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命教育故事丨《生与死》

儿童生命教育故事丨《生与死》

00:00
14:47

死亡有三重。第一重死亡,是在你身体的机能停止运转之时。第二重死亡,是在你的身体被运送到坟墓中的时候。第三重死亡,是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你的名字最后一次被人们提及。——大卫·伊格曼 《生命的清单》


对于孩子来说,关于“死亡”的话题是冷酷的,但又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课,所以我们通常会用“生命教育”这四个字来代替。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里,死亡总是被忌讳的,它更多地意味着终结、逃脱和消逝。在孩子情商教育的范畴中,关于“生命”教育的部分只有很小的比例,但是如果缺失了这部分,会让我们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容易丧失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死亡”的意义,也怕这两个字会吓着小朋友。但其实如果我们正向地去引导,让孩子明白人生的轮回和四季的交替没有什么区别,学习用平常心去对待,把死亡当成生命中一个有意义的历程,才能更容易让他(她)学会珍惜有限的生命,更从容应对生命的无常。




陪孩子一起阅读生命教育主题的绘本,讲一个温馨的小故事。用轻柔的画风,没有强烈冲击力的言语,温暖孩子幼小且纯净的心灵,也更能令他们接受与理解。也可以陪他们看一些动画电影,比如《寻梦环游记》《生命之书》等。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接触这个严肃的话题,或者和孩子聊聊您对生命的态度和内心的感受,这样也能无形之中拉近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那么,这个必须面对但谁都不愿意提及的话题,大人们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呢?


有观点认为,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特别是5、6岁时,便可能对“死亡”的概念发生兴趣。但因心理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也有差别。对最初接触死亡概念的孩子而言,“死亡”只是他们听到的一个新词汇。即使知道某人“死了”、“去世了”,也不会像成人一样产生痛苦体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对“死亡”有了模糊的认识,但还不大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发现大人们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而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巧妙引导和解释孩子面对死亡时所产生的“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死亡的了解分为三个时期: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而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跟孩子聊死亡等生命教育的话题时,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以下是一些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关于生命教育的小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婴幼儿(0-4岁) ,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



4-7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不是游戏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结果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要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情感也日趋丰富,他们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真实的数据和事例,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且客观地告诉他们生老病死的轮回是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成长经历。同时在孩子产生焦虑情绪的时候,理解他(她)的无助感并抚慰孩子的情绪。这样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逐渐的接受。


总之,面对这类问题时,家长要坦然地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不要恐慌,也不要当成玩笑来吓唬孩子。别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更不要刻意躲闪孩子的问题因为这样反而更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情况是,现在影视剧,比如仙侠神话等题材的内容,或者游戏、动画片中,对于死亡的处理比较轻率,让孩子会有“死了没什么了不起,大不了从新开始”的错误观念。遇到这类情况,家长要尽早干预,让孩子有正确的“生命观”很重要!



孩子慢慢长大,自然会接受任何生命都有终结的事实,只是现在他(她)还懵懂无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更真实地接近生命、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把死亡当成一种正常的生命状态,而不是深埋在心底无处诉说的恐惧。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一个人都会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离去”这样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和自然界的一切物种一样。因此,每一个人要乐观地面对生命的过程,无论开心还是难过,这都是人生的财富。所以,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才能让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开心而美好!


这不仅是我们要给孩子们上的一课,也是我们需要给自己上的一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