们混乱的观念。

我可以用这样一个例子来做比方,我曾经调查过一百多年前,浙江中部、南部一些异姓村落之间没完没了的械斗,大家知道械斗吗?姓陈的和姓李的两家打起来了,而且没完没了地打。械是机械的械,拿了武器打。各方面都能讲出对方的万般罪恶,又记住了自己一方的悲壮故事。

而且械斗又从两方面扩大到三方面、四方面,后来前后左右就打成了一团,永远也找不到一个调解者。在当时每一个村落看起来这一本本怎么也理不清的烂账,都是写一张必须代代铭记、代代复仇。 

但后来由于一次次社会大变革带来了新观念、新产业、新迁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很多历史学家在说宋代的乱局的时候,也出现了观念上的这种错乱,总是把一个大民族之间的每一个成分的战争和分歧大大地扩张,而且在这个扩张过程当中又建立了是非曲折的价值判断。那么,无数的故事不断地传播开去慢慢的我们的观念就越来越乱,这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都是这样。

所以我有一次在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对话的时候,我认为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文明冲突论,就和这样的思维有点关系,就是大大地夸张了未必是那么严重的乱。

我们中国有个特殊的观念,就是一直把军事上的得失、宫廷里的斗争当作历史唯一的主调,因此更加夸张。其实,真正的主调并不在那里。难道除了军事得失和宫廷争斗,历史还有别的主调吗?


真正的历史主调 

我知道我这个想法一定会引起很多朋友感到诧异,因为他们早就习惯了在恭维、奏折,甚至战报当中来看历史,要改变这种观念非常难。幸好我终于究竟得到了一个帮手,什么帮手呢?那就是几年前中国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世博会。

作为主馆的中国馆,应该陈列哪一件最能够概括中国历史的宏大作品呢?最后,选中的是清明上河图。展出以后所有中外的观众,其中包括很多学者没有任何异议,都觉得选得好。 

让清明上河图来概括中国历史而没有反对意见,这一事实证明我们的历史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移。希望我们的历史学家能够跟上这个转移。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恰恰是宋代,证明宋代有资格代表整个中国历史拿给世界来看。

但是大家想一想,这幅5米多长的画卷里边,画了550多个各色人等,但是里边没有皇帝、没有皇后、没有大臣、没有将军,是宋代首都汴京一段河边街道的真实的描绘,主要是表现热闹的商业景象和市民生活。

里边有饮食铺、杂货铺、茶座、酒店,还有大量卖花、卖刀、卖画的各种小贩和拉船的纤夫。画当中大小船只有二十几艘,车辆也有很多,骡马就更多了,加在一起实在是一片繁华,繁华却没有宫廷的色彩。大家看到没有,生态——这个广大普通民众的基本的生活方式,才是历史的主调。

大家记得我在讲述唐代长安的时候,曾经引述一个日本和尚的日记,说哪一个晚上一场火灾,烧掉了长安东市曹门以西的4000多家店铺,我说这短短一个记载却成了一份非常重要的财经资料。可惜这只是一个外国和尚在惊慌失措当中写下来的日记,而不是我们宫廷史学家的记录。

我们的宫廷史学家的目光只集中在离东市不远的宫墙里边,在那里,哪怕是一次再无聊的争吵,也会被郑重地写入史册,然后让后代学者都全部都跟着走,成了一部与宫廷之外的百姓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奇怪的历史。 

因此我今天要郑重地告诉大家,按照国际认可的现代历史哲学,全民生态史的地位远远高于宫廷斗争史。

这句话我必须再强调一下,全民生态史的地位远远高于宫廷斗争史。或者用这样一句话也可以,就是我们所习惯的以宫廷斗争史作为历史主调的这种观念要转变了,我们渐渐的要更把注意力放到全民生态史上来。这是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馆主调的时候,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我们如果关心历史的话,按照我刚才讲的趋势,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生态变迁、人口增减、农业收成、自然灾害,连饮食方式、交通状况、婚丧礼仪也值得注意。不能再把皇帝的笑、妃子的哭、大臣的阴、将军的狂当作历史的主调。

感谢那位记日记的日本和尚,当然更感谢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他们提供了我们正统史册之外的另一种历史。现在才知道,这是更重要的历史。历史观念转变了,我们就会发现,在整体生态的质量上,宋代其实很好,抓住了这个龙头,宋代就不乱了。

所以我们也像唐代一样,我们要从生活方式来看一看宋代,而且从生活方式上讲到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所以我们明天开始就来看一看宋代的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ly刘_ot

    一直在等待余老师讲宋代,现在终于等到了好开心宋代跟前面的唐代相比,她就像小家碧玉一样,但小家碧玉也有小家碧玉的美。宋代的经济发展的非常好,我们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盛大也没有宵禁这是历史上除了现在中国以外唯一一个没有宵禁的朝代,所以才会有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美好的句子。我们所知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王安石,等等,这些大文豪都是出在宋代,不过这个又让我想起来,伟大的书法家宋徽宗赵佶,没有逃脱艺术人格与政治人格不能相容的悲剧命运,赵匡胤也想不到他的后代和当年所囚禁的李煜有相同的下场吧,期待余继续讲宋代的文学,文人。如果是讲到东京梦华录那就更好了,这都是宋代人的生活方式

    只是vip的工具人 回复 @依旧莫名: 也是他的后代

  • Angelayjy

    从生态的角度讲历史,让我耳目一新。听了这34堂必修课,我对中国历史己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谢谢余秋雨老师每次充满感情的讲课方式,您用您的智慧从新的角度解读了历史。让我们可以跟着祖先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自豪。

    听友115701617 回复 @Angelayjy: 8阿。5

  • 靖仝书房

    这一课不仅把宋代捋清了,把头脑也净化了,清晰的看到祖国的面貌,珍爱真爱,无以言表,给秋雨先生鞠躬!🙇

  • 1356755gyhj

    历史的主調不是军事争斗和宫廷矛盾,真正的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就是在热闹的商业景象和市井生活中,折射出一个朝代生态变迁、人口繁衍、工商发展、饮食方式、民风民俗等等。秋雨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看待历史、评判历史的独特视角,深受启迪!

    末名神官 回复 @1356755gyhj: 某以为,这种以军事争斗和宫廷矛盾为历史主调的习惯,正是历代史书共同的弊病。余老师说得很对

  • 妮可NICOLE

    我们如果关心历史的话,按照我刚才讲的趋势,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生态变迁、人口增减、农业收成、自然灾害,连饮食方式、交通状况、婚丧礼仪也值得注意。不能再把皇帝的笑、妃子的哭、大臣的阴、将军的狂当作历史的主调。

  • 20190412

    还以为是破布哈哈哈

  • 六月的荇菜R

    有谁听成了破布

  • 听友85888103

    余秋雨才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君子。悲天悯人,上善若水,学识渊博,高屋建瓴,太喜欢了

  • 凝烟54900029
  • 天方幻影

    听了于余秋雨老师的课,对中国文化有了大概的印象,成系统的有了方向感。感谢在这个喧嚣的年代还有人静下心来对中国文化缓缓道来梳理了个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