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魏风•扬之水]
* 一场政变阴谋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无力感的真正原因所在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唐风•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扬:悠扬。
▷凿凿:鲜明貌。一说形容石头高低不平之状。
▷襮(bó):绣有黼文的衣领,或说衣袖。
▷从:随从,跟随。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既:已。
▷云何:如何。云,语助词。
▷皓皓:洁白状。
▷绣:刺方领绣。
▷鹄(hú):邑名,即曲沃;一说曲沃的城邑。
▷其忧:有忧。
▷粼粼:清澈貌。形容水清石净。
▷命:命令,政令。
“昭侯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史记•晋世家》
【大白话】
晋昭侯七年的时候,成师串通晋昭侯身边大臣潘父,里应外合企图夺取晋国的政权,潘父将晋昭侯杀了,然后准备迎接成师到晋国首都,此时,晋国人发兵攻打成师,成师被击败,逃回曲沃,这场夺权篡位的阴谋也最终没有能够实施成功。
“此诗正发潘父之谋,其忠告于昭公者,可谓切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扬之水》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正好是潘父和成师密谋叛乱的时候,诗人虽不敢明说,但却通过写下这样一首隐晦诗歌,来揭发这场阴谋,表达自己对于晋国,对于晋昭侯的忠心耿耿,可以说是用心良苦,用情深切。
“本义曰激扬之水其力弱不能流移白石以兴昭公微弱不能制曲沃。”—【宋】欧阳修《诗正义》
【大白话】
“扬之水”的本意是指激扬的水流弱小不能漂流移动水中的白石,诗人借此隐喻当时晋国君主晋昭侯势力微弱,他将叔父成师分封到曲沃之后,已无法控制成师的势力,改变不了晋国分裂的局面,只能任其发展壮大,甚至最终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
下期预告
《唐风•椒聊》是忠臣还是叛徒?
《椒聊》这首诗歌内容很短小,但是历来关于这首诗歌的主旨到底是什么却非常让人困惑。朱熹在《诗集传》中就曾经说:“此不知其所指”,意思是不知道诗人到底要讲什么,朱熹作为宋代的大学者都觉得不知所云的诗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哈哈哈情歌其实也可以!可能诗人和成师有一腿呢!这种男男的感情在那个时代应该也很无力啊!而且还不可告人哈哈!我爱你就像石头子儿搁水里冲不走那么坚固!看见你我老开心啦啥忧愁都没啦!但是我知道咱俩不能公开出柜,影响仕途,不可告人不可告人…
非常感谢,喜欢这种风格讲解!
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成师之侄),迎立曲沃桓叔(成师)。曲沃桓叔正想进入翼城夺权之际,当时晋国国君的支持者势力还很大,于是发兵攻打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兵败,只好退回曲沃。晋国人立晋昭侯的儿子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并且诛杀叛党潘父。 至此,翼城与曲沃的对立完全公开化,晋国实际上已是两个政权并立。
安大简的诗经有遗漏的两句:如以告人,害于躬身
每天都在期待下一篇!
可爱的赵小芊 回复 @沁20051101: 🛑∴
谋反总是杀头的事,就算身不由己,这样公之于众总觉得不太合理。
既然不敢以告人,为何还能流传开来,众人皆知?
潘父的父是否念fu三声
老师的讲授使人如沐春风!谢谢! 有个小建议:能不能在开始或结束的地方全文朗读一遍?现在常常是几段第一句一起讲,再第二句一起讲,虽然便于对照理解,但对全诗没有整体印象。谢谢了!
秋水长天莽苍苍 回复 @Cynthia_hme: 有牛被庖工肢解后,委顿一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