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喻声《泡菜坛子》

岁月喻声《泡菜坛子》

00:00
09:10

岁月喻声 泡菜坛子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岁月喻声为您带来77级台友陈志遥朗诵的78级台友杨晓峰的作品《泡菜坛子》。大概每个人的印象中都有一道独属于家乡的味道。也许在旁人看来十分普通的一道菜,于你而言却蕴含着浓浓的乡愁。它让你想起父母的叮嘱,让你想起家乡的某个地方,或是某段令你落泪的回忆。让我们跟着作者与朗诵者,尝尝那些隐藏在泡菜坛子中的回忆。



《泡菜坛子》

作者:杨晓峰

朗读:陈志遥


  前天晚上,电视上又在播放那个脍炙人口的美食节目,镜头上出现的四川泡菜坛子让我禁不住唾沫满嘴乱窜。


  我们全家由沈阳迁往重庆之后,家里的窗台下就多了几个泡菜坛子,妈妈会带着我去市场上买回来白萝卜、仔姜、青红辣椒之类的,加工后腌在坛子里,成为记忆里难得的佐食小菜。我最喜欢的是长长的豇豆,盘起来放进坛子里,要不了几天,妈妈就会要我把豇豆从坛子里捞出来,切成小小的颗粒,她会用些许的菜油将豇豆炒出让楼上楼下的邻居们都能闻得见香味的佳肴,餐桌上也会增添不少的笑容。


  偶尔,她会从仅有的每个月二斤的肉票当中拿出半斤去买上一条五花肉,剁成肉末,与豇豆粒炒在一起,再将这酸豇豆与猪肉完美的组合装进五只小碗,嘱咐我给同院的四户邻居每家端去一小碗,我会很高兴地认真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在叔叔阿姨连声的谢谢中跑回来复命。其实我是很遗憾的,毕竟那么难得的美味,我们只能留下一小碗,不过第二天邻居们纷纷将碗洗的干干净净还回来的时候,总会发自内心地赞美几句,这些赞美让我内心的遗憾会慢慢消失。


  尽管剩下来的那一小碗肉末豇豆已经少之又少,可是妈妈依然会将微小得难以辨认的肉末认真地拈出来,依次放进爸爸、弟弟和我的碗中,我和弟弟会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美食,只有爸爸会很快地吃完,却将碗中剩下的那些几乎没有动的肉末全部放进妈妈的碗里。


  捞取泡菜的时候,用的是一双完全没有沾染过油荤的筷子,那双筷子不在筷子筒里,而是单独悬挂在泡菜坛子的上方,用的时候稍微冲洗一下就可以使用了。当然,放进去的那些食材也不能有油腥或者别的什么。不过那时自己偷懒,有一次清洗萝卜之后,用刀改成小块,一定是那菜刀没有洗干净的原因,结果几天之后,装了萝卜的二个坛子里都起了白花花的泡沫,二大坛泡菜连同泡菜水全部被爸爸端出去倒掉了。


  那天,我紧张得不得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样的浪费简直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可是妈妈和爸爸并没有责怪我,妈妈不厌其烦地再次讲解如何做好泡菜的准备与每一步工序。过了几天,妈妈让我去邻居家里讨了二碗老水,二个坛子又一次装满了会让我涎水欲滴的食材,不过这一次我还按照妈妈的嘱咐,在每个坛子里滴进了几滴白酒,妈妈说,那样可以杀菌。


  妈妈那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骨质增生,每天早上都要在我的搀扶下爬上高高的楼梯,从下半城去上半城的医院进行理疗。爸爸的工作又十分繁忙。所以我也就成为了家里能够从事家务活的不二人选,每天的买菜做饭都落在了我的肩上。要说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但是看到爸爸妈妈疲惫地回到家里时,能够吃到我做的饭菜,心里依然美滋滋的。


  买菜十分讲究,因为全家每一天的蔬菜都是由政府定量供应的。一个小小的菜本里,按照日期顺序厚厚的一叠,每一页上都印有几天的菜票。我们四口之家一天的蔬菜定量是一斤,也就是现在的500克。所以要想换着花样买回顺序来不同的品种,还要有足够的分量,对于十五岁的我来说,简直是斗智。而下课后第一时间赶往菜场,等着运输蔬菜的货车卸货完毕,与那些身强体壮的大人们抢着排队,又是斗勇。


  不过,我还是总结出来了许多买菜的技巧,比如同样是一斤的莴笋,也就是一根吧,剥下的叶子用来煮面条,莴笋切出片来就是小小的一碗,即使切成莴笋丝,也不够一家四口吃上一顿。于是我选择了只买那些自然剥落下来的莴笋叶,那样的话,菜场的阿姨会按照一斤菜票一点五斤的标准卖给我。拎着一大堆叶子回来,清水煮过,用妈妈自己调制的辣椒酱蘸着吃,全家人吃的也很香。妈妈会高兴地当着爸爸和弟弟的面表扬我,我也会羞涩地低下头去。


  尽管如此,想尽办法充实我们的泡菜坛子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夏天里,一个叔叔前来看望患病的妈妈,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西瓜。西瓜很甜,但是皮很厚。妈妈教我把西瓜皮收罗起来,洗的干净,用刀将绿色的皮薄薄地切下去,只留下瓜白,切成小块,塞满了二个泡菜坛子。过了一些日子,又酸、又脆、又甜的瓜白泡好了,切成薄薄的西瓜片,成为永远难以忘怀的美味。


  离开重庆前往武汉求学,大三的时候,妈妈因病离我而去,我也在武汉生活工作,从此没有了泡菜坛子,没有了泡菜的老水,也没有了妈妈手把手教我泡菜。


----写在2014年母亲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